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雪奇缘好看么(豆瓣8.4冰雪奇缘)

迪士尼动画片《冰雪奇缘》是我给女儿看的第一部电影。陪她看片的同时,我也在收获,在成长。这部片获得了第86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动画长片,在豆瓣网上的评分也高达8.4。

《冰雪奇缘》虽然不是得分最高的动画电影,却是我喜欢的关于女性自我成长的题材。我看到了一颗冰封的心,被逐渐融化的过程,看到一个人如何懂得真爱的过程。

冰雪奇缘好看么(豆瓣8.4冰雪奇缘)(1)

那什么是真爱呢?

我们惯常以为,真爱指的就是男女之间的爱情。这部电影在结尾处给出了答案,艾莎为妹妹流下了真爱的眼泪,解除了冰封的魔法,救活了妹妹。原来解除魔法的真爱就是姐妹间的亲情之爱。

可能观者会感到奇怪,亲情之爱不是一直存在的吗?难道艾莎一开始对妹妹不是真爱吗?

今天,我就以艾莎内心成长角度来解读这部电影的主题:真爱才能战胜恐惧,完全接纳自己。

01、恐惧是最大的敌人,只会导致自我设限,封闭自我

在艾莎的心里,自己的存在对妹妹安娜来说只能带来伤害。这主要源于姐妹俩童年一起经历的一次“事故”。

艾莎与生俱来的冰雪魔力,让她能够为妹妹建造一座室内的冰雪世界,两姐妹玩得正高兴,艾莎的失误却让妹妹受了重伤,使得妹妹漂亮的金发里永久地留下一缕银发。

国王和王后带着两姐妹去找地精,地精虽然治好了妹妹,却说了一句对艾莎影响至深的话:恐惧是你最大的敌人。

担心魔力会连累亲人受伤的恐惧感,让艾莎将自己的身体和心灵都紧紧封闭起来。

冰雪奇缘好看么(豆瓣8.4冰雪奇缘)(2)

之后父母在海难中去世,失去了他们的安慰,艾莎心中的恐惧更是肆意生长,难过的时候只能用双手紧紧环抱自己,独自面对内心和外在的冰天雪地。

虽然爱妹妹,但艾莎的爱掺杂着太多恐惧,所以这种爱是不纯粹的。带着强烈恐惧感的爱,当然不是真爱。因为人一旦将聚焦点放在恐惧上,就没有精力去爱人了。

每个人都有恐惧的时刻,当我们陷入恐惧时,恐惧的力量就会越来越强大,让我们没有一丝反抗的力气,瞬间就被吞噬。长期处于恐惧之中,我们就会变得意志消沉,悲观沮丧,对生活丧失激情。

曾经看过一个故事,一个对生活心生恐惧的女儿,对父亲抱怨自己的艰难。于是做厨师的父亲就把女儿领到了厨房,分别在三个锅里放入胡萝卜、鸡蛋、粉状的咖啡豆。

冰雪奇缘好看么(豆瓣8.4冰雪奇缘)(3)

女儿不明白这意味着什么,父亲解释道,这三样东西面临同样的恐惧——煮沸的开水,但反应各不相同。胡萝卜本是强壮结实的,但进入沸水后,它变软了;鸡蛋原来是易碎的,它的外壳保护着液体的心脏,但经开水一煮,内脏变硬了;而粉状的咖啡豆则很独特,进入沸水后,它们反倒改变了水。

父亲给女儿上了非常生动的一课,在面对恐惧时,要做一颗咖啡豆,不要因为弱小就选择放弃抵抗。正因为弱小,所以才要拼命反击。只有战胜恐惧,才能真正扭转命运。

02、自我放逐过后,恐惧依旧强烈,怕什么来什么的魔咒应验

艾莎从来没有真正接纳过自己,接纳自己的魔法,所以她始终是紧张的,神经是随时绷紧的。

当安娜无意间弄掉了艾莎的手套,艾莎无法控制的魔力,显示出她慌张紊乱的内心。再也无法隐藏秘密的艾莎,选择独自逃进荒无人烟的北山,有了一次看似自由的自我释放。

在唱着《let it go》的时候,艾莎的状态是放松,舒展的,外表也因此改变了很多,她已经焕然一新了,似乎她的内心已经不再恐惧。

冰雪奇缘好看么(豆瓣8.4冰雪奇缘)(4)

但,果真如此吗?

当然不是,这时候的艾莎之所以“轻松”,是因为她暂时隔绝了人群,远离了妹妹。但是内心来说,她还是在进行自我否定,认为自己只能给别人带来伤害。此时的她只是暂时找到了一种阻止自己伤害别人的方式。

表面上看这种“自我放逐”既没有妨害到别人,又可以尽情做自己,而实际上,她仍然独自承受着寂寞痛苦。她内心的恐惧没有消失,反而越来越强烈,漫天雪暴是她内心深处的痛苦挣扎,一直陷入冰封的阿伦黛尔王国,何尝不是艾莎那颗孤冷冰冻的心呢?

