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剧蔡浙飞经历(蔡浙飞有哪些故事)

蔡浙飞老师,浙江小百花越剧团演员、国家一级演员、越剧名家、当今浙江小百花越剧团的领军人物、素有“小茅威涛”之称、有名越剧演员、有“江南一条腿”之誉、浙百尹派小生,下面我们就来说一说关于越剧蔡浙飞经历?我们一起去了解并探讨一下这个问题吧!

越剧蔡浙飞经历(蔡浙飞有哪些故事)

越剧蔡浙飞经历

蔡浙飞老师,浙江小百花越剧团演员、国家一级演员、越剧名家、当今浙江小百花越剧团的领军人物、素有“小茅威涛”之称、有名越剧演员、有“江南一条腿”之誉、浙百尹派小生。

提起杭州,有西湖水、有龙井茶,有宋时绵延至今的风雅,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来杭州赏一片西湖水、捧一杯龙井茶,自己想还应该来看一次浙江小百花,唱越剧的浙江小百花。

刘建宽说,蔡浙飞一是他们浙江省这个舞台拔尖人才、首批的,也是他们浙江省委宣传部的五个一批人才,也是他们团里当时目前最主要的一个优秀的青年小生演员。为了更好地推出蔡浙飞这位小百花新一代的领军人物,当时浙江小百花越剧团为她打造了一个名为“飞.越"的个人专场。蔡浙飞的专场邀请了杨小青导演亲自操刀。杨小青导演是现今戏曲界最富盛名的导演之一,她与浙江小百花《西厢记》、《陆游与唐婉》等经典剧目,是小百花诗化越剧唯美风格的奠基者。她与蔡浙飞的缘分还要追溯到二十多年前。参加了那个浙江省小百花汇演,那么当时浙江小百花的艺术总监金宝花老师和业务团长杨小青导演,她们发现了她,她作为人才引进就来到了小百花,那次(是)1993年。走进浙江小百花的大门,一个全新的艺术世界在蔡浙飞面前展开,唯美的舞台风格、丰富的文化内涵,对艺术一丝不苟、孜孜以求,这些都深深震撼、并潜移默化影响着蔡浙飞。浙江小百花这个在越剧界称得上年轻的剧团,为越剧贡献了《五女拜寿》、《西厢记》、《陆游与唐婉》等具有代表性的经典剧目,吸引了大批观众热情追随、三十余年来一直立于越剧潮流的前端,也是在这里蔡浙飞开启了与茅威涛的师生情谊。茅威涛言,当时蔡浙飞进团的时候还非常非常小,然后他们告诉自己,有一个从新昌调腔过来的小演员,他说啊长得跟你长得特别特别像,她一看是有三分相似。蔡浙飞说,从小是自己的偶像嘛,所以我能像偶像,觉得特别开心,特别幸福的一件事情。真是像到什么程度呢,有一天就看到阿蔡的一张剧照,茅威涛她就说哎这个地方我什么时候去演出的,然后他们宣传组的人说,这哪是你啦,这是阿蔡呀。就连她自己都会搞错。

老师的温柔关爱体现在对表演的严格上,身体抱恙的茅威涛不顾医生禁身的要求,多次来到排练场对蔡浙飞进行指导、示范,分析面面俱到,一说就是许久。从《五女拜寿》的邹士龙开始,蔡浙飞逐渐接过茅威涛的一些经典角色,《西厢记》的张生、《陆游与唐婉》中的陆游,这些小百花经典剧目的男主角陆续交到蔡浙飞手上。前几年她没有觉得压力,等到小百花三十周年的时候原生代演员《西厢记》封箱,那么有茅老师这个张生这个角色正式由她来传承,那个时候倒是有压力了,她觉得但是这个东西自己来传承自己必须要让它传承好小百花这么经典的剧目。

