珍惜那些解决实际问题的人(我们携手解决那些内心出现的问题)

新冠肺炎疫情大流行后,疫情对人心理的负面影响已经开始显现,公众面临着罹患精神心理疾病的风险。目前,国家精神心理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正在加速推进国家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构建覆盖全国的心理援助网络体系。6月23日,四川省出台《心理健康促进专项行动方案》,要求二级以上综合医院开设精神科。7月1日,成都市青白江区精神病防治院“向日葵工作站”心理科门诊正式开诊。行动方案快速落地生效,基层精神病专科医院的发展在如何进行?为增进公众对心理健康及心理卫生服务的了解,提高自我心理调适能力,2020年夏天,我们前往青白江区精神病防治院,探访专属于受伤的心灵,还有心灵守护者们曲折动人的故事。

珍惜那些解决实际问题的人(我们携手解决那些内心出现的问题)(1)

珍惜那些解决实际问题的人(我们携手解决那些内心出现的问题)(2)

花园式的精防院 那里盛开着向阳花

“谁想毕业去精神病医院啊”

1997年6月,21岁的邓忠秀得知自己被分配至青白江区大同镇卫生院精神科,她大哭了一场:“94年在学校,我们就知道青白江那边开了家精神病院,但当时谁想毕业去精神病医院啊!”

珍惜那些解决实际问题的人(我们携手解决那些内心出现的问题)(3)

(青白江区精神病防治院护理部主任邓忠秀)

毕业于成都中医药大学中医学的邱景德1999年来精神科的时候,也有同样的感受,他觉得有些害怕,小时候面对“疯子”的记忆在脑海中挥之不去。八岁那年,邱景德从学校回家,必经之路有一段竹林,村里那个让所有小孩都惧怕的疯子就藏在竹林里。

“我不知道他的年龄有多大。蜂窝状的长发遮盖着脸部,经常赤足在村里面飞跑,如果大人不在场,他就会抢我们手里面的零食,还要吓唬我们。”

珍惜那些解决实际问题的人(我们携手解决那些内心出现的问题)(4)

(邱景德和患者们聊天)

1997年8月,邓忠秀来到青白江区大同镇卫生院入职,此时的精神病医院还不是一个单独的专科医院,只是卫生院的一个业务科室。精神病科当时只有9个医护人员,40多个病人。“一两个月最多收治10来个病人,周转率非常低”,邓忠秀回忆起当初的病区房间只有十几个,都集中在一栋三层小楼的第二层,男病区和女病区中间隔一道铁门,“乡间非常潮湿,一楼我们就拿来堆放杂物,三楼是我们的宿舍。楼外面有个五六十平米的小坝子,天气好的时候,我们就带大家出来活动。”

邓忠秀所描述的这个小坝子,在2000年大同镇卫生院精神科正式成为“青白江区精神病防治院”后进行了一番扩建与改造。小坝子被扩建成了一个呈L型的花园,有两三百个平方,中间还设置了有白色顶棚的凉亭,以供病人在里面下棋、打牌。“花园里铺上了草坪,我们带着病人一起栽种了箭竹和万年青,还有向日葵,”邓忠秀回忆着昔日大同镇卫生院精神科的病区,还讲了一个挺人性化的细节,“花园连同大门都砌了两米高的水泥围墙,但围墙顶端没有设置防爬刺,围墙中间是铁栅栏,方便病人家属来探望。”

“我不后悔来这里了”

2009年开始,国家实行了对精神障碍患者的“阳光解锁行动”,也就是从这一年开始,住院患者逐渐变多。“我们跟着村干部一起走村串户,一家家摸排情况,上门讲国家的政策,说服家属把患者送来接受治疗。”邱景德说,以前在乡镇上,为了不让精神障碍患者出门惹事,家属就把他们关着,或者是柴房、猪圈牛舍旁,用一根很粗的铁链子栓在患者的腰间、脚踝上。“当时我们医护人员太少,走到患者家门口,家属没看住人,有患者竟然拿菜刀出来。现在想起来还是心有余悸”

珍惜那些解决实际问题的人(我们携手解决那些内心出现的问题)(5)

(邱景德左手虎口的位置还留着当年一个患者咬下的伤口)

