牺牲的革命先烈英雄事迹(宁死不降拔枪自尽感动对手)

2016年9月30日上午10时许,在天津市宁河区烈士陵园举行了一场庄严肃穆的烈士骨灰安葬仪式,在8名空军礼兵的护送下,烈士的2位亲属分别托捧着烈士遗像和覆盖着五星红旗的骨灰盒,小心翼翼地将烈士骨灰安葬在烈士陵园某处的墓穴中。至此,烈士在牺牲整整51年之后终于回到了故乡,也圆了烈士母亲在23年前去世时的遗愿:希望自己能有朝一日能看到儿子归乡。

牺牲的革命先烈英雄事迹(宁死不降拔枪自尽感动对手)(1)

礼兵在天津滨海机场迎回了廉宝生烈士的骨灰

牺牲的革命先烈英雄事迹(宁死不降拔枪自尽感动对手)(2)

天津市宁河区烈士陵园为廉宝生烈士举行骨灰安葬仪式

牺牲的革命先烈英雄事迹(宁死不降拔枪自尽感动对手)(3)

廉宝生烈士骨灰安葬仪式现场,他的亲属、生前所在部队官兵和天津市宁河区各界群众代表都参加了仪式

这位烈士就是在1965年11月11日李显斌驾机叛逃事件中举枪自戕,舍生取义的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第10军第8轰炸机师第22大队黄色0195号轰炸机的射击通信员廉宝生同志。

1965年11月11日下午13点18分,驻杭州笕桥空军基地的中国人民解放军空10军第8师22大队进行一次例行的海上军事训练。在大部分飞机陆续返航后,可是“黄色0195”号伊尔-28轰炸机迟迟未能返航,这使得机场上的领导和战友们万分焦急。机场塔台开始长时间地呼叫0195轰炸机,希望机组能听到呼叫,大家也都站在跑道上向远处张望。

而就在此时,在数百公里外的台湾岛,一架草绿色涂装,标有八一军徽的轰炸机突然出现在台北桃园机场的上空,这架飞机的出现立刻引发了地面上一阵不小的恐慌。有人一面狂呼乱吼:“共军来了!”一面则到处找隐蔽所,有人则已经完全呆若木鸡,不知所措;还有的则犹豫着要不要进行对空射击。

就在这时飞机迅速地降低了高度,并摇晃着机翼表示没有敌意,随即放下了起落架。按照国际上的一般惯例——这是要求降落。

但随后飞机的降落过程让地面人员个个目瞪口呆:飞行员在着陆过程中速度过快,只见机头一沉,飞机头部的领航员舱重重地砸在了跑道上并擦出四处飞溅的火星,滑行了一段距离后就失控偏离跑道,一头栽到了跑道边的空地上,由于之前擦出火星过热甚至还冒出了烟雾,以至于让地面人员产生了一种飞机可能随时会爆炸的感觉,因此地面上的人都本能地和飞机保持着一段距离。

当飞机终于停稳后,飞行员李显斌打开了驾驶舱的舱盖,高举双手钻出了机舱,这个家伙虽然举着手但是却满面放光,得意之情溢于言表。在周围的台军围上来后,李显斌立即主动地交出了自己佩枪,然后他用手指着尾舱告诉台军带队指挥官刘达祥说:“你千万要注意尾舱的那个人(指0195号机组射击通信员廉宝生)!”

于是刘达祥一挥手,带兵包围了尾舱。当刘达祥接近尾舱时,隔着玻璃窗,他看到了一个带着飞行盔,穿着飞行服的年轻人也正在向窗外张望。这2个互为敌人的年轻人突然之间视线就碰了一起。刘达祥本能地想举枪对准对方,而廉宝生也举起手枪对准了他。事后刘达祥回忆:这是他当兵以来第一次在这么近的距离上看到“共军”,精神太过紧张导致他的手抖得厉害,搭在扳机上的手指也在冒汗,感觉自己的手脚似乎都不听使唤了,他手里拿的长枪也一直抖个不停,几乎无法保持瞄准。

就在和双方对视一两秒之后,廉宝生却突然调转枪口,毫不犹豫地对着自己头部开了一枪。 多年后,刘达祥向妻子张云贵描述当时的情景时仍然不胜感叹地说:“如果他(指廉宝生)先开枪,我就死定了!他是个真正的英雄!”

