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学习不好再努力也没用(真的不是你的错)

这是勺布斯的第1205篇原创1.,下面我们就来说一说关于如果学习不好再努力也没用?我们一起去了解并探讨一下这个问题吧!

如果学习不好再努力也没用(真的不是你的错)

如果学习不好再努力也没用

这是勺布斯的第1205篇原创

1.

前不久,收到一个正在念初二的粉丝来信,因为在班级里,成绩一直都排倒数。所以很困扰,不知道应该怎样提高成绩才好。

虽然已经很努力了,可好像无论做什么,都学不会书本里的知识。考不到前几名就算了,甚至连中等成绩都达不到。

尝试了几次无果,最后干脆选择放弃。

每天只是装模作样在学习。老师上课的时候,抬头在听,心里却走自己的神。晚上回家复习,虽然也会学习到晚上11点,但只是打开一页书,给家长看看。人在心不在。

最后,他对我说,「勺子哥哥,我觉得心里很不安。很煎熬。以后我是不是就只能这样了?将来我会不会就是个失败的人?」

在这里,我想讲讲我的经历。

在我成长的过程里,其实有很长一段时间,都是被骂“资质差,脑子慢”的那种学生。

同样是在念初中,印象很深刻的,是因为每次都没办法记住英语单词,老师终于忍无可忍,有次上课,就把我从座位上,拽着头发提起来。罚站了整整一节课。脑袋上还起了好大一个包。

至于数学,那会儿我压根不爱学。语文也基本上只有作文是能看的,中心思想随意总结。而且面对批评,还振振有词:老师你怎么就知道你说的是对的,我说的是错的?

然后,我眼睁睁看着老师把书卷成了一个棒子,狠狠在我脑袋上敲了一下。

按理说,功课不好的学生,体育应该好吧?但我还偏不是。

我体育特别差。原因很简单,我比较胖,跑也跑不快。俗称吊车尾。

关键还特别调皮捣蛋。

那会儿,我最大的一个优点,就是写检讨写得好。因为熟能生巧嘛,有一篇还被报纸发表了。老师很骄傲,让我拿着检讨,在课间操的时候,给全校师生朗诵。

读完我的经历,你也许会想,是不是我后来学会了什么方法,然后才突飞猛进的成长?

不是的。

事实上,在我求学的所有过程里,我都没有摆脱一个学渣的命运。

我没有逆袭。

这篇文章,讲的也不是关于逆袭。

我有别的话要对你说。

我想和你聊一聊,一个活生生的学渣,在他的世界里,到底曾经发生过什么,让他成为了现在你看到的,所谓“自律又好学”的样子。

这一切,都关于一个命题:

对成功的定义。

2.

关于成功,在你的信里,是显而易见的一点:

只要学习好,拿到好名次,就是成功的。反之,则是失败的。

很难讲这有什么错。毕竟,我们在学校里,受到的,就是这种教育。

没有好成绩,就上不了好学校,没有好成绩,就没有好工作。

并且,我们所学到的这种成功定义,会随着年纪不同、环境不同,而有所改变。

比如,当你离开学校,走入社会的时候,就会发现,社会衡量成功的标准,会从成绩,变成金钱。

赚不到钱,就得不到尊重。

赚不到钱,就买不了房子。

赚不到钱,就进不了圈子。

可是,当你工作经验多了,有了属于自己的领域之后,成功的标准,又会改变。

就比如现在火热的网红产业吧。成功的标准,就是更多的粉丝,更多的热度,更多的话题性。否则,就不能算是成功。

这些成功的标准,看似是不同的。可本质却都没有什么改变。

他们都是在让你去和别人比较:要比别人强,比别人做得更好。

如果你比别人弱,没有比别人做得更好,那么你就是失败的。

可是在我看来,这与其说是成功的动力,不如说是烦恼的来源。

在这种定义下,没人会有成功的可能。

它只是挂在驴前的胡萝卜,永远在前面。想吃,就必须拉磨。可无论拉多久的磨,驴也还是吃不到。

因为比别人强,就意味着要走到金字塔尖。

当所有人都在金字塔尖的时候,金字塔尖,就会成为新的金字塔底。然后拥挤着,继续朝着那个永远不可能抵达的金字塔尖攀登。

人人都只能走路,成功是有辆自行车。

人人都有自行车,成功是小汽车。

人人都有小汽车,成功就是大城市的核心房地产。

在我们的生活里,各种高端的奢侈品,昂贵的艺术画作,以及其他象征地位的东西,都是为了这个不可能的定义服务的。

当在学校里,人人都可以轻松拿到好成绩的时候,你猜,学校会做什么?