而让邓忠秀记忆深刻的是在“解锁行动”中收治的一位情况很严重的女患者。“她有很严重的谵妄状态,白天一直睡觉,晚上就开始闹腾,大声喊叫抓狂,觉得有人要害她做疯狂地挣扎,”邓忠秀和护士们精心护理着这位女患者,期间脸上手臂上经常被抓出道道血印,不仅是护理这位女患者,邓忠秀在工作期间不敢穿自己买的稍微好一点的衣服,“年轻时候还爱佩戴点项链、手镯之类的首饰,现在完全不戴了,怕伤着患者。”一个美丽漂亮的女护士在精神防治院过上了“大道至简” 的生活,守着一颗初心,连身上的那些伤口,也都含笑隐藏了。

珍惜那些解决实际问题的人(我们携手解决那些内心出现的问题)(6)

(邓忠秀与患者交流)

一般情况下,处于谵妄状态的情感障碍症患者服用药物后,起效期在四到六周,但这个女患者却花了更长的时间才稳定下来,“我看她情况稍微好一点的时候,就把她扶到楼下花园里走一走,生活上也给予她细心地照料和关切,我觉得这个比单是药物去治疗的效果更好”,邓忠秀说。功夫不负有心人,相当一段时间的护理终于换来了回报,女患者清醒的时间愈发增加,邓忠秀陪她去楼下花园逛得也愈发勤快。有一天扶着女患者下楼时,她突然对着邓忠秀说了声“对不起,谢谢你。”——“我当时一下子就哭了,真的,我不后悔来这里了。

“我们携手解决那些内心出现的问题”

“阳光解锁行动”实施后,从前只有一层10多间病房的病区,慢慢拓展到了两层楼30多间病房,一楼还设置了宽敞的活动室,用于患者的工娱治疗。2017年9月,副院长王敏在院内成立了“心身科”。

珍惜那些解决实际问题的人(我们携手解决那些内心出现的问题)(7)

(患者给王敏看她手写的《少年》的歌词)

谈及创立“心身科”的初衷,王敏说:“我们所能感知的一些心身问题只是冰山下的一角。精神类疾病往往不被家庭和患者重视,而我们的患者到综合医院看病,往往因服务不够精准,延误了诊疗和康复的关键时期。我当时迫切希望,不出区就能为他们提供心理服务。”

珍惜那些解决实际问题的人(我们携手解决那些内心出现的问题)(8)

(患者与心理医生之间像朋友一样)

心身科采取全开放式的心理、物理及药物的联合治疗模式,这在整个成都市郊县地区开创了治疗的先河。开科以来,由最初的16张床位发展成至今的40张床位。门诊从每天10个人不到,慢慢增至50人,如今最多时候能达到100人左右。

珍惜那些解决实际问题的人(我们携手解决那些内心出现的问题)(9)

(午时,患者们在排队打饭)

“主动来找你聊天倾诉的人多了,这种当医生的价值感,是你做其他事情换不来的。”邱景德说,内心成就感爆棚的时候往往是在患者不惧他人眼光,公共场合称呼他“邱医生”的那一刻。“有几次,我们去接病情复发的患者来医院,防暴警察都副武装,患者拿着菜刀和我们对峙,但我看他的眼神,觉得他是认识我的,我就说‘把刀放下,跟我们回去治疗,治好了你就安心回家’,后来他真的就跟我们走了。”危险气味暗涌的暴力现场被邱景德描述得如此得云淡风轻,“我放下了害怕,他放下了刀,那么我们就是对等的个体,在此基础上我们携手解决那些内心出现的问题。”

珍惜那些解决实际问题的人(我们携手解决那些内心出现的问题)(10)

(男病区里,医生关心着患者们的饮食起居)

患者的一句招呼声,能让邓忠秀的内心像病区花园里正在盛开的向阳花。“我在青白江城里逛街、买菜,就有患者主动靠过来打招呼,城里地方也不大,都是几个熟人,他们都不害怕。”邓忠秀总是为病人回归社会后的良好状态感到欣慰。谈及心理疾病时,邓忠秀笑了,“心理疾病越来越不是个大事儿,就像我们得了感冒一样,就看大家怎么去面对它。接受它,与它同行共存,也是健康生活的一种方式嘛!

