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诗为什么必须押韵(诗为什么要押韵)

#创作挑战赛#

“诗是有韵的文”,这句话很多诗词爱好者都会说,无论是习平水韵,还是新韵,对这一点是不否认的。当然,提倡无韵无律分行文的“现代诗”者除外。诗为什么要押韵?

一:因为规则。

二:易于记忆。

三:利于吟唱。

四:合于音律。

看这篇文章前,咱们先来讨论一个问题,那就是诗为什么要押韵?不押韵不行吗?我就不喜欢押韵,我就喜欢乱写。

现代诗为什么必须押韵(诗为什么要押韵)(1)

①,因为规则!

当然,如果你非要抱着这个观点,那不用反驳我,也不用看下去,因为的确没人能强迫,别人去做自己不喜欢做的事。

当然,你也没有理由再用下象棋的套路去找人下围棋;更不应该用打篮球的招式去找人踢足球。要玩就只能按传统行业规矩玩,要么你就只能自己玩象棋式的围棋,或用手射门,用脚投篮。

说这些废话是为了辩证诗为什么要押韵的其中一个原因,就是“规则”。各行各业都有规矩,无规矩不成方圆。天地还有经纬度呢,人体还有基因链呢。一切事物本就跳不出“道”之约束,而这些规则就是诗之“道”也。

所以,我将诗为什么要押韵归为第一个原因,规则!这不是光约定俗成的“规矩”,是“规则”,是写诗必须要遵守的规则!

②,易于记忆!

当然,诗为什么要押韵,还并不止这一条看似玄之又玄的道理。还有一个更重要的原因,才促成诗必须押韵才好,那就是易记易读。

读过书的朋友们,都再回忆一下。你读书时,是背一篇现代文章简单,还是背一篇有韵的文言文简单?是背一首无韵的现代诗简单,还是背有韵的古诗词简单?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刘禹锡的《陋室铭》,应该都读过吧?这篇文章是不是特别好记?为啥?因为其就是有押韵,读起来才朗朗上口,让人很容易就记住了。

③:利于吟唱!

大家可能也听说过古人“结绳记事”,可你知道吗,光结绳真能记住几百上千年的事?不可能的,其实古人还是得靠“歌谣”来传递这些历史信息的。

这“歌谣”的内容,为了易于吟唱,易于记住,就不可能太长,就不能太多字,就不应太拗口。

所以,“诗”就这么样出世了,所以诗也又叫“诗歌”!

说到歌,大家的发言权就多了。不管会不会写诗,歌总听过吧?不会唱难道还不会听吗?

好听的歌,一听就能跟着哼哼的歌,你理一理,是不是一句后面的字,都是同一个音的。

我吹过你吹过的风

这算不算相拥

我走过你走过的路

这算不算相逢

这首歌歌词很长,能记住的,估计都是音乐发烧友。一般人也就记住了这两句,为何?因为还是这两句押韵顺口。

④:合于音律。

音律:是在长期的音乐实践发展中形成的,音律有多类,而人们熟知的主要音律有《纯律》、《五度相生律》和《十二平均律》 三种。

其中《十二平均律》也叫《十二等程律》目前被世界各国广泛采用。而发现《十二平均律》的人估计各位都想不到是谁吧,他是明朝皇族世子朱载堉。

朱载堉发现这《十二平均律》是从中华各代诗词作品中押韵现象上,经过计算得出这一在音乐领域伟大创举的。如果你知道如今的“机械波”,钢琴,电子琴,等是依据这一发现而能弹响的话,你是不是感觉他好哇塞!白马王子加音乐天才啊,比那李云迪高几个云头了。

现代诗为什么必须押韵(诗为什么要押韵)(2)

开门见山,一起学习。

说了这么多,写了上千字,归根结底就一句话“写诗必须押韵”!不压韵可以不称“诗”,为何要“掩耳盗铃”呢。以前写段子的,写说说的,写散文句,写鸡汤文的,都没人称自己写的是“诗”!