学校会提高课程的难度。

直到只有少数人能学好为止。

3.

你知道吗,虽然我不愿意讨论天赋这种东西,但它就是真实存在的。

在任何一个领域,无论是学习、工作,或者体育运动,又或者是艺术、投资、开办企业,就是有人,比其他人,更优秀一些,更适应一些。

哪怕只是玩游戏,也有人天生玩得更好,更快上手,更快进步的。

当我们把成功的定义,认知是在某个确定的领域里,一定要比他人优秀。

那么,在努力这个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一定是有天赋的人,会比没有天赋的人,更优秀。

因此,孩子,你之所以没有在学习这件事上成功,很可能并不是你做错了什么。

也许是因为,学校里的学习方法,并不是适合你的学习方法。

又或者,这是你不擅长的领域。

你不应该妄自菲薄,也不必烦恼自责。

无论一个人,还是一群人,如果追逐的目标,原本就是一场镜花水月,又有什么烦闷的必要呢?

年龄会增长,社会在变迁,更何况人外有人,天外有天。那些短暂处在金字塔尖的人,只要稍有不慎,很快就会从塔尖掉落下来。

眼见他起高楼,眼见他宴宾客,眼见他楼塌了,你还见得少吗?

这些活生生的悲剧,都向我们揭示了这样一个事实:

当所有人都在追逐一个虚假的幻想的时候,没有人是真正的赢家。

当然,我知道,人类社会,是一个永恒的金字塔结构。这种追求,可能永远都不会消失。

只不过,我们是可以做到,既让身体活在镜花水月里,又能让心灵活在世界的实相之中的。

这种实相,就是对成功的另一种定义:

只和自己比较。

把昨天的自己,当成一个坐标。

然后不断超越过去的自己。

4.

就是这样的一个认知,改变了我的一切。

当我开始不再把自己和其他人比较,只是希望比昨天的自己做得更好的时候,我几乎立刻就找到了属于自己的节奏。

比如学习英语,没办法学得和其他同学那样快,但我可以做到每天只学10分钟。

我的能力,无法让我在10分钟内学会,但至少,可以让我做到每天都认认真真的学习英语。

日积月累下来,我发现自己可以勉强看懂英文原著了。

我学不会老师讲的历史知识,可我也有自己爱看的历史书。

我不用去想自己能不能通过考试,因为我根本就不擅长考试,不擅长按照别人的想法,总结他们想要的中心思想。

但我擅长在历史里,总结出真正对自己有所改善的规律和哲理。

比如读曾国藩的时候,我发现他用来记录自己每天过失的“过隙影”,是很有用的。于是我就学来自己用,在一个本子上,记录我想养成的好习惯,想改正的坏习惯。每完成一天,就给自己打个勾。

在「属于自己的节奏里」,不懂一本书的时候,我就把书拆解成一页书,每天读一页。

不懂一页书的时候,我就把书拆解成一行书,每天读三行。

不为了超过别人。

只是给自己建立一个坐标,然后想尽办法,前进一小步。

就读书来说,哪怕只是前进一页、一行,甚至一个字。

就运动来说,哪怕只是某个动作,多做一个反复,多坚持一秒钟。

就早起来说,哪怕今年只能比去年早起10分钟。

任何时候,只要我们开始和他人比较,就是无法成功的。或者至少,是无法一直成功的。

但这并不是因为我们做错了什么。

只不过是我们找错了方向。

甚至,因为过度关注他人,导致自己的动作走形。错上加错。

放下对超越他人的执念,任何时候,都专注于找到属于自己的节奏,攀登属于自己的高峰,然后终生以超越昨日的态度,不断坚持,在我看来,就是成功的。

就是真正的人生赢家。

做到这一点,其实并不难。

只是不再外求,只是根据自己现有的能力,每次只迈一小步地,慢慢走出一条属于自己的路。

然后就能大以成大,小以成小。

无不具足,个个圆成。

图文/@勺布斯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