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来佛祖最信任的弟子(如来佛祖神秘大弟子是谁)

文:四角夔牛(作者原创授权)

1986版电视剧《西游记》可谓是中国近几十年以来,最受欢迎的电视剧了,每年寒暑假必定会播放,百看不厌。这部电视剧对于原著,也有很大的改动,这并不影响这部电视剧的地位,依然是一部超级经典的电视剧。

在这部电视剧中,唐僧师徒几人在到达灵山之后,先拿到的是无字真经,后来经过弥勒佛祖暗示,发现是无字白卷,又返回灵山取到真经后,如来给五个人分封果位。

其实原著中,是唐僧几人把经书送到大唐之后,又返回灵山,受封果位的。根据如来佛祖分封师徒几人的果位,我们看到在《西游记》这本书里面的灵山,也是分等级的。

佛祖级(元老级别,相当于方丈、主持这个级别,例如燃灯佛祖、如来佛祖等)

副佛祖级(相当于罗汉堂、戒律院首座,例如接引佛祖等)

佛级(大职正果,师伯或师叔级别,辈分较高和尚,例如旃檀功德佛、斗战胜佛等人)

菩萨(大职正果,例如如来大弟子、金蝉子、观音、文殊、普贤等)

副菩萨(汝职正果,例如净坛使者等)

如来佛在最后封果位的时候,明确说了唐僧的前世,乃是如来佛的二弟子金蝉子,但是书中并未出现如来佛的大弟子是谁。

如来佛的大弟子目前有观音、迦叶两个候选人。佛教按照时间和空间的划分,分为过去佛(燃灯)、现在佛(如来)、未来佛(弥勒);西方极乐世界,主宰是阿弥陀佛,阿弥陀佛与大势至菩萨、观音菩萨合称西方三圣。中央婆娑世界,主宰是释迦牟尼佛。东方琉璃世界,主宰是药师王佛,药师王佛与日光菩萨、月光菩萨合称东方三圣。其实,在佛教中,观音菩萨是阿弥陀佛的弟子,在《西游记》中,作者把他设定为如来的弟子。《西游记》的作者受世俗的社会影响很深,有人也把《西游记》解读为讽刺小说,认为《西游记》是一部讽刺现实社会的小说,既然是讽刺现实社会的小说,那就必不可免得受世俗社会的深刻影响,对故事有一定改编,并且要在书中反映世俗社会的种种现象。

佛教经典中,如来的大弟子是迦叶,但是在《西游记》中,迦叶仅是罗汉果位。在吴老先生的《西游记》中,观音菩萨的呼声很高,很多读者认为在西游故事中,观音菩萨是如来佛的大弟子,从整部书来看,观音菩萨的确很活跃,奉命前往东土寻找取经人的重任,也是观音菩萨主动请命去的,而且如来很高兴,认为这个任务比较重要,比较艰难,需要一个能耐大又精明的人去执行才令如来放心,所以如来就命观音去寻找取经人。

观音菩萨又位列天庭任命的五方五老之一,地位显赫,在灵山仅次于如来,居众菩萨之首(佛教中的四大菩萨之首是文殊菩萨)。

因为《西游记》中并未明确说大弟子是谁,所以,十多年前的一部电视剧《西游记后传》中,编剧不知道如来大弟子是谁,不得已,费了很大脑力,编造了一个人物:阿依纳伐。

我们在前面说过,《西游记》这部小说,受世俗社会影响很深,在这部小说中,处处体现作者所感受到的那个社会。在《西游记》中,有一个明显的特点,就是佛教的那些人,并不是四大皆空,而是四大不空。灵山的一切,都是按照吴承恩老先生所生活的那个朝代刻画的,灵山有等级;灵山也有干杂活的仆役(做饭的,看门的,保卫的等等);灵山的人也有天庭任命的官职;灵山的人,也听从天庭指挥,负责某一具体工作;例如,观音是天庭任命的五方五老之一,四大金刚是灵山看门的仆役,大圣国师王菩萨奉天庭之命看守水猿大圣,玉帝命令如来收服妖猴,如来马上奉命赶来等等。