牺牲的革命先烈英雄事迹(宁死不降拔枪自尽感动对手)(4)

台军打开了机尾舱室的门,正将廉宝生弄出尾舱

枪响之后,廉宝生瘫软在座位上,刘达祥这才回过神来,他指挥着手下在李显斌的指点下打开了尾舱门,最终七手八脚地把尾舱内的受了致命伤的这个人弄出了出来放在担架上准备送医,刘达祥事后回忆:他永远记着这个年轻人满头满脸都是血,脸上流露着既痛苦又安详的表情。此时在领航舱内的领航员李才旺也因为在着陆时机头受到严重的碰撞,造成左手和右腿骨折,他也被台军官兵抬出了受损变形的舱室,随后,廉宝生和李才旺立即被送到了附近的空军医院进行抢救。

牺牲的革命先烈英雄事迹(宁死不降拔枪自尽感动对手)(5)

牺牲的革命先烈英雄事迹(宁死不降拔枪自尽感动对手)(6)

李才旺被救出领航员舱

虽然医院进行了全力抢救,但是开枪自尽的射击通信员廉宝生最终还是因为伤势过重,在11日当天终告不治,而腿部骨折的领航员李才旺在进行了紧急救治后,情况比较稳定,算是保住了一条命。

此时飞行员李显斌已经向台方将这2人的情况全盘供出,他供述:自己趁着当天训练时,驾机偏离了正北的航线,降低高度兜了个圈子,向着南面的台湾飞去。飞行途中领航员李才旺还以为是自己读错了罗盘,还曾经提醒自己,但自己坚持向台湾飞去,最终成功降落在桃园机场。

牺牲的革命先烈英雄事迹(宁死不降拔枪自尽感动对手)(7)

牺牲的革命先烈英雄事迹(宁死不降拔枪自尽感动对手)(8)

台军方和美军顾问在检查0195号轰炸机,可以看到机首的领航舱有明显的受损

李显斌随后强调这次行动完全是由自己策划并进行的,与其他2人没有关系,他们2人都是自己的“俘虏”。因为李显斌在飞机起飞前就已经事先卸掉了李才旺手枪的撞针,并且在转向飞往台湾的时候切断了机上的无线电设备,使在尾舱的射击通信员廉宝生无法通过无线电向大陆呼救。

审讯李显斌的台方人员将其口供整理后上报,与此同时,现场勘察人员的报告也几乎同时上报。

在看了这两份报告后,台湾高层初步达成了共识,这就是李显斌的口供和现场勘察报告是基本吻合的。这次行动是李显斌唱独角戏,廉宝生和李才旺是被他裹挟来的,而且廉宝生的自杀行为也说明了他根本就没有一点“投诚”的意思;从李才旺身上搜出的手枪是没有撞针的,无法击发,躺在医院病床上的李才旺也不怎么配合询问。但事实怎样这点无关紧要,最关键的是,台湾高层一致认为,这是一次极好的宣传机会,是提振岛内所谓民心士气的强心剂!

牺牲的革命先烈英雄事迹(宁死不降拔枪自尽感动对手)(9)

本厂长绘制的黄色0195号伊尔-28轰炸机双面侧视图

要知道台湾当局多年来年年喊“反攻”,但却始终不见成效,反而接连被解放军打得只有招架之功,没有还手之力。特别是今年(1965年)8月6日,台湾海军在袭扰大陆沿海的战斗中遭到了空前的惨败,2艘军舰被解放军海军击沉,包括少将司令胡嘉恒在内170多人阵亡,中校舰长王韫山以下30多人被俘(详情请看本厂长姐夫把小舅子领上黄泉路,记8.6海战中的姐夫胡嘉恒和小舅子李准一文)。这场海战是自国民党海军逃台后最惨重的失败,不但使得蒋介石给予厚望的反攻计划就此搁浅,而且还遭到了美国“盟邦”的冷嘲热讽,给了访美寻求支持的蒋经国好大的难堪。

而就在这个台湾上下对所谓的“反攻”几乎已经不抱什么希望的危急存亡之秋,“共军”空军却突然有人驾驶着新式的喷气式轰炸机到台湾,这可是一个难得的机会!台湾高层很快达成了共识,必须要最大限度地利用这次机会,抹黑大陆的社会制度,以及为“反攻”提供宣传炮弹。至于事实,那玩意重要么?在经过简短的讨论后,当局的高层很快就定下了调子:这次行动是三名“共军”飞行员一起进行的,因为在降落时操作不慎,导致了一死一伤的“不幸”事件。

