不要因为月经感到羞耻(说不得的月经羞耻)

不要因为月经感到羞耻(说不得的月经羞耻)(1)

[月事革命]一开始,印度德里,几个女孩局促而羞涩地低着头,“先问她”,“不要,为什么不是你先说?”

“月经?”

提问的人和姑娘们一起捂着脸笑起来。

“我知道是什么,但我觉得害羞,我不能说。”一个女孩这样说道。

“流血的原因是什么?这是只有神才知道的事情,流出来的是坏血。”一个长辈妇女对女孩们这样说。

“听说过月经吗?是的我听过,这是一种病,大部分女生会得的。”一群男孩被问到时这样回答着。

不要因为月经感到羞耻(说不得的月经羞耻)(2)

©[月事革命],聊到月经女孩们很羞涩地笑起来

获得最新一届奥斯卡最佳纪录短片[月事革命]只有短短26分钟,却是一场最能涉及到女性日常权益的“革命”。

因为它聚焦的是印度德里女性们的月经权益,或者说,是她们使用卫生巾的权利。

在印度,月经是最大的禁忌之一,她们不能公开谈论,也不能用上卫生巾,因为很贵。

她们用的是需要不停换洗的自制布条,但有时候换洗很不方便,很多女生会因为无法在学校换布条而辍学。

经期时,她们不能进入寺庙向神祈祷,不能出远门,还要在夜里把用掉的布条偷偷埋进土里。

[月事革命]里的这场革命,正是女工们用自己的双手,制造低成本的卫生巾,力图让所有人都能用得起卫生巾。

不要因为月经感到羞耻(说不得的月经羞耻)(3)

©[月事革命]女工们自己做低成本卫生巾

有意思的是,这个故事被拍成过电影,之前还在国内上映过,台湾把名字翻译成了“护垫侠”

到我们这里,名字骤然变成了更体面的[印度合伙人],而且海报上男主手里拿着的卫生巾也被替换成了一张白纸。

不要因为月经感到羞耻(说不得的月经羞耻)(4)

©从“护垫侠”到“印度合伙人”

“月经羞耻”至今仍然无处不在,即使大多数国家女人用上卫生巾并不是太难的事,但这种观念仍然根深蒂固:

月经是肮脏的、是不洁的、是丑陋的、是羞耻的,是不能在公共场合被谈论和暴露的。

它仍然让大多数人都相信月经应该成为禁忌之物。

所以你看,所有的卫生巾广告里红潮都被替换成了蓝色液体,虽然所有人都知道地球人没人流蓝色的血;

那些广告里流红色血的女人呢?早被鲨鱼吃掉了!

不要因为月经感到羞耻(说不得的月经羞耻)(5)

©一家卫生巾广告以经血吸引鲨鱼为噱头

所以你看,印度裔加拿大艺术家Rupi Kaur在Instagram发布的名为“月经”的帖子很快就被Instagram方删除;

不要因为月经感到羞耻(说不得的月经羞耻)(6)

©Rupi Kaur发表在Ins上的帖子

还有,很多女星比如蔡依林、Manila Luzon等人都曾把“卫生巾”礼服穿得楚楚动人却遭舆论大骂“坏品味”;

不要因为月经感到羞耻(说不得的月经羞耻)(7)

©“卫生巾”礼服

......

其实,只要你想想有多少个可以指代“月经”的名词被发明出来,就知道我们有多不想用到这个词。

还真有闲来无事的人统计过190多个国家的人们绞尽脑汁怎么避免提及这件事,人们为此竟然创造出了超过5000个含蓄名词俚语。

比如国外用的“鲨鱼周(Shark Week)”、“血腥玛丽(Bloody Mary)”、“那个时间(That Time of the Month)”、“女人事(Lady Business)”。

当然,还有“大姨妈(Visit from Aunt Flo)”,我们也这么说。

不要因为月经感到羞耻(说不得的月经羞耻)(8)

©鲨鱼周(Shark Week)

而要说中国古代发明给月经的词可就太多了,什么“月信、月使、月脉、月露、红元、红脉”,比起来似乎更浪漫化一些。

西方指代名词里还有一个“Carrie”,即魔女嘉莉,来源于流行文化里1976年的一部经典恐怖片[魔女嘉莉]。

[魔女嘉莉]里有这样一段剧情,性格内向而外貌平平的女孩嘉莉第一次来月经时并不知道这是什么。

不要因为月经感到羞耻(说不得的月经羞耻)(9)

©[魔女嘉莉]

那是一次体育课后,在洗澡的她看到自己身体里流出的红色体液,慌忙而惊恐地向周围同学求救,却遭到了所有同学的嘲笑和欺凌。

大家把杂物丢在她身上,辱骂她的无知,嘲笑她的怯懦,留她一个人蜷缩在墙角。

这段剧情成为一个铺垫性的转折点,包括到最后魔女嘉莉黑化时被同学恶作剧浇在头上的红色猪血,都有对经血的暗喻。

不要因为月经感到羞耻(说不得的月经羞耻)(10)

©[魔女嘉莉]

电影里都怎样呈现月经呢?反正大多数时候都不是什么好事,比如这里的恐怖片,女孩嘉莉的生理过程成为变魔的一个转折点。

还有在性喜剧里的嘲弄,比如“烂仔帮”的[太坏了],里面有一段在趴体上男生被女生经血染红裤子的情节。

接下来很自然的,就是尽情地接受大家嘲笑了。

不要因为月经感到羞耻(说不得的月经羞耻)(11)