这几年诗词大会,一下子遍地开花,全国到处是“诗人”。尿个尿,吃根黄瓜都成诗人了。

现代诗为什么必须押韵(诗为什么要押韵)(3)

现代诗为什么必须押韵(诗为什么要押韵)(4)

说完了押韵的问题,再来讨论新旧韵的问题。

旧韵,根据现实使用情况,一般指《平水韵》与《词林正韵》。《切韵》、《唐韵》、《广韵》、《壬子新刊礼部韵略》、《平水韵》、《佩文诗韵》、等都属于切韵音系的韵书,属于古韵。

《中原音韵》、《洪武正韵》是根据当时的“中原雅音”来编写的,虽不是切韵音系,但使用者较少,则弹劾也较少,《平水韵》则是被喷的主要对象。

新韵,是1941年由黎锦熙先生主编,国民政府颁布的《中华新韵》为最早版本,(俗称18韵)。

此后流行较广的版本,有1965年由上海商务印书馆出版的《诗韵新编》;有中华诗词学会前会长孙轶青先生在2005推出的《中华新韵》(俗称十四韵);1986年白雉山先生编写的《汉语诗韵》;2016年湖北诗词学会编写的《诗词通韵》;2017年程宝庆先生编写的《汉语新韵》等。

来看看一位头条批《平水韵》的条友发言吧!

先生一片苦心。今人写古体诗词用古韵只是装高雅,并无积极意义。试问今日之用古韵者,有谁能读出读准古音来?如果押了韵却不能读,押韵目的何在?试问作诗者即使能读出声来,又有谁听得懂,听得顺耳。押韵而听不懂听不好,这韵究竟为什么?再试问,当今读者有几个人识得古韵,又有谁有那个闲心,翻翻古韵书,切切古韵到底读啥?押了韵沒人会读,这个韵不是扯蛋是什么呢?再再试问,用古韵的人,能保证非韵脚,全篇都用古音古韵吗?如果不能,只是在韵脚字上用古韵,这个诗新旧杂揉,是个什么玩意儿?我们写诗是今人写今人读,不是为古人写,何必非拾古人牙慧呢?语言在发展,全国都在实行普通语,非得搬出消失的古音来,除了故弄玄虚而外还有别的吗?如果有那个精气神,还不如多在诗意诗境诗情诗味上下下功夫,用了古韵,写出的东西乏意无境寡情绝味,又有何用?白瞎了真功夫!可悲!

这位诗友问的问题挺给力,虽然从其言论中可以看出,他的诗词水平高不到哪去,但他的提问是有一定的代表性的。

现代诗为什么必须押韵(诗为什么要押韵)(5)

今天,我们就这位诗友的问题来讨论一下,新旧韵的各自特点及缺点。

先说《平水韵》吧,《平水韵》是由其刊行者刘渊原籍为江北平水(今山西临汾)而得名。平水韵依据唐人用韵情况,把汉字划分成106个韵部(其书今佚),是更早的206韵的《广韵》的一种略本。每个韵部包含若干字,作律绝诗用韵,其韵脚的字必须出自同一韵部,不能出韵、错用。清代康熙年间,后人所编的《佩文韵府》把《平水韵》并为106个韵部,这才是今天广为流传的《平水韵》一书。

从这个百科词条中,我们可以看出,最早的《广韵》有206个韵部。韵部越多,划分得就越仔细,押韵越严。后来的《平水韵》只有106个韵部,里面的一冬二东,三江七阳,九青十二侵,一先十四盐,一般现代人是很难分得开的,因为按现代读音,这些字的韵母都相同,可偏偏不在一个韵部。别说不熟悉的初学者,就是我等常用平水韵者,也只能每部韵记得着几个常用字就非常了不起了。

按这种思路,划分越仔细的韵书,应该越分得开。

而新韵简约到了十四部,

中华新韵(十四韵)

一、麻 a,ia,ua。

二、波 o,e,uo。

三、皆 ie,üe。

四、开 ai,uai。

五、微 ei,ui (uei)。

六、豪 ao,iao。

七、尤 ou,iu (iou)。

八、寒 an,ian,uan,üan。

九、文 en,in(ien),un(uen),ün。

十、唐 ang,iang,uang。

十一、庚 eng,ing(ieng),ong(ueng),iong。

十二、齐 i,er,ü。

十三、支 (-i) (★)零韵母

十四、姑u。

从这个筒表中,我们可以看出,《中华新韵》将很多发音并不同的字,强行揉杂在一起,使人读来比平水韵更不押韵。平水韵是将一些读着相同的韵分开了,而新韵却又将读音不同的揉在一起。