作者受世俗社会影响,把灵山也设置成分派系的地方,如来的亲传弟子,就会有很多机会,得到巨大的好处,比如天庭的官职,某些荣誉,某些重要任务。这是《西游记》中的佛教的一大特点。我们通过这种特点来分析一下,如来佛的大弟子是谁。

首先看如来的弟子观音菩萨,这位大佬可了不得,位列五方五老之一,在大闹天宫时,曾经保举二郎神来擒拿妖猴,曾经当着孙悟空的面,把玉净瓶抛入水池中,一会的工夫,就盛满了四海之水,孙悟空根本拿不动,观音轻轻就拿起,去东土寻找取经人也是观音去的,如来对观音十分信任,土地城隍看见观音,吓得都哆嗦,孙悟空曾说过,观音是七佛之师(佛教中七佛之师的应该是文殊菩萨),曾经许给孙悟空等人叫天天应、叫地地灵等,一切的一切表明,观音十分有资格作为如来的大弟子,此处暂且存疑,我们继续分析。

在现实社会和文学作品中,师父要想安排人去执行某些重要任务,一般是安排最信任的弟子去,比如这个取经大任就是安排二弟子金蝉子去的,除非师父之间不再互相信任了,否则,一般是从年纪比较大的弟子中挑选得力干将,因为怕年轻的弟子太轻率,办事不牢靠。在《笑傲江湖》中,华山派岳不群派弟子去青城派赔礼道歉,就是派大弟子令狐冲去的,那时候岳不群还是很信任令狐冲的,派出大弟子,显得岳不群很尊敬青城派,而不是随随便便派一个烧火的仆人去青城派,岳不群担忧令狐冲太年轻,又派二弟子劳德诺跟着,二弟子劳德诺年纪大一些,比较稳重。

通过比较如来佛的这两位弟子,可以看出,如来佛的大弟子一定具备如下特点:位高权重,威信较高,深受器重,法力高强,聪明过人,独当一面等等。整部《西游记》中,有几个人是大约符合这个特点的:观音菩萨,灵吉菩萨(奉命看管黄风怪),大圣国师王菩萨(奉命看管水猿大圣)。

除此之外,还有一位菩萨,也符合以上特点,这位菩萨就是地藏菩萨,地藏菩萨在西游故事中,处在冥界,孙悟空大闹地府之后,十殿阎王共同请求地藏菩萨向玉帝上奏折,请求玉帝发兵缉拿孙悟空,这是地藏菩萨第一次出场。

通观整部《西游记》,地藏菩萨的地位如何?法力如何?我们从如下几个方面来解析一下。

如来佛祖最信任的弟子(如来佛祖神秘大弟子是谁)(1)

一,在武侠小说中,一般武功高强的人,都会处在一个排行榜内,比如:《射雕英雄传》中的东邪西毒,南帝北丐,中神通。一般而言,处在这个排名中,就属于有头有脸的人物,在《西游记》故事中,有两个排行榜,

一是三清、四御、五老、六司、七元、八极、九曜、十都。

二是七仙女描述蟠桃会邀请的神仙名单(“上会自有旧规。请的是西天佛老、菩萨、圣僧、罗汉,南方南极观音,东方崇恩圣帝、十洲三岛仙翁,北方北极玄灵,中央黄极黄角大仙,这个是五方五老。还有五斗星君,上八洞三清、四帝、太乙天仙等众,中八洞玉皇、九垒、海岳神仙;下八洞幽冥教主、注世地仙。各宫各殿大小尊神。”)。

在这个名单中,按照空间上中下的划分,地藏菩萨处在“下八洞”之首,竟然排在了“注世地仙”前面。这个名单十分重要,基本是对三界内各位神仙的排名。

二,西游故事中,凡是名号中带有“祖”、“九”和“教主”的都是厉害角色,居于上等水平,比如道祖太上老君,地仙之祖镇元子,九头鸟,九头狮子,混元教主荡魔祖师等。名号中带有“圣”的,处于中等水平,比如七只大圣。名号中带“王”的,一般是水货,居于最次水平,比如龙王,阎王,独角鬼王,南山大王等。

