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具穿透力的哲学家(为情所困的两位大哲学家)

最具穿透力的哲学家(为情所困的两位大哲学家)(1)

在读《哲学的慰藉》这本书时,发现叔本华和尼采都为情所困的经历。他们多次被心爱的姑娘拒绝,然后人生际遇都不大好。

我对这两位哲学家的了解仅止于这本《哲学的慰藉》中的简单介绍,但我依然想大胆假设:他们的哲学思想是不是和他们的爱情经历有关系呢?

先说叔本华。

他出身于富贵人家,父亲自杀后给他留下一大笔遗产,让他这辈子都不用工作也能活下去。

不用辛苦工作,只管享受生活,放一般人身上,这是件美事啊。

可是叔本华是天生的悲观主义者,他曾这样评价自己:

我的一生可视为一段无用之插页,是我长眠于“无”之极乐境界的干扰。

人的存在是一种错误的,可以说今天很坏,一天比一天坏,直到最坏的事情出现。

叔本华是历史上最大的悲观主义者作家。父亲自杀,母亲对他关心很少,这让年少的叔本华“深陷于绝望当中”

成年后,他的感情经历也历经坎坷。1821年,33岁的叔本华与19岁的歌手卡洛琳坠入情网。这段关系断断续续维持了十年,无果。

43岁时,他向一位活泼可爱的17岁姑娘献殷情,递给姑娘一串葡萄,姑娘居然感到恶心,因为老叔本华触碰了这串葡萄。

叔本华再次碰壁。从此卷毛狗成了他最亲密的伙计。他喜欢独处。可以两个月不外出,不见任何人。在他的代表作《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中》他说:人的历史就是困难的历史。他对人生始终持着悲观的态度。

父亲自杀,母亲冷漠这给童年的叔本华完成了很大的影响。但如果他能在成年后碰到一位喜欢他、关心他的爱人,他的思想会不会有所转变?

叔本华并不排斥结婚,他渴望爱情,很想在40多岁时结束单身。可惜天不遂人愿。

“人的存在是一种错误”。

心情不好时,看看这位悲观主义哲学家的书,或许能找到慰藉。

再说尼采。

尼采年轻时候读过叔本华的《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这时候叔本华已经去世了。年轻气盛的尼采非常赞同叔本华的观点,成了叔本华的铁杆粉。

别人这样评价24岁的尼采:悲观、审慎。

叔本华的影响又持续了10年。直到他访问意大利,在海滨别墅度假,绝美的自然风光加上快乐的人群感染了他,他的思想开始激变,他改变了对苦与乐的哲学,从而也改变了对困难的看法。

他认为困难是无法避免的,是我们感到窘迫的不应是困难本身,而是我们无能让困难结出美丽的果实。

“那些打不死我的,终将使我变得强大!这句话就是出于尼采之口。

可是,尼采的情路非常坎坷。

31岁的尼采已是古典哲学教授,他向一位23岁的姑娘求婚被拒。

然后他爱上朋友的妻子,无果。

接着他以为他找到了合适的伴侣,一位21岁的女粉丝,她迷恋他的哲学。尼采顺势求爱,又被拒绝。这让他“缺乏自信达到极点。”

感情受挫,事业不顺,健康也出了问题,有一天,人们发现这位44岁睿智的哲学家疯了。他在街头抱着一匹马痛苦不已。

他被送往疯人院,由母亲和妹妹来照料。11年后,尼采与世长辞。

尼采的经历也令人唏嘘不已。如果他能碰上一位好妻子,尼采也不至于在40多岁就精神崩溃吧?

叔本华和尼采都是历史上大名鼎鼎的哲学家,可惜他们都被爱情所牵绊,孤独终老,甚至精神失常。

我对爱情没有太多思考,看到两位哲学家相似的经历才有所联想。

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生死相许。

或许人人都逃不出一个情字吧。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