李显斌在压力下,很快就同意按照台湾方面给他提供的“剧本”改口,受伤的李才旺在遭到对方软硬兼施的情况下,也不得不配合演戏。于是这起李显斌的“独角戏”就变成了三人的合谋。随后台湾当局在李才旺伤势稍微好转后,便急不可耐地将李显斌和李才旺“隆重”推出,举行了记者招待会。

牺牲的革命先烈英雄事迹(宁死不降拔枪自尽感动对手)(10)

李才旺对着薛训蓉拿给他的讲稿宣读所谓“声明”,可以看到坐在他身后的李显斌一脸不爽

在招待会上,一脸不爽的李显斌和面无表情的李才旺两人在当局的操纵下演了一出“双簧”(有意思的是,记者会上帮李才旺拿讲稿的台“空军医院”护士正是李才旺日后的妻子薛训蓉),最终算是勉强把这事的宣传基调给定下来了。在会上,台空军宣布,李显斌是“首功”,奖黄金2000两。李才旺和廉宝生则各获得1000两黄金。但因为廉宝生已经不在人世,所以他的那份黄金由当局“暂时保管”,“待反攻大陆后再发给亲属”(李显斌的故事请看本厂长贪得无厌,无耻至极,“熊孩子”叛徒飞行员李显斌可悲可耻的一生一文)。

虽然私下里台当局高层明知道廉宝生是以自杀抗拒被俘,但他们是不可能把廉宝生的事迹说出来的,因为这等于是替“共军”做了宣传。因此台当局决心把戏做足,把廉宝生也算作“起义”,彻底榨干他的宣传价值。

牺牲的革命先烈英雄事迹(宁死不降拔枪自尽感动对手)(11)

蒋经国和徐焕升

下足了血本的台当局为廉宝生举行了隆重的“葬礼”,时任“空军总司令”的徐焕升上将亲自率领600多名台空军官兵以全套军礼为其下葬。时任“国防部长”的蒋经国也装腔作势地写了一幅八尺长的挽幛,上书“尚义成仁”四个大字。

但演戏归演戏,台当局并未将廉宝生的名字列入所谓的“忠烈祠”供奉,廉宝生的遗体也没有被安葬在碧潭的“空军公墓”,而只是葬在桃园机场附近的一处普通公墓中。这两个重要的线索,为今后洗清廉宝生“叛变”疑点提供了有力的证据。

牺牲的革命先烈英雄事迹(宁死不降拔枪自尽感动对手)(12)

廉宝生烈士在台湾的墓地,因为长期无人打理,已经几乎被杂草覆盖

回到大陆这里,由于0195号轰炸机迟迟未能按时返航后,空8师的所有领导都陷入了极度焦急的情绪中。大家都不知道这架轰炸机到底飞到哪里去了,是失事坠毁了,还是迷航了,亦或是发生什么不测。很快台方广播了李显斌驾机叛逃的的新闻。这下子立刻在整个部队引发了一场大地震,空8师22大队立刻进行停飞整顿,同时由上级派下来的调查组对情况进行核实和调查。

调查组对李显斌的上级和战友们进行询问时,发现大家对李显斌的叛逃不是很惊讶,并且都对这个极端自私自利,没有集体意识的人颇有微词。一致反映:李显斌总喜欢在战友面前发泄自己对领导、对部队制度的各种不满情绪。在对李显斌宿舍进行搜查时,调查组发现了一些叛逃的蛛丝马迹:如在他的个人物品中发现了一台当时比较罕见的短波收音机,这种收音机可以收听到海外的敌台广播。在他的床下还发现了一个手枪的撞针,这就是他从李才旺的手枪上拆下来的。部队的飞行训练记录也表明在一次飞行训练时,李显斌曾经驾机偏离了预定的航线,向着外海飞行了数分钟,随后他又驾机返回了原航线,返航后他想领导解释说是因为飞机出了点小故障导致偏离了航线。

牺牲的革命先烈英雄事迹(宁死不降拔枪自尽感动对手)(13)

0195号伊尔-28轰炸机的尾炮手战位,廉宝生就是在这里自尽牺牲

牺牲的革命先烈英雄事迹(宁死不降拔枪自尽感动对手)(14)

