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安市宝塔区高新第一小学简介(延安市宝塔区实验小学)

  课堂是学校教育的主阵地,是教师成长的舞台。学校为了充分发挥教研组长在教学中的引领示范作用,有效助力“双减”落地,形成相互交流、学习、借鉴的教学研究氛围,切实提高课堂教学的时效性。2022年10月25日至11月4日,宝塔区实验小学教科室组织了为期八天的教研组长公开课活动。

教研在线

延安市宝塔区高新第一小学简介(延安市宝塔区实验小学)(1)

  王莉平老师执教《秋天》一课,开出了别样的美。在教学过程中,王老师引导学生在朗读中感受和体会秋天的景色特征,通过看拼音读、分段读、带动作读等多种形式,调动学生的读书热情,让学生在朗读中感受秋天的美丽,激发学生发现美、寻找美的情趣,培养了学生爱美的情操。

延安市宝塔区高新第一小学简介(延安市宝塔区实验小学)(2)

  李志燕老师执教的《6和7的认识》,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规律,从学生感兴趣的儿歌引入,充分利用主题图和学具,结合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始终能够把抽象的数字具体化,引导学生一起探索6和7在生活中的秘密。这样的教学模式不仅激发了学生深入认识与思考的积极性,还体现了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

延安市宝塔区高新第一小学简介(延安市宝塔区实验小学)(3)

  刘亚丽老师执教的《坐井观天》一课,采用多种形式引导学生理解寓意,点燃思维火花,促使学生多思,从而顺理成章地从孩子们的口中说出,只有站得高,才能看得远的道理。

延安市宝塔区高新第一小学简介(延安市宝塔区实验小学)(4)

  郑飞飞老师执教的《数学广角—搭配》,在本节课中郑老师能以直观教学法为主,设计不同的教学搭配场景,以学生自主探索为主要活动,创造性使用教材,发挥多媒体的优势,教学过程始终处于愉悦的气氛之中,教学效果良好。

延安市宝塔区高新第一小学简介(延安市宝塔区实验小学)(5)

  刘小娟老师执教的《金色的草地》一课,通过学习草地的变化情况及变化原因,培养学生细致观察的能力。整堂课紧紧抓住本单元的语文要素,提炼出观察与发现二词,围绕这两个词,带领学生一边读文章,一边想象课文描写的画面,主抓第一和第三自然段,详略得当,重难点突出,注重对学生学习过程,方法迁移的关注,学生学习能力得到了培养。

延安市宝塔区高新第一小学简介(延安市宝塔区实验小学)(6)

  郑娜老师执教的《分数的初步认识》一课,借助学生已有的每人得到“半个”的生活经验,在如何表示“半个”的过程中引出分数,通过学生动手操作,在折一折,涂一涂的过程中丰富了几分之一的表象,真正体会理解了几分之一的本质含义,教学课堂动中有静,静中有动,教学效果良好。

延安市宝塔区高新第一小学简介(延安市宝塔区实验小学)(7)

  徐文萍老师执教的《I Have a Bag》一课,徐老师通过视频,游戏,活动等方式,不断刺激学生感官,让其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和热情被完全调动,体现出新课标提出的和谐,民主,让孩子们快乐学英语。

延安市宝塔区高新第一小学简介(延安市宝塔区实验小学)(8)

  李婵老师执教的四年级音乐课《哦,十分钟》。课程内容以及教学环节的设置是根据学生的音乐基础以及兴趣而定制的课程。教学环节以及教学内容专业化,却又不失诙谐有趣,贴合四年级音乐教学内容。学生的兴趣以及呈现的结果显示了高质量地完成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双新触角

延安市宝塔区高新第一小学简介(延安市宝塔区实验小学)(9)

  王莉平老师: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老师应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在教学这一课的时候,我最大的成功之处是:把读的时间留给学生,把说的机会让给学生,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通过朗读,在熟读的基础上,再通过观看图片、带动作朗读等形式,体验和感受景物的变化,体味秋天的情趣。

  李志燕老师:数学教学,要联系学生的生活环境,从学生的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情境。这节课能够充分利用主题图“师生打扫教室”来展开学习,让学生用数一数的方式数出图中人、物品的数量,使数学更贴近学生生活。同时还注意挖掘主题图的教育功能,使学生在认识6和7的过程中同时受到思想和情感的教育。通过让学生用6和7说一句话、摆一摆等活动,不仅让学生体验数学的应用性,还引导学生用数学的眼光去观察认识身边的各种事物,学会从生活中发现数学,从而感悟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刘亚丽老师:备课不仅要备教材也要备学生。上完巜坐井观天》这一课后,自我感觉还是挺不错的,因为在备课时既备了教材也备了学生,所以上课时就比较有把握,显得胸有成竹,加上这是一篇经典的成语故事,课文生动有趣,所以学生学起来特别起劲儿、主动,课堂气氛也就活跃起来了,由于学生学习兴趣浓厚,使得整个教学过程较为顺利且流畅,对于预设的内容也都基本能够完成,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郑飞飞老师:教学中应体现以学生为主的教学理念,着眼于学习能力培养的学科实践课程设计,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教师不断创设搭配的情景方式,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进行搭配实践,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既培养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培养了学生实践的能力。

  刘小娟老师:课堂教学应立足核心素养,教学目标的设定不仅限于教学内容的完成度,而应是尊重学生个体差异,要关注学生自主学习的程度,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作为一线教师,要多学习,多思考,多研究,切实把新课标的教学理念和基本要求落实到课堂教学中去。

  郑娜老师:本节课我紧扣新课程的理念,结合生活实例和具体操作,丰富表象支撑,使学生体会分数的具体含义。首先从学生已有的认知基础和生活经验出发设置情境,引导学生解决“把一个月饼平均分给2人,每人分得几个”这一问题,引发认知冲突,在如何表示半个的过程中引出分数。实践证明,让学生表示半个既强化了平均分,又激活了学生的生活经验,为学生认识½找到了原型,也为学生进一步认识几分之一的意义打下了基础。其次动手实践,训练学生思维。让学生动手折¼并及时进行交流,学生在动手折的过程中进一步丰富了¼的表象。通过以上活动,学生经历了 ¼的产生、形成的过程,真正地理解、体会到了几分之一含义。

  徐文萍老师:本课是本单元的第三课时,以Part B Let’s learn more为主,复习句型“Do you have…?Yes, I do. / No, I don’t.”,以“What do you have? I have…”为重点句型对学生进行语言输入。授课过程中,我主要遵循“教为主导”、“学为主体”、“练为主线”的教学思想对学生进行学法指导。在教学过程中我精心设计各种游戏活动,给学生展示丰富多彩的画面,刺激学生的感官,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唤起他们的注意力。进而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体现出了新课标提出的和谐,民主,让孩子们快乐学英语。

  李婵老师: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注重学生的主体发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学习。本节课,通过《哦,十分钟》的歌曲节奏训练,对学生进行了有目的性的发声练习,不仅巩固了节奏,还做了少儿声乐技巧训练,可谓一举两得。建立了一种活泼、生动、和谐的课堂气氛,在表演、演唱时让学生自己去做,并适时地加以指导,力求学生在快乐中学习,在学习中成长。

延安市宝塔区高新第一小学简介(延安市宝塔区实验小学)(10)

  笃行致远,我们将知行合一,行走在教育的路上。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