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游失意后写下一首词是什么(陆游失意后写下一首词)

初冬已至,又到了赏梅时节。

红梅绿萼、淡墨素白、鹅黄桃粉,与春日百花争妍之景相比,也毫不逊色。

踏雪寻梅时,总有一个声音在脑海中挥之不去:

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

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

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

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这是著名爱国诗人陆游的名篇《卜算子·咏梅》,读来温柔却落寞。

宋孝宗乾道二年(1166年),陆游正在经历人生的寒冬。

一年前,他因被人构陷丢了官职,四处漂泊,迷茫与失望交织而来,将他压得喘不过气。

不知不觉间,陆游出了屋子,刺骨冷风扑面而来。

冬日昼短,黄昏时分,天地已然失了颜色。

只有驿馆外的一枝寒梅,显得如此耀眼。

陆游失意后写下一首词是什么(陆游失意后写下一首词)(1)

寂寞黄昏中,寒风裹挟着骤雨,毫不怜惜地敲打在她身上。

纵然如此,她也不屑在春天艳压群芳,任由百花猜忌讽刺的言语将她中伤。

假清高、孤傲、古板、别有用心......

她全然不管。

漫长的寒冬中,有独属于她的风与雪,幽与静。

只等北风将她扫下枝头,碾入尘埃,化作泥土,但那一缕清芬却永存世间。

一首《卜算子·咏梅》,看似写梅,实则是写诗人本身。

陆游一生酷爱梅花,赞她“雪虐风饕(tāo)愈凛然,花中气节最高坚。”

他亦将自己活成了梅花。

一生抗金壮志未酬,满腔热血报国无门。

在满目黑暗中,他始终清醒,坚韧,傲然不屈。

即使最后他也没能实现心中志向,在“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的遗憾中溘然长逝。

但那缕清芬,永远留在了世人心中。

陆游失意后写下一首词是什么(陆游失意后写下一首词)(2)

每每读到这首词,都忍不住轻轻叹息,为那枝傲立雪中,却逃不过凋零宿命的寒梅。

《卜算子·咏梅》也被后世誉为咏梅之绝唱。

1961年12月,毛主席正在广州为即将召开的工作会议做准备,他也读到了这首词。

十分巧合的是,那时的毛主席处境亦十分艰难。

在外有西方国家的恶意打压,国内又正在经历“三年困难时期”,内忧外患一同袭来,就如同陆游词中所写:

“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

但他读完后,却没有落寞感伤之意,反而认为此词:文辞十分好,但意志消沉,只可借其形,却不可用其意。

于是,时隔800年,另一首“唱反调”的《卜算子·咏梅》诞生了:

《卜算子·咏梅》

读陆游咏梅词,反其义而用之。

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

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

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

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

在毛主席的笔下,原本凋零在北风中的寒梅,拥有了圆满的结局。

陆游失意后写下一首词是什么(陆游失意后写下一首词)(3)

狂风暴雨将春送走,满天飞雪又将春迎到。

你看那悬崖峭壁上冻结了百丈冰柱,梅花却依然怒放着,迎接风雪。

她俏丽,明媚,无惧亦无畏。

但她却不与群芳争夺春日的温暖与光辉。

只是默默地,将春的消息散播到天地间。

等到春日的暖阳笼罩万物,百花苏醒,野草疯长,她也不去邀功,只安静地在花丛中微笑。

梅花盛放在寒冬,却不代表她只能与寒冷和寂寞为伴。

她不屑与群芳争艳,却还是为春天的到来而欣喜。

她不是冬的终结者,而是春的先驱者。

毛主席的这首词借用陆游的原调原题,但整首词反映出来的意境却截然不同。

正如《百字铭》中所写:

且挨过三冬四夏,

暂受些此痛苦,

雪尽后再看梅花。

陆游的梅花,遗世独立,高洁一生,即使零落成泥,也留清芬在人间。

毛主席的梅花,坚韧顽强,大气磅礴,事后深藏功与名,笑对沧桑巨变。

陆游失意后写下一首词是什么(陆游失意后写下一首词)(4)

同为咏梅经典之作,这两首词经常被放在一起比较。

两首《卜算子·咏梅》,同是写在冬末春初之节,身处逆境之时。

一首低沉,一首昂扬;一首落寞,一首豪迈,却都有着遗世独立的高坚气节。

陆游之词,哀婉清幽,令人叹息;毛主席之词,大气明媚,叫人心暖。

但论境界格局,还是后者更胜一些。

人生的寒冬,我们如何度过呢?

学梅花一样傲立枝头是没错,但零落成泥的结局,却未免叫人不甘。

不如历经霜雪,笑对沧桑,最后迎来春暖花开。

冬天从你这里夺去的,新春会交还给你。

两首《卜算子·咏梅》,你更喜欢哪一首呢?欢迎留言讨论哦

【版权声明】本文由诗词世界原创发布。作者:胡子雯。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