传承是一丝不苟,而非一成不变。在学习老师的同时,蔡浙飞也没有放弃自己的特点。在新昌调腔剧团时,蔡浙飞的基本功就出类拔萃,她的老师特意为她选择了《挑滑车》这样一出大武生戏来排演,蔡浙飞凭借这出戏在浙江省小百花汇演中崭露头角,获得了金“艺”奖,那时16岁的她人生中的第一个奖杯。其实到了小百花以后,几乎演的全是文戏嘛,那么把长靠这个武生就是没有演过,但是呢其实功、作为演员功必须得练,这个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就像人吃饭一样的。那个时候她想想舞台上那个美好,当你在台上真的投入在这个角色的时候,那种幸福感一般人真的体会不到,特别爽。二十余年,蔡浙飞没有放弃自己的武戏功底,这使得她在塑造人物上更游刃有余。2014年蔡浙飞排演了唱做并重的《周仁哭坟》,一举摘得浙江省金桂奖榜首,当时这次“飞.越”专场她也选择了这出戏打头阵。《周仁哭坟》它可以体现的是我(他)们戏曲的程式的经典的东西,比如说长水袖啊、台步啊、甩发啊,还有等抢背啊甚至这些,那么另外一个呢她觉得内心体验,她觉得这个戏更够完美地体现出就是戏曲的那个最经典的特色。袁雪芬老师说越剧有两个奶娘,一个是昆曲、另一个是话剧。蔡浙飞向浙江昆剧团的汪世瑜老师学习了昆曲巾生的重头戏《牡丹亭》中《叫画》一折,丰富自己的传统戏曲素养,另一方面借鉴话剧表演风格的越剧《春琴传》则是她首部原创的大戏,使她的艺术生涯迈进了一个新的阶段,由模仿走向创造,由青涩走向成熟。06年排了一个自己第一个原创大戏《春琴传》,当拿到剧本的时候完全傻了,我用什么程式、我们戏曲程式去表现它呢自己不知道,因为它是一个新的题材,没有靴子,穿的是木屐,没有水袖,你如何去塑造。排演《春琴传》时,导演要求演员们在开排前先在古雅的日本音乐中跪坐40分钟,这已经形成了《春琴传》的一种排练模式,有时跪得太久双腿都会失去知觉,然而就在这样一种静谧的氛围下,力量集中于心灵,与角色的灵魂产生共鸣,引领蔡浙飞走进一个全新的、属于佐助的精神世界。“是我们两人的世界”。通过这个戏的排练,她觉得在艺术上真的是一种跨越丶很大的一个提高,她觉得是结束到一种新的领域。《春琴传》一经演出便引起了广泛地讨论和关注,并佳文化部第十二届文化剧目奖,2006年全国地方戏优秀剧目评比展演剧目一等奖,2007年浙江省第十届戏剧节剧目大奖等重要奖项收入囊中,在第八届全国艺术节上,蔡浙飞凭借对佐助的塑造荣获文华表演奖,这些都鼓励着她不断在艺术道路上进行新的创造。

当时9月18日,杭州剧院熙熙攘攘、人头攒动,蔡浙飞的“飞.越”专场如期举行。浙江小百花越剧团举全团之力倾力打造,各个部门通力合作,小百花的原生代演员,戏剧界颇具盛名的一线创作团队都来为蔡浙飞的“飞.越”保驾护航,一切的一切都让蔡浙飞心存感激,她知道要回报这些支持与爱护,唯有在大幕拉开的那一刻。“我的三十年艺术之路,想来”,杨小青导演以四个同音的镜子图解了蔡浙飞个人舞台艺术的灵魂感悟,自昆剧经典移植而来的《牡丹亭.叫画》,传承自老师的《陆游与唐婉-题诗壁》,在继承中发展的《周仁哭坟》,到自己独创的《春琴传.刺目》,四折戏展现了她几十年来继承发展创新的艺术轨迹,标志着她的成长与成熟。四曲唱罢,大幕落下,脱下戏装,一身素衣的蔡浙飞回到舞台中央,一揖到底,自己多年来的坚守、努力与老师、前辈、同仁们的帮扶汇成了舞台上灯光下光芒耀眼的蔡浙飞,汇成了浙江小百花花香满径的未来。杨小青说,“自己更觉得这个专场,是浙江小百花再起航的集结号,我希望小百花走得更好、更远,希望小百花创新探索的精神能够永远坚持下去,小百花精湛的艺术能够永远地传扬下去”。蔡浙飞言,浙江小百花是自己从小心生向往的艺术殿堂,自己作为小百花的一员深感自豪。茅威涛说,“通过这个专场,她也到了一个成熟期了,应该扔掉这个“小茅威涛"的标识了,期待着她能够有一个新的开端,属于她自己的一个崭新的演艺时代”。这一方小小的舞台上,曾被汗水浸过、被泪水淌过,现在她被祝福与鲜花甜得充盈饱满、热闹非凡,未来她还将和它一起继续“飞越"。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