被外观修复的黄色0195号伊尔-28轰炸机

这一切都表明李显斌是有备而逃。

李显斌预谋、策划和实施这起叛逃的行径很快被调查组确定,但调查组在调查李才旺和廉宝生的时候,却找不到任何相关的叛逃线索,尤其是廉宝生。

廉家祖籍原是河北,由于清末的动乱和天灾,一家人逃荒来到天津宁河并在此定居。廉宝生在家里排行老二,他出生于全面抗战爆发的第二个年头,也就是1938年4月。那时天津已经沦陷,刚懂事的廉宝生就知道亡国奴不好当。所以廉家全家对党、政府和解放军的感情一直很深,认为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翻身闹革命才有廉家的今天。

1956年,年满18岁的廉宝生应征入伍,他先是被分配到坦克1师2团当坦克手、操纵T-34-85中型坦克。因为他家庭出身好,而且刻苦学习文化知识,各级领导对他的印象一直很好,在部队中多次受到表扬和嘉奖。不久,廉宝生因为表现优异、身体素质好而被原部队选送到空军第一航空预备学校接受进一步的培养,后来他又转到空军第16航空学校接受轰炸机炮手射击训练课程。毕业后,廉宝生被分配到空8师22大队成为了一名通信射击员,因为他表现出色,还立过一次三等功,1964年被授予中尉军衔。

牺牲的革命先烈英雄事迹(宁死不降拔枪自尽感动对手)(15)

被授予中尉军衔、仪表堂堂的廉宝生烈士

廉宝生的表现无论是在装甲部队还是航空兵部队都一直非常优秀。在经过上级的选拔后,他又成为了22大队党支部的委员,同时他也赢得了大队其他同志的信任,他的战友们谁都不信他会叛逃。

有战友向调查组反映,廉宝生在和自己谈心时说:如果我的座机在空战中被敌人击落,我决不当俘虏,宁可自己给自己一枪(他果然是这么做的)。

22大队中有个和廉宝生关系一般且平时常常发牢骚的飞行员直截了当地对调查组说:“我不相信廉宝生会叛逃!谁叛逃,我也不相信廉宝生会叛逃!”

牺牲的革命先烈英雄事迹(宁死不降拔枪自尽感动对手)(16)

廉宝生和战友合影,1958年

另外调查组还了解到:当时廉宝生新婚才18天,夫妻感情正是亲密的时候,且事业一帆风顺、前途光明,家庭出身也是苗正根红,因此廉宝生根本不存在什么站得住脚的叛逃动机。可以说,调查组收集整理的大批有关廉宝生的材料都不支持他叛逃这个说法。

在台湾的李显斌在台当局的授意下,花了大约2个月的时间写了一篇约两万字的宣传文《冲出铁幕》,文中对中国大陆进行了恶毒的攻击,对中国遇到的暂时的经济困难进行了极度夸大和扭曲的描述,将这些作为自己抛妻弃子叛逃台湾的借口。他在文章中提到自己在叛逃前并没有把计划告诉李才旺和廉宝生,但是当这两人发现飞机偏离原航线飞向台湾后,都“毅然决然”地支持了他的行为。

李显斌写道:当他驾驶0195号轰炸机在进入台湾海峡上空之后,他用通信系统询问领航员李才旺这里是什么地方?李才旺以兴奋的语调急促地说快了!快了!

李显斌随后在文章中编造了一段他和廉宝生的对话:我担心的还有后舱的廉保生,正当我犹豫的时候,廉保生倒先发问了:“航向是不是不对?”

“好像不对。”我有点担心地说。

“那就对了!”这是多么妙的试探和回答!廉保生说完的一瞬间,我立刻确切地意识到:我们飞机上的三个人,无一例外,不约而同都在同心协力地飞向自由祖国。

正是这段子虚乌有的描述,将廉宝生烈士丑化成一个和李显斌一样的叛徒!

