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维死了,蜀汉后期还有谁(汉亡于姜维逝世)

姜维的悲剧,在于他看透结局后,仍不屈的奋斗。

为了完成诸葛丞相的遗愿,此后不停的北伐。执着冲击着既定的命运。

姜维死了,蜀汉后期还有谁(汉亡于姜维逝世)(1)

姜维

心比天高,彻底的理想主义者

姜维是三国后期人物,原为天水郡中侍郎,是魏国将士。后降于蜀汉,归属于诸葛亮麾下,并深受诸葛亮和后主刘禅器重。

在诸葛丞相病逝于五丈原后,他遵循诸葛遗愿,先后北伐11次。

这11次北伐,他有胜有败,唯一不变的,是他北伐的决心,也是他一生的执着。

姜维死了,蜀汉后期还有谁(汉亡于姜维逝世)(2)

姜维受降

现代人评论起姜维,皆说他是理想主义者。

这是因为当时三国末期,战争早已进入白热化状态,拼的更多的是士兵和武器,后备粮草和国力。

但不幸的是,蜀汉当时处于一个极尴尬的阶段。

北线,东线,南线的正常防务都需要庞大的军资,而政坛却是黄皓刘禅掌握。国力处于不发动战争,缓慢恢复。发动战争,迅速下跌的处境。

因此在很漫长的时间里,姜维都相当于在狭窄的夹缝中生存。

姜维死了,蜀汉后期还有谁(汉亡于姜维逝世)(3)

幸好诸葛丞相留下了位极其重要的人物——陈祗。

陈祗看到了机会,他讨好黄皓,迅速得到刘禅信任,大权顷刻在握。

众人皆大骂陈不知羞耻,内通宦官,放纵朝政。

他们只看到了"内通黄皓",却看不到那些年,姜维用兵再无儒生节制,终于能大举北伐,蜀汉才真正逐渐有了战果,甚至有陇西大胜等武侯在时都没有的大胜。

姜维身后有了陈祗,终于有了用兵的底气。


但事实上,清楚历史的人都知道。魏与蜀汉的较量,是大国对小国的碾压。

即使有姜维一生北伐,固守剑阁。

蜀国的灭亡,也只是被推迟了时间。

这个理想主义者的悲剧就在于明知结局,明知命运。仍然用一腔热情冲击那不可更改的事实。

他执着至极,屈而不挠。为蜀汉燃烧至死,到达最后一刻。

姜维死了,蜀汉后期还有谁(汉亡于姜维逝世)(4)

向死而生,中国的普罗米修斯

诸葛亮去世后姜维在蜀汉开始崭露头角,费祎死后姜维开始独掌军权,继续率领蜀汉军队北伐曹魏,与曹魏名将邓艾、陈泰、郭淮等多次交手。

姜维北伐总计大胜两次;小胜三次;相距不克四次;大败一次,小败一次。

但蜀中大臣只图享乐,宁愿偏安一隅,多次反对姜维北伐,朝中又宦官弄权。姜维只得在沓中屯田避祸。

后来司马昭五道伐蜀,姜维被邓艾阻拦,但仍艰难杀过阴平桥,回到剑阁,阻挡住了钟会大军,将魏国的西征计划摧毁了大半。

姜维死了,蜀汉后期还有谁(汉亡于姜维逝世)(5)

蜀道

却被邓艾从阴平偷袭成都,刘禅投降。

蜀汉灭了,汉朝复兴似乎变成了空想。

但姜维心中仍有希望。

他假意投降魏将钟会,希望复兴汉室,并成功策反钟会。打算利用钟会反叛曹魏以实现恢复汉室的愿望。

他在给刘禅的秘奏里如是说:"愿陛下忍数日之辱,臣欲使社稷危而复安,日月幽而复明。"。

但最终钟会反叛失败,姜维与钟会一同被魏军所杀。

在此刻,姜维死,汉亡。

姜维死了,蜀汉后期还有谁(汉亡于姜维逝世)(6)

邓艾曾经称赞姜维:一世雄杰。

钟会认为姜维之才可比夏侯玄,诸葛诞。

就是这样一位英雄,最终也免不了走向悲剧的命运。

姜维在已知既定命运的情况下,仍然执着奋斗。这并不是愚蠢,而是一种向死而生的精神。

生命是有限的,而正是因为有限,有多事情才有了意义。我们才有了追寻事物的欲望。

正是这种精神,让姜维不惧磨难,并坚持下来。因为他知道精神是永存的,即使我死了,我的精神也会流传下来,并塑造千千万万个我。

大国对小国的碾压

在真正残酷的战争中,决定胜负的不再是将领之间智慧的斗争,一切变得纯粹起来,真正的战争,都是用血骨一点点堆起来的。

胜利的王座,永远高高坐落于人骨山上。

正因为魏是大国,所以我战线可以拉长,我有稳定的后方,充足的粮草。我猛将如云,士兵更是众多。

因为蜀汉是小国,所以任你诸葛亮智绝三国,仍被国力拖死在五丈原。

姜维死了,蜀汉后期还有谁(汉亡于姜维逝世)(7)

国与国之间的斗争是残酷的,只是大多数人只注意到了胜利者的欢呼,或是英雄的穷兵夺路。

我们看得到流传百世的正剧英雄,也注意得到壮志未酬的悲剧英雄,却看不到掩藏在耀眼荣誉下蜀中战死的数万尸骨。

历史大潮不可逆,但现在的我们仍然有选择的机会。战争并不像电视剧里一样诙谐幽默,好像很容易就获得成功。

战争更多的是用人命堆出来,有时候和平一些,也是一种选择。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