而地藏菩萨的名号正是“幽冥教主”,这足以看出地藏菩萨是个位高权重、法力通天的厉害角色。

三,在西游故事中,凡是有坐骑的角色,都不是一般人物,这一点,一笔带过,我们在解读牛魔王的那个故事中再详细讨论。

四,观音作为五方五老之一,仅镇守五方中的南方,而地藏菩萨管辖整个冥界。在道教神话中,冥界的最高神是酆都大帝,在《封神演义》中,冥界的主神是东岳天齐仁圣大帝黄飞虎,掌管一十八层地狱,和世间万物的繁衍化生。在西游故事中,冥界的最高神是地藏菩萨。

五,在佛教传说中,如来佛和弥勒佛之间有一段空白期,这一段空白期的佛教代教主就是地藏菩萨。

通过上面的分析,我认为地藏菩萨才是如来的大弟子。

如来佛祖最信任的弟子(如来佛祖神秘大弟子是谁)(2)

有解读地藏菩萨的文章,提出三个问题,一是十殿阎王并不买地藏菩萨的帐,有很多事情不请示地藏就自己做主等。二是地藏菩萨法力一般,主要是在孙悟空大闹地府和六耳猕猴那两个故事里,地藏并未表现出很强的法力。三是在西游故事最后,大家颂扬佛号时,并未出现地藏菩萨的名号。所以总结说地藏菩萨就像灵吉菩萨一样是一个很一般的菩萨。

针对这三个问题,我想举例说明。汉代的刺史和明代的巡抚,一开始都是监察巡视官职,不定期的巡视不特定的地方,但是,时间一长,刺史和巡抚总是固定的巡视监察某个区域,并且刺史和巡视属于派出机构,后来却变成了常驻地方机构,这样就架空了地方上的权力。

地藏菩萨极有可能一开始是玉帝任命的巡视冥界的官员,时间一长,由派出机构变成了常驻机构,凌驾于十殿阎王之上,十殿阎王作为冥界本来的官员,相当于部门经理,只有重大事情才请示地藏菩萨(上级派来的董事长)。那孙悟空大闹地府的时候,为什么地藏菩萨不出手降服孙悟空呢?书中明确写道,十殿阎王去请地藏菩萨时,孙悟空已经跑了。那为什么地藏菩萨不赶快追上孙悟空将其痛打一顿呢?这就是古代官员的智慧,遇事便请示上级,将责任推掉,同时也避免将自己置于矛盾中心。六耳猕猴与孙悟空大战之时,为什么谛听认为地藏降服不了六耳猕猴?那是因为,这两人的大战很有可能“城门失火,殃及池鱼”,一旦这两个猴子大战,扰乱了地府的秩序,就会出现鬼魂四散逃跑,祸及人间百姓。而地藏菩萨虽然法力高深,但并不能像如来、镇元子那样,一招就把俩猴子拿下,为了保险起见,还是建议他们去如来佛那里。还有一个原因,这样大佬一般不会轻易出手,在解读大闹天空时玉帝为什么不出手的文章中,我们再详细解释。

在最后颂扬佛号时,并未出现地藏菩萨,是因为地藏菩萨并未在灵山,当时颂扬的那些佛号,只是当时在灵山的佛,如来说过,灵山有三千诸佛,可能有些夸张,但是也不仅仅就那五十尊佛,那五十尊佛是仅在灵山现场的佛,其中还有灵吉菩萨、大圣国师王菩萨等,并未出在这个长长的颂扬名单中,就是因为这些菩萨当时并未在灵山。

那观音菩萨是第几位弟子呢?应该是第三位。既然金蝉子是二弟子,那在大闹五庄观那个故事里,为什么观音说唐僧是自己的弟子?这和很多神话故事小说是一样的,这些小说基本体现作者那个朝代的特点。在八仙故事中,吕洞宾的前世乃是东华帝君,号称男仙之首,仅次于三清,他的弟子是八仙之一的汉钟离,可是后来东华帝君转世成为吕洞宾,却拜汉钟离为师,既然你已经不是东华帝君了,我汉钟离就不怕你了,你现在没有原来的那个职位和身份了。西游故事中也是这样的,金蝉子本来是二弟子,菩萨级别,排名在观音之前,但是,一旦转世成了凡人,就没有原来二弟子的职位和身份了,所以要给观音磕头,这也正好为唐僧封佛做铺垫:既然职位是可升可降的,那么以前是菩萨级别的唐僧,因为取经有功,升为佛级别。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