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合入秋吃的家常菜,入秋了的日常美食怎么安排

夏去秋来,时间总是流逝得如此迅速,转眼之间,我们已经由夏天进入了秋天。季节变化带来不仅是天气的变化,饮食习惯也要相应的改变才行。初秋时节,气温还是会很高,而且空气湿度会大幅度降低,这个时候需要我们多补充水分和营养。推荐朋友们多喝这些润燥靓汤,好喝又润燥,还可以调理肠胃,味道也是特别鲜美好喝,老少皆宜。

一.萝卜牛腩汤

食材:牛腩,白萝卜,芹菜,姜片。

1.牛腩清洗干净,冷水下锅焯水,加料酒姜片去腥,焯水捞出沥干水分放入电炖锅中。

2.白萝卜去皮清洗干净,切成小块,一起放入电炖锅中,再加入适量的清水,大火煮开后,小火慢炖1小时。

3.再放入芹菜,加入食盐调味,再焖煮2分钟即可出锅。

适合入秋吃的家常菜,入秋了的日常美食怎么安排(1)

萝卜牛腩汤

二.苹果瘦肉汤

食材:苹果,瘦肉,红枣,姜片。

1.瘦肉清洗干净,再切成小块,冷水下锅焯水,加料酒姜片去腥,焯水后捞出沥干水分,放入电炖锅中。

2.苹果去皮,切成小块,红枣去核,一起放入炖锅中,再加入适量清水,中小火慢炖一小时,再加入适量食盐调味即可出锅。

适合入秋吃的家常菜,入秋了的日常美食怎么安排(2)

苹果瘦肉汤

三.鸡腿胡萝卜汤

食材:鸡腿,胡萝卜,香菇,葱姜。

1.鸡腿清洗干净,冷水下锅焯水,加料酒葱姜去腥,焯水后捞出沥干水分,放入炖锅中。

2.胡萝卜去皮切小块,香菇也切薄片放入炖锅中,再加入适量清水,再中小火炖煮2小时,再加入适量食盐调味即可出锅。

适合入秋吃的家常菜,入秋了的日常美食怎么安排(3)

鸡腿胡萝卜汤

四.山药排骨汤

食材:排骨,山药,红枣,姜片

1.排骨剁成小块,再冷水下锅焯水,加料酒姜片去腥,焯水后捞出沥干水分,再放入电炖锅中。

2.山药去皮,再清洗干净,切成小块放入炖锅中,再把红枣去核,一起放入,再放两块姜片。

3.加入适量清水,没过食材即可,中小火慢炖2小时,再加入适量食盐调味即可出锅。

适合入秋吃的家常菜,入秋了的日常美食怎么安排(4)

山药排骨汤

五.土豆排骨汤

食材:土豆,排骨,番茄,葱姜

1.排骨清洗干净,剁成小块再清洗干净,冷水下锅焯水,加葱姜料酒去腥,焯水后捞出沥干水分,放入炖锅中。

2.加入适量清水,中小火炖煮一个小时左右,再把土豆去皮切小块放入,番茄也切小块放入,再炖煮10分钟左右,加食盐调味即可出锅。

适合入秋吃的家常菜,入秋了的日常美食怎么安排(5)

土豆炖排骨

六.豆腐花甲汤

食材:花甲螺,豆腐,香菇,葱姜。

1.花甲放入盐水中,吐一下沙子,再清洗干净,冷水下锅焯水,加葱姜料酒去腥,焯水捞出再清洗干净。

2.起锅烧水,把焯水后的花甲放入,加葱姜和适量花生油,大火煮开后转小火慢煮10分钟。

3.再把豆腐切小块,香菇切片,放入,再煮5分钟左右,加入食盐调味即可出锅。

适合入秋吃的家常菜,入秋了的日常美食怎么安排(6)

花甲豆腐汤

七.酸甜罗宋汤

食材:牛肉,番茄,玉米,土豆。

1.牛肉清洗干净,切成小块,再冷水下锅焯水,加入葱姜料酒去腥,焯水后捞出沥干水分,再把番茄,玉米,土豆准备好,切好。

2.起锅烧油,油热下番茄翻炒,炒出放牛肉一起翻炒几下,再倒入炖锅中,放入玉米,再加葱姜和清水,大火煮开后转小火炖煮40分钟。

3.再放入切好的土豆块,加入适量食盐调味,再炖煮15分钟左右,即可出锅。

适合入秋吃的家常菜,入秋了的日常美食怎么安排(7)

酸甜罗宋汤

八.虾仁菌菇汤

食材:虾仁,菌菇,鸡蛋。

1.取碗打入两个鸡蛋,用筷子搅拌均匀,再起锅烧油,油热下鸡蛋煎熟,盛出备用。

2.再起锅烧油,油热下虾仁煸炒,炒至虾仁变色,再下菌菇下去一起翻炒几下,再加适量开水,鸡蛋也一起放入,大火煮开后转小火慢炖10分钟,再加入适量食盐调味即可出锅。

适合入秋吃的家常菜,入秋了的日常美食怎么安排(8)

虾仁菌菇汤

九.玉米山药猪蹄汤

食材:猪蹄,玉米,山药,红枣。

1.猪蹄清洗干净后,冷水下锅焯水焯水,加入葱姜料酒去腥,焯水后捞出沥干水分,放入炖锅中。

2.山药去皮,清洗干净再切成小块放入炖锅中,玉米也切好放入,最后把红枣去核放入。

3.再加入适量清水,没过食材即可,中小火慢炖2个小时左右即可出锅。

适合入秋吃的家常菜,入秋了的日常美食怎么安排(9)

玉米山药猪蹄汤

以上的九道营养靓汤,道道好喝滋补,而且有润燥调理肠胃的功效,特别适合现在初秋时节喝。而且,这些营养靓汤,做法都相对比较简单,特别适合我们上班族安排,喜欢的朋友,收藏起来安排上吧。

我是你们的朋友邱哥说美食,每天都会更新分享各种美食美味,喜欢我的朋友记得点赞分享加关注。三人行,必有我师焉,非常期待与大家交流学习美食,欢迎留言指教。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