由于廉宝生已经牺牲,而李显斌和李才旺又在台湾的心战广播里根据台当局提供的素材发表了政治性“声明”,加上李显斌的文章又提供了一些真假难辨的细节,在当时大陆紧张的政治气氛下(十年抽风已经开始,而且刚好是风头最盛的时候),调查组虽然没有调查到任何廉宝生叛变的证据,但是在某些急于表现的人的授意下以“一刀切”这种武断粗暴的形式把黄色0195号轰炸机的机组3人全部作为叛徒处理。

这对廉宝生的家庭来说,不啻是一个灭顶之灾。从“军属”变为“叛属”,在当时的大环境下对一个家庭来说无异于社会性死亡。

廉宝生的大哥廉宝忠当时是河北省隆化县某公社的书记,因是“老革命”且工作表现出色,已经被组织上内定为下一任的副县长。但在二弟廉宝生被定为“叛徒”之后,廉宝忠的前途彻底被毁——副县长是别想了,就连公社书记的职务也被撤掉。所幸因为身为老革命的廉宝忠工作能力很强,外加人缘很好、很多人替他求情,所以没有被一撸到底开除公职,而是保留公职和干部身份,被贬到当地生产指挥部去抓农业生产。

仅仅新婚才半个多月的廉宝生新婚妻子在听说丈夫“叛变”并死亡后,禁受不住方方面面的压力,很快就办了离婚手续离开了廉家。

在海军舰艇部队以少尉军衔服役的廉宝生的三弟被迫提前退伍,转业到宁河县粮食局保卫科工作,但由于此后政治气氛紧张,最终被开除公职回家务农,过大的境遇落差让他郁闷难平,没过几年就含恨去世。

刚刚参军的四弟也被开除了军籍回家务农。在学校读书的五弟虽因年龄小,没有受到大的冲击,但从此也断了提干、入党和参军的前途,只能一辈子务农。

牺牲的革命先烈英雄事迹(宁死不降拔枪自尽感动对手)(17)

廉家后人用电脑技术拼接了一张全家福

照片中前排左1为廉母李连茹,后排中为大哥廉宝忠,右3为老二廉宝生,左2为老三,右1和右2分别是老五和老四

因台当局和李显斌对廉宝生烈士的污蔑,使得廉家为此付出了惨痛的代价。在此后的20多年里,他们的命运跌落到了谷底,受尽了世人的白眼和讥讽,在村里抬不起头来,他们也只能默默地忍受着。不过即便如此,廉家人始终不相信廉宝生会叛变投敌,尤其是廉母李连茹,老人家总是念念不忘要替廉宝生洗清冤屈,还他一个清白。

好在廉家的廉宝忠保留了干部的身份,因此他能够不断地写信向各级部门申诉,要求组织上查清廉宝生的真实情况。在他持之以恒地努力了十多年后,转机终于出现了。

这个转机是当年被李显斌裹挟叛变的李才旺带来的。由于不肯和李显斌一样充当台湾当局的宣传机器,李才旺很少在公开场合露面,且始终拒绝发表攻击大陆的言论,因此很快被靠边站,70年代就从台空军退役,随后在原本被指派“监视”他的妻子——原台空军医院护士薛训蓉的帮助下移民美国,脱离了台当局的掌控。在中美建交后,思乡心切的李才旺便向中国大使馆申请回国探亲的签证,并在办理手续时主动向中方坦白了自己被裹挟叛变的经过,使馆在请示外交部后告知他只要在回国时发表一个简短的声明,表明自己当年叛变是被迫的即可。

牺牲的革命先烈英雄事迹(宁死不降拔枪自尽感动对手)(18)

李才旺和薛训蓉

1983年12月,李才旺携妻子薛训蓉回大陆的四川老家探亲。按照有关部门的要求,他在入境时即在机场发表了一个声明,称当年自己和廉宝生是被李显斌劫持到台湾的,因他的手枪撞针被卸无法击发、廉宝生因通讯被切断无法呼叫塔台,因此他和廉宝生无法制止事件的发生(这纸声明也让李显斌和台当局上演了一场狗咬狗的撕扯)。

12月19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播发了一条新华社的《原空军领航员李才旺从美国抵达上海》的报道(当天的《人民日报》也转载了这篇新华社的电讯),这篇报道的副标题是:18年前,国民党当局用李才旺的名义发表的反共声明,完全是捏造的!这条广播恰好被廉宝忠的大女婿给听到了,他立刻把消息告诉了岳父一家。

苦于没有证据证明廉宝生不是叛徒的廉家得到消息后顿时沸腾,他们终于看到了一线希望。廉宝忠在听到报道的当天就想办法联系了四川省的外事部门联系到了李才旺,请李才旺出具了一张当年自己和廉宝生是被裹挟到台湾的证明书。但虽然李才旺出具的这份用拉斯维加斯一家汽车旅馆的便签仓促写成的证明书很短,而且缺少细节(他当年和廉宝生并不很熟)。但这纸证明书给廉宝忠以及全家人带来了更大的希望。