之后勇敢的安娜还是找到了艾莎,却在两人争执中,被艾莎用魔法刺中了心脏。艾莎从小就恐惧的事情还是变成了事实,她果然伤害到了妹妹。绝望的她,陷入了极大的痛苦之中。

叔本华强调说:“恐惧把我们所担忧的东西视为很有可能发生,并且很快就会发生。”

在他看来,正因为怕什么来什么,所以我们应该什么也别怕,不要去担心,因为你所担心的事情仅仅只是有可能发生、而非必然发生,如果过于担心害怕,反而会促成自己所担心的事情发生,如果你不去担心害怕,那么事情往往不会发生。

这段话如果通俗点的理解,就是“怕什么来什么”。现实生活中,我们似乎也在遵循着“怕什么来什么”的可怕魔咒。

曾经看过一则故事,让我印象很深刻。一个女人总是被丈夫家暴,离婚三四次都是因为丈夫家暴她,最后她终于遇到一位脾气温和,不会吵架的丈夫,以为这次不会被家暴了吧,结果没过多久那个女人还是被丈夫家暴了。

冰雪奇缘好看么(豆瓣8.4冰雪奇缘)(5)

于是有人就进行调查分析,发现这个女人每次和丈夫吵架,一开始丈夫并没有想要打她,但是妻子咄咄逼人地说,你是不是要像我的前夫和爸爸一样打我?你跟他们是一路货色,你要么就打死我啊,你来打我啊,打啊,打啊……丈夫在她言语刺激下头脑一片空白,就冲动地家暴了妻子。

原来,这个女人的母亲一直被父亲家暴,所以当她害怕丈夫也会同样对待自己。她越是对家暴这件事感到恐惧,潜意识里就越想去印证,即女人觉得她被家暴,符合她一直以来的恐惧和证明她的猜想是正确的。

所以,面对内心的恐惧,我们不要害怕和担忧,以平常心应对,在过程中积累勇气和力量,才能真正战胜恐惧,自我放逐的逃避更是不可取。

03、真爱才能战胜恐惧,完全接纳自己

那么艾莎是从什么时候开始战胜恐惧的呢?她恐惧的根源其实对“不被爱”的恐惧。因为当年的过失,艾莎始终在进行自我隔离,这种隔离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就是一种变相的惩罚,是一种“不被爱”的感觉。

因为对妹妹造成伤害,艾莎潜意识里觉得妹妹也会因此不爱自己,憎恨自己,所以与其这样,倒不如自己采取主动,离开妹妹。

而当她发现妹妹宁愿自我牺牲也要拼命保护她时,她才最终醒悟,妹妹对自己的爱是没有条件,不计回报的,这样的爱给了她巨大的安全感,让她明白无论如何妹妹都会爱她,所以她才有信心放下心中的恐惧,开始真正接纳自己。

冰雪奇缘好看么(豆瓣8.4冰雪奇缘)(6)

一旦放下心中的恐惧,艾莎终于有能力释放“真正的爱”,不但解除了妹妹身上的魔法,让她“起死回生”,也让阿伦黛尔王国恢复了夏日的温暖。

艾莎终于明白了真爱的含义,真心接纳自己,便有办法随意掌控自己的魔力,将它从邪恶恐怖的大雪怪,变成美好有趣的精灵。这又印证了之前地精说的,魔法既可以是美好的,也可以是邪恶的,关键在于如何用爱去掌控它。

其实,我们每个人身上都有艾莎的影子。每个人都有恐惧的东西,都有做得不好的部分,要懂得去接纳不完美的自己。

从心理学的角度来分析,一个人真正的成熟就是懂得去接纳不完美的自己,能够真正的去认识自己。接纳是一个很重要的名词,它主要的意思就是不管我们喜不喜欢,能不能去接受,我们都要去勇敢的接受它的存在。只有你去感受到了它的存在,你才会有一系列的行为去产生。

《被讨厌的勇气》里如此描述:自我接纳不是对得了六十分的自己说“这次只是运气不好,真正的自己能得一百分”。而是在诚实的接受六十分的基础上,努力思考“如何才能接近一百分”。

面对自己的问题,我们要先学会接纳,勇于承认它的存在,不逃避,不妄想,努力想办法解决,而不是一味沉浸在自我怀疑和恐惧之中,这才是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如此才能实现自我成长。

结语:

《冰雪奇缘》教会我们,真爱不是王子给公主的一个吻,而是安娜舍弃心爱之人为姐姐挡剑的勇气,也是艾莎消除恐惧之后,接纳自我,释放爱意的眼泪。

真爱是饱含勇气,无条件的,纯粹的爱。

只有真爱,才能战胜恐惧,完全接纳自己,实现自我成长。

希望世间每个人都能得到真爱,因为我们都值得被爱。

作者:清风明月,80后传播学硕士,用暖心的文字,为你带来感动和力量。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