不信贴两首此位批评平水韵者的新韵诗,大家读一读就明白了。

看图作诗,题野狼行猎图

黄草白林任横行,ing

神威异类入图腾。eng

血口敢吞牧羊尽,

金睛不畏恨眼红。ong

嗜杀月下恶无罪,

禁猎法上书有名。ing

宁死荒丘拒化狗,

纵生豪门亦肉羹。eng

谁普通话标准的,请朗读一遍试试,这行,腾,红,名,羹的,我反正是怎么读都读不出一个调来。完全就不押韵,押韵的最基本意思是,每个字的韵母必须是同一个韵母,这样读来才在一个声线内。

诗的好坏我就不讲了,因为本文是讨论新旧韵的问题。从这位推崇新韵盲目贬低平水韵的诗友作品上解读,其实,新旧韵各有所长,也各有所短。真正的诗家,应该懂得自我规避这种现象,更不可能如他所说,将新旧韵混押,或是串在诗句中。

如果大家觉得平水韵真难学,那在学习新韵时,也不应“不求甚解”只会照翻韵书。如不翻韵书,谁会把行,腾,红,名,羹,放一起来押韵。像这种“丢了嘴说鼻子”的行为,难道不好笑吗?一边批写平水韵的人迂腐,一边又裹足不前,只会照翻别人错误的书藉。

其实要解决这问题并不难,我们久习平水韵的人,大多数也在自我施行,就是同一作品择韵脚字时,尽量找同韵母的字。除了古仄韵字,其它新字按今读音一二为平,三四为仄来用即可。词林正韵在这方面就比平水韵更合理!

平水韵看似韵部多,复杂难记。但日常写作,谁会用到那么多韵脚,每部记个十来字就足够用了。而且可以结合普通话来记,这个划重点。记住!

数字中,从一到亿只有(三,千)两字为平,其余皆仄。

颜色中,只有红黄蓝青为平,余者皆仄。

方位中,只有(前,中,东,南,西)为平,余者皆仄。

古仄声字简易表

古仄声字简易表古仄声字:

第一, 阳平声(二声)的字中,凡是声母为b、d、g者,基本都是古入声字,即仄音。如白、达、得、狄、蹀、铎、隔、国等。

第二,阳平声(二声)的字中,凡声母为j、z、zh者,都是古入(仄)声字(古仄音)。如绩、凿、激、极、质、直、哲、杂、泽、札、浊、足等。

第三, 读音为fa、fo的字,都是古入声字(古仄音)。如发、佛、罚、法等第四,声母为b、p、d、t、n与韵母“ie”相拼的字除“爹”字外,其余都是古入声字(古仄音)。如别、瞥、灭、跌、牒、铁、帖、蹑、涅等。第五,

第五,凡声母为k、zh、ch、sh、r与韵母“uo”相拼的字,都是古入声字(古仄音)。如阔、廓、酌、濯、说、硕、弱等等。

第六, 凡韵母“ue”的字,除“瘸”、“嗟”字外,其余都是古入声字(古仄音)。如雪、学、月、约、决、觉等等。

第七,凡声母d、t、n、l、z、c、s与韵“e”相拼的字,都是古入声字(古仄音)。如策、得、恻、德、勒、讷、责、则、泽、忒、瑟、色等。

现代诗为什么必须押韵(诗为什么要押韵)(6)

成长的道路还有很长,我们一起加油!

中国诗歌一直是有韵律的。虽然先人直到南北朝时期,才从梵语的输入中发现了声母、韵母的区别,但先人仍然凭借直觉;在 《诗经》 、《楚辞》这样诗歌的源头,便整理出了声律和协的押韵诗篇。后人能整理出先秦以来汉民族语言发音的整个变迁情况,有韵诗歌是居功至伟。本人也多次讲过,别一棍子打死“格律”。中华诗词,尤其是格律诗词,是华夏文明的传承者,是中华民族的瑰宝,是融在我们民族血液里的“根”!

卷后语:

我们无论习哪部韵的诗词爱好者,应该要懂得如何“古为今用,洋为中用”;如何“集百家之长,引百花齐放”。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办法,别人云亦云,盲目地跟风批这批哪。你们有批评精神是可嘉,但在批判前一定要将专业学好,批评不是乱喷,是要能提出建设性的改进方法才行。如改进不了,那还不如保守,至少不会成“邯郸学步”者。

那些天天揪着平水韵不放者,如果真要创新,就应该像我以前曾讲过,先去学学声乐,五线谱什么的搞懂了音律,再谈如何用韵,如何自度词曲。宋词中能自度词谱的,那个不懂音律?

现代诗为什么必须押韵(诗为什么要押韵)(7)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