牺牲的革命先烈英雄事迹(宁死不降拔枪自尽感动对手)(19)

李才旺当年为廉宝生家属出具的证明书

凭借着这份至少证明了廉宝生不是叛徒的证明书,廉宝忠加大申诉力度:1988年,他到北京想方设法找到了时任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万里的秘书,将申诉信转交给万里委员长手上。万里在申诉信上批复:“还原历史”,并指示空军和有关部门重新调查廉宝生一事。

牺牲的革命先烈英雄事迹(宁死不降拔枪自尽感动对手)(20)

当年全国人大常委会办公厅为廉宝生烈士家属出具的函件

空军和有关部门于是重新启动的调查程序,他们走访了当年的调查组成员,并且调出了已经归档的调查资料,在经过反复论证后,终于按照当年调查组的结论,确定廉宝生没有叛逃的动机和证据。1990年12月,空军总部撤销了对廉宝生的“叛徒”定性,并改为“因公牺牲”,初步洗刷了廉宝生和廉家多年蒙受的不白之冤,总算摘掉了戴了25年的“叛属”的帽子。但“因公牺牲”和“烈士”还是有差距的,廉家要的是彻底查清事实的真相,于是他们继续提起申诉。

牺牲的革命先烈英雄事迹(宁死不降拔枪自尽感动对手)(21)

1990年,解放军总政治部开具的廉宝生因公牺牲证明书

这件事情的最终解决,还是落在始作俑者的李显斌头上。1991年,已经从台空军退役的李显斌到加拿大和他的第四任妻子潘烈华团聚。此时已经年过半百的李显斌开始怀念起他在山东老家的母亲,此时已经将李显斌的绝大部分财产弄到自己名下的潘烈华看出了他的心思,于是以超乎寻常的热情怂恿他回国,李显斌最终在潘烈华的连番“轰炸”下动了心,便以台胞的身份申请签证回国探亲,不知道李显斌真实身份的中国驻加拿大使馆签证人员稀里糊涂地在李显斌的签证上盖了章。

1991年12月26日下午,李显斌夫妇在企图离境时被青岛市公安局扣留,在经过简短的调查后,被李显斌第三任妻子张美云直斥为“心机女”的潘烈华女士则被允许出境,而李显斌则锒铛入狱。

牺牲的革命先烈英雄事迹(宁死不降拔枪自尽感动对手)(22)

潘烈华

牺牲的革命先烈英雄事迹(宁死不降拔枪自尽感动对手)(23)

李显斌和张美云

在审讯中,李显斌很快向公安机关交代了当年叛逃的全部细节,包括廉宝生是不愿被俘受辱,用手枪对准自己的头部开了一枪。以及自己在台湾当局的唆使下,编造了廉宝生和自己合谋叛变的经过。李显斌的口供作为最有力的证据终于彻底推翻有关廉宝生叛变的所有不实之词。

牺牲的革命先烈英雄事迹(宁死不降拔枪自尽感动对手)(24)

1995年的北京青年报登载的李显斌被捕受审并判刑的报导

根据李显斌的口供,廉宝生最终于1993年2月13日被空10军政治部追认为革命烈士(空10军政治部开具的烈士证书于2015年被换成由民政部开具的烈士证明书),名字被刻上了北京航空博物馆的空军英烈墙,这一天距离廉宝生牺牲已近28年。

牺牲的革命先烈英雄事迹(宁死不降拔枪自尽感动对手)(25)

北京航空博物馆的英烈墙上廉宝生烈士的名字

牺牲的革命先烈英雄事迹(宁死不降拔枪自尽感动对手)(26)

北京航空博物馆的英烈墙

廉宝生的老母亲李连茹终于在有生之年看到了强加在自己次子头上的“叛徒”的帽子被摘掉,廉家终于从被人鄙视的“叛属”成了光荣的“烈属”。但老人家仍然心心念念地想要让葬身他乡的儿子能回到故乡。可由于当时海峡两岸仍然处于隔阂的状态,廉家很难查清廉宝生烈士遗骸埋藏的地点,至于想把遗骸移回大陆就更困难了。

牺牲的革命先烈英雄事迹(宁死不降拔枪自尽感动对手)(27)