©[太坏了]里被众人嘲笑

还有在1980年波姬·小丝主演的[青春珊瑚岛]中,女主波姬·小丝和男主流落到一个荒岛上,过起了更自然原始的二人生活。

但当波姬·小丝有一次在河中洗澡时,发现水流中有红色的血,立马尖叫着喊男主过来帮忙,直到她意识到那是自己的经血,又很尴尬地将男主赶走。

这一幕的尴尬氛围真是从银幕上传递到银幕下,即使两人在岛上已经赤裸相对了,却仍然无法坦然面对月经。

不要因为月经感到羞耻(说不得的月经羞耻)(12)

©[青春珊瑚岛]初潮

因为,它是禁忌,从古都是。

《圣经·旧约》中写道:

女人行经,必污秽七天;凡摸她的,必不洁净到晚上。女人在污秽之中,凡她所躺的物件,都为不洁净,所坐的物件,也都不洁净;在女人的床上,或在她坐的物上,若有其他物件,一人摸了,也必不洁净到晚上。

天主教教条说,当初夏娃诱惑亚当导致被逐出伊甸园,而月经及其痛楚就是对夏娃所犯下之罪的惩罚。

所以,20世纪以前的女性教徒在经期是不能去教堂的,也不能领受圣餐。

尼泊尔的印度教还要求女性教徒在经期住在一种名为“巢颇蒂”的泥棚中,远离人群,直到结束才能回归。

不要因为月经感到羞耻(说不得的月经羞耻)(13)

©一个经期女孩睡在尼泊尔的泥棚

官方直到2005年才取缔这一规定,然而到今天都还能在不少的落后地区发现这种习俗。

古罗马时候的历史学家老普林尼在《自然史》中这样写道:

女人的经血会使新酒变酸、使麦子枯萎,杀死蜜蜂、腐蚀铁和铜,让空气中充满恶心的味道,如果狗尝了经血就会疯掉,被这些狗咬上一口,就像被患狂犬病的狗咬了一样。

在中世纪时,人们普遍认为,如果一个男人的阴茎碰到了经血就会被焚毁,而经期怀上的孩子则是恶魔降生。

在中国古代,人们把月经和疾病、死尸、性交并列,认为月经是世界上最污秽的事物之一。

但他们又很神奇地喜欢利用这种“污秽”,比如在清末的义和团运动中,人们普遍相信是经血的污秽力量帮助义和团打败八国联军。

不要因为月经感到羞耻(说不得的月经羞耻)(14)

©义和团运动

因为他们会把从全城搜集到的无数染有月经的布条挂在城墙上,利用经血让对面的大炮哑火。

严歌苓的《金陵十三钗》中,经血是一种堪比战争的“血腥气”:

我姨妈书娟是被自己的初潮惊醒的,而不是被一九三七年十二月十二日南京城外的炮火声。她沿着昏暗的走廊往厕所跑去,以为那股浓浑的血腥气都来自她十四岁的身体。

上世纪60年代,美国宇航局担心女性不能成为宇航员的原因之一,是太空中无重力可能会导致经血倒流?

日本很长一段时间内都没有女寿司师傅,因为他们认为女人的月经会让味觉失衡。

不要因为月经感到羞耻(说不得的月经羞耻)(15)

©日本“寿司之神”小野二郎的儿子小野祯一的一次采访中,明确说女性因为月经注定不能成为寿司大师

而从古至今月经禁忌背后的隐藏逻辑都是:因为月经是污秽的象征,从而让女人对月经羞耻的同时对自己的身体也感到羞耻和厌恶。

即使2019了,男女平等说了很多,女性不再受歧视说了很多,但月经羞耻仍变作了一种集体无意识,潜藏在人们心底。

很多时候人们对经血的厌恶几乎是出自本能一般的,隐秘地构成了厌女症的一部分。

但总有人要做点什么的。

比如,致力于女性权益保护的“全球妇女权利慈善机构英国国际计划组织”花了两年时间,推动了月经专用表情的通过;

不要因为月经感到羞耻(说不得的月经羞耻)(16)

©“公开谈论是结束月经羞耻的第一步”,它刚刚在今年2月份获批,也许不久后,我们就能在聊天中发这个表情

智利艺术家Carinaúbeda将积攒了五年的经期床单做成装置艺术,供人们观赏它的美丽;

不要因为月经感到羞耻(说不得的月经羞耻)(17)

©用经期的床单做成的装置艺术

英国马拉松上的女孩Kiran Gandhi在赛跑中拒绝用卫生巾而任经血流淌,一边面对争议一边成了某种民间英雄。

不要因为月经感到羞耻(说不得的月经羞耻)(18)

©英国马拉松上的女孩Kiran Gandhi

[20世纪女人]中,格蕾塔·葛韦格饰演的艺术家艾比在餐桌上宣布自己月经来了,并一字一句地对身旁的男人们说道:

如果你想和一个女人有一段成年人的关系,比如你想和一个女人的阴道发生性关系,那么你需要接受阴道有月经的事实。说出月经这个事实而已,这没什么大不了的。

什么时候它能被作为日常生活经验再普通不过的一部分来认识,什么时候人们敢正常谈论它、说出它的名字?

[印度合伙人](护垫侠)里说,对女人来说月经并不是病,对此感到耻辱才是。

不要因为月经感到羞耻(说不得的月经羞耻)(19)

不要因为月经感到羞耻(说不得的月经羞耻)(20)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