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山吕巷镇蔬菜种植(越州镇万余亩露天生态蔬菜)

来源:曲靖日报-曲靖新闻网

金山吕巷镇蔬菜种植(越州镇万余亩露天生态蔬菜)(1)

村民们在基地里收菜。周颖摄

本报讯(特约记者朱涛段琼会 )当前正是夏季蔬菜种植最佳时节,近日,在麒麟区越州镇的万亩露天生态蔬菜基地,随处可见村民劳作的身影,移苗除草、防虫育苗、栽植培土、施肥浇水、采摘收割……各个工序有条不紊进行着,现场一片热火朝天的繁忙景象。

随着社会经济和人民生活水平的逐渐提高,城市人口的饮食习惯及膳食结构已经产生了巨大的改变,食品市场也逐渐向国际靠拢,农残超标、转基因等因素成为市民生活中的诸多顾虑,为此,麒麟区引进外来企业,全力打造安全菜、放心蔬菜基地,满足市场需求。

日前,记者来到位于越州镇竹园村委会的1200亩红葱种植基地采访时看到,在这里务工的农户有的忙着整地理垧、准备栽种,有的忙着收割成熟的红葱,有的忙着将红葱装车运走,忙碌而有序。

据相关负责人介绍,2016年,越州镇引进露天红葱种植企业进驻竹园村委会,278户农户除了将土地流转给企业获取地租外,还来到基地打工,赚取自己的第二份收入。

越州镇竹园村党总支副书记刘双生告诉记者,到基地做工的大部分是本村和周边村子的群众,签定合同的临时工,每个月平均下来,月收入在3200元到3500元之间,常年累积下来,年收入在3.5万元到4.5万元左右。

竹园村的张大哥是在蔬菜基地务工的村民,前几年,外出打工也没能攒下什么钱,三年前,他放弃了外出,选择到蔬菜基地务工,活不苦,时间也比较宽松,每年光在蔬菜基地就能挣到10000多元的报酬,剩余时间再去附近找点其他活干,收入比以前翻了一翻,而且离家近,方便照顾家庭。

村民们告诉记者,以前大家除了外出打工就是自己在家种着零星的庄稼地,务工收入无保障,种庄稼收成少、收入低,从2016年集中流转土地后,蔬菜基地建成,大家到基地务工、种菜,收入不断增加。

其实,竹园村红葱基地只是越州镇发展露天蔬菜种植的一个缩影,现在,越州镇的露天生态蔬菜园区已经发展到1万余亩,总投资1.6亿元,采取“实体化经营、多元化整合、规范化管理”措施,大力发展露天生态蔬菜种植,先后吸收社员2800余名,引进了联想佳沃、茅台恒隆嘉宇、粤源、沃坤、超康欧克等10余个影响力大、成长性好、带动力强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初步形成了以露天生态蔬菜为中心,生态设施蔬菜、大棚蔬菜为两翼,辐射带动个体种植蔬菜的“一体两翼多点”的蔬菜产业发展新格局。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