民政部于2015年为廉宝生开具的新的烈士证书

李连茹老人到底没有等待廉宝生的归来,1998年,陷入弥留的她在临终前给全家留下了一句话:“把老二接回家,这个家就完整了,如果你们完不成,就交给你们的儿子。”说完,老人家就带着这个遗愿不无抱憾地离开了人世。

寻找廉宝生遗骸的事情一拖又是将近20年,廉家人在此期间一无所获。直到2016年,台湾岛内的网络上发布了一则《寻人启事》称:“岛内将兴建桃园航空城,桃园公墓已被列入了拆迁范围。当年的“义士”廉保生的墓是无主孤坟,希望紧急寻找廉保生的家人,让他叶落归根。”发这则启事的是一位曾经目击了整个事件的高兴华(他是一名教师)。

当年仅6岁、家就在桃园机场附近的高兴华因为是台空军的子弟,在黄色0195号伊尔-28着陆后不久就“近水楼台先得月”地混进人群看到了整个过程。他成年后,还特地去拜访了当年在机场值班、曾第一时间冲到飞机前的几个台军老兵,获得了第一手的资料。在采访过程中,他被廉宝生烈士的气节所折服,不忍看到他的遗骨因为没有家属认领而被作为无主的遗骨被处理掉。

2016年,高兴华和另外一位台军退伍军官李刚在网络上发布了上文所述的《寻人启事》。在两岸热心网友的帮忙下,2人终于和廉宝生的家人联系上。由于台方移葬的手续繁琐复杂,高兴华和李刚跑了不少趟,才最终搞定了所有手续。甚至李刚还找到了自己的老上司——前台防务部门负责人(所谓的“国防部长”)冯世宽帮忙让台军出具证明。

2016年9月22日,廉宝生烈士的侄子廉成刚和廉野在有关部门和空军的协助下搭乘飞机抵达台北移灵。抵台后他们和高兴华等人取得了联系,首先拜谒了廉宝生烈士在台的坟墓,这时他们才得知,虽然烈士的墓地无人打理,历经半个多世纪的风雨,早已是草木丛生。但每年的清明节时期,当年和廉宝生对峙的刘达祥的妻子王云贵女士都会到坟前献上一束百合花。她这么做一是感念廉宝生烈士当年的恩义,二是因为丈夫刘达祥(刘退伍后曾担任桃园县芦竹乡大华村村长)去世前的叮嘱:“一定要好好照顾他,他是一名真正的军人!”

牺牲的革命先烈英雄事迹(宁死不降拔枪自尽感动对手)(28)

王云贵是目击廉宝生自尽过程的刘达祥的妻子,她感念廉宝生的恩义,每逢清明都会到烈士墓前献上一束百合花。

牺牲的革命先烈英雄事迹(宁死不降拔枪自尽感动对手)(29)

由敬仰廉宝生烈士气节的台湾同胞为廉宝生烈士特制的骨灰坛

9月27日,廉宝生的遗骨从坟墓中被起出并进行了火化。第二天,廉成刚和廉野将廉宝生的骨灰带回了天津。在他们抵达天津滨海机场后,在8名身着解放军空军礼兵的护送下来到天津宁河烈士陵园。

牺牲的革命先烈英雄事迹(宁死不降拔枪自尽感动对手)(30)

天津机场举行的迎回廉宝生烈士的小仪式

9月30日,宁河烈士陵园举行了隆重的仪式,将廉宝生烈士的骨灰正式下葬。烈士家属、各界群众代表和烈士生前所在部队官兵数百人参加了仪式。至此,经过了51年的漂泊,廉宝生烈士终于回到了自己的故乡得以安息。

仪式完成后,已经八十多岁的廉宝忠还特地去了一趟母亲的坟前,告慰李连茹老人的在天之灵:“妈,我终于把老二带回来了!”

牺牲的革命先烈英雄事迹(宁死不降拔枪自尽感动对手)(31)

廉宝生烈士之墓

相比贪得无厌、恬不知耻的李显斌和随波逐流的李才旺,坚贞不屈、舍生取义的廉宝生无疑是值得敬仰和传颂的;而始终相信正义和公正必将来到且几十年如一日地坚守和等待的廉家人同样值得众人的尊敬。

牺牲的革命先烈英雄事迹(宁死不降拔枪自尽感动对手)(32)

心愿得偿的廉宝忠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