精防院:花园式的养老院环境

珍惜那些解决实际问题的人(我们携手解决那些内心出现的问题)(11)

2019年12月刚过,青白江区精神病防治院搬迁至清泉镇花五路399号,由此彻底改善了与青白江区大同镇卫生院合署办公的局面。新院区选址在清泉镇的花园村一组,空气清新芬芳,视野辽远开阔,适合休养生息。院区占地23000多平方米,相当于以前的2.5倍,开放床位400余张。门诊部、心身科、精神科三个住院封闭病区、医学检验科、医学影像科等临床医技科室由56栋两层楼的小别墅组成,这让精防院看上去不像是医院,更像是一个环境优美舒适的高级养老院。

珍惜那些解决实际问题的人(我们携手解决那些内心出现的问题)(12)

(青白江区精神病防治院更像是一个花园式的养老院)

美好场景的背后总是有拼尽全力的付出,精防院历时近半年分5次搬迁,中途还遭遇了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临床医学专业出身,从事医院管理工作9年的院长曹毅面临着职业生涯有史以来最难的挑战,“搬迁之初医院存在的问题很多,通过多方协调和完善不足,院内自筹资金对心身科建设进行持续整改,确保了4月1日心身科的顺利搬迁。”曹毅说,在疫情期间,他们集结全院的力量用了仅仅一天的时间将老大同镇卫生院改造成全区的隔离观察点,又仅仅用了两天时间将精防院的两个病区改造成全区确诊救治点位,“我们都是拼着一股劲朝着目标前进,患者也和我们携手渡过难关。”

珍惜那些解决实际问题的人(我们携手解决那些内心出现的问题)(13)

(新院区打造成别墅级别的养老院)

搬迁新院区后,为了让更多有需求患者前来诊治,曹毅带领着领导班子先后到区残联、民政局、区内4家敬老院和民营医疗机构争取病源。参观花园村的新址后,多部门机构打成了共识,应该让患者来这样的“养老院”进行康复心理治疗。与此同时,青白江区精神病防治院作为“二级”精神病医院承担起了青白江区和新都区的精神障碍患者门(急)诊、住院诊疗与护理、预防保健服务及精神卫生心理治疗与心理咨询服务等工作。截至目前,精防院住院病员由搬迁之初的250人增加到380余人。

据最新测算,四川省精神障碍患病人数达 1300 多万,焦虑障碍和抑郁症的患病人数分别约为 630 万和 560 万左右,其中仅有不到20%的患者得到了及时的诊断与治疗。“提高精神心理疾病的发现率和治疗率,以及重点人群的干预率是促进公众心理健康最有效的举措”,曹毅说,下一步,医院将继续发展特色心身科室,开展药物、物理、心理等综合治疗模式,为患者扫除心理阴霾;在心理咨询门诊设立工作站,采用精神分析治疗、认知行为治疗、危机干预疗法、集体心理治疗等专业心理技术,开展青春期心理问题,婚姻家庭心理问题,职业人群心理问题等各种咨询和治疗;开展精神康复科,通过娱疗、工疗、农疗等方式,与爱心企业、残联、民政等多部门合作,改善住院精神障碍患者的社会功能,降低和减轻残疾程度,让患者早日回归家庭和社会。

珍惜那些解决实际问题的人(我们携手解决那些内心出现的问题)(14)

(种满了花花草草的病区)

“我们还会依托花园式的养老院环境,探索开展老年精神科,推行医养相结合的治疗方式,为患者及家庭提供康养服务,力争医院规模和开放床位3年翻一翻……”谈起精神病专科医院未来的发展方向,曹毅充满了期待和信心。

今年春天,邓忠秀、邱景德带着轻症患者们在小别墅周围的空地上种上了一些小番茄和玉米,并播撒下了不少的格桑花和向日葵的种子。邱景德如今已是心身科的科主任,每天不管坐门诊还是查房,他总是一副乐呵呵的表情。“做人嘛,最重要的是开心。”患者们都爱和邱景德聊天,他们说,邱医生笑起来真好看,就像一朵盛开的向阳花。

珍惜那些解决实际问题的人(我们携手解决那些内心出现的问题)(15)

写在最后:

珍惜那些解决实际问题的人(我们携手解决那些内心出现的问题)(16)

(病房外面家属送来的向阳花束)

精防院的副院长曾晓玲讲了一个小故事。有一天,她和几个护士来到男病区查看洗手池渗水的问题,几个人都不搞不明白水池哪里出了问题。有个二十几岁高高瘦瘦的病患小伙,站在旁边一直看着她们,踟蹰了一下,上前几步说:“曾院,这个池子前面抬高11公分,后面抬高13公分,问题就解决了。”“你咋晓得呢?”“我是学设计的。”小伙子一脸羞涩,悄悄咪咪地转身回到了房间里。

精神障碍患者并不神秘,也并不可怖,“疯子”二字并不是他们的代名词。这些精神障碍患者们,就像太阳花一样在挣扎中表达着他们对阳光的热切渴望。

关爱精神疾病患者及家庭

为他们铺就温暖的回家之路

来源:成都市卫计宣教中心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