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到武陵源自驾游路线推荐(旅途田桃源)

广州到武陵源自驾游路线推荐(旅途田桃源)(1)

旅途——田桃源:从郑家驿到郑河渡

原创: 印象桃源 印象桃源

~

长亭外,

古道边,

芳草碧连天。

广州到武陵源自驾游路线推荐(旅途田桃源)(2)

广州到武陵源自驾游路线推荐(旅途田桃源)(3)

过桃花源十里,跨过沉溪桥,就是郑家驿。左边,一条青石板路引我到郑家驿老街。道路两边,野花盛开,芳草萋萋。

驿站里,定然有一个马廊,马廊里,两匹马儿正在甩尾吃草。驿站的门窗上,镶嵌着“桃源木雕”;床被上,也有“桃源刺绣”的花草鸟兽……这是我想象中的古驿站。

郑家驿,原名郑家坪,明洪武四年(1371)建驿丞署,传由朱洪武钦定。郑家驿位于雪峰山下,沅水河畔,高速、国道贯穿,水绕乡镇,民风淳朴,人文厚重,是谓宝地。

广州到武陵源自驾游路线推荐(旅途田桃源)(4)

郑家驿站虽然历经岁月的风雨已不复存在,但通过考证依然还能找到古驿道的遗迹和人文记载。驿站边保留着一座石拱桥,名“新安桥”,专家考证是明代建筑。新安桥横跨沉溪,跨度不到二十米,由青石与红岩构成,上有三国人物和梅花等雕塑多幅,可惜已多年无人行走,湮没在一片荒草之中。

嘉庆二十四年,34岁的林则徐担任当年的云南乡试主考官,替朝廷选拔可用人才。他换舟弃车,从湖北公安进入湖南,曾止宿郑家驿驿馆。

及至而今,驿站仍吸引着文人墨客前往郑家驿访古,2015年11月,常德市著名诗人杨亚杰、刘绍英、周碧华、谈雅丽、黄蔡芬、毛雅琴、熊刚、吕林、陈文双、李佑喜、刘浩、黄飞跃等都到访过这里。

澄溪发源于雪峰山乌云界,流经郑家驿,注入沅江,他像一条玉带,连缀着双狮捧球的四台山、风光秀美的丰隆山、古朴宁静的郑驿老街、传说优美的鸡公岩和浑然天成的岩屋等众多景点。过去,沙坪茶厂生产的红茶,就是经沉溪,沅江而下洞庭,转至汉水襄樊,踏上丝绸之旅的漫漫西域。

广州到武陵源自驾游路线推荐(旅途田桃源)(5)

广州到武陵源自驾游路线推荐(旅途田桃源)(6)

【丰隆山上有一棵银杏王】

丰隆山,民间也叫舜山,传说舜帝曾巡游至此,山顶现有古寺一座,有千年银杏一棵,极目远眺,千里沅江入怀来,令人心旷神怡。山上的擂茶不错。

鸡公岩在郑家驿唐河附近的沅江边,形似鸡公,昂首欲啄。传说吴三桂派遣的吴应奇部从岳州兵败过此,遇一算命先生,请先生推算此行的吉凶,算命先生看了看破败的吴字旗说:“吴公(蜈蚣)遇鸡公,大为不吉”,后来,吴应奇果然在辰州大败。

凤仙湖,因文革期间进行过修缮,又叫文革水库,她坐落于唐河与丰隆山之间,湖水碧波荡漾,静影沉璧,周围树木葱茏,鸟语花香。

从郑家驿到郑河渡,大约十余公里。

记忆中的渡口,有一棵大樟树,荫及数亩,树身被泥牯牛擦破了皮,显得格外沧桑。

赶集的时候,树下便坐着一个算命的瞎子,给往来江湖的人推算前程吉凶。大樟树的根一直蔓延至沅江里,或许正是从河里提取了充足的养分,方显得格外茂盛。

青石板街道,两边,清一色的吊脚木楼,楼上住人,楼下开店,有米店、理发店、铁匠铺、染坊。

广州到武陵源自驾游路线推荐(旅途田桃源)(7)

【电影《女儿船》曾在郑河渡拍摄】

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我和美术学院毕业的同学到郑河渡采风,这地方独有的风情就吸引了我们。我俩找了家客栈住下,竟然发现这小地方小小的繁华,来自于上游洪江、沅陵的排工,他们驾着一叶叶木筏,闯过青浪滩,下洞庭,必然会在郑河渡停留住宿。郑河渡的人很会赚排工的钱,好吃好喝好温馨地让这些排客滞留,定然让他们的钱包变得空瘪。

河边码头除了停泊木筏,还有上下沅陵至常德的客轮货船。当年屈原溯沅而上,是不是在郑河渡歇息,不得而知。郑河渡的历史,无据可查,但见青石板被脚掌踩得光滑溜溜。沈从文1934年1月因母亲生病回湘西凤凰,于当月13日经过郑家河,八点钟许,写下一篇《曾家河》——

我的小船已泊到曾家河。在几百只大船中间这只船真是个小物件。我已吃过了夜饭,吃的是辣子、大蒜、豆腐干。我把好菜同水手交换素菜,交换后真是两得其利。我饭吃得很好。吃过了饭,我把前舱缝缝罅用纸张布片塞好,再把后舱用被单张开,当成幔子一挂,且用小刀将各个通风处皆用布片去扎好,结果我便有了间“单独卧房”了。

……

我感觉得到,我的船是在轻轻的、轻轻的在摇动。这正同摇篮一样,把人摇得安眠,梦也十分和平。我不想就睡。我应当痴痴的坐在这小船舱中,且温习你给我的一切好处。

……

我相信你从这纸上也可以听到一种摇橹人歌声的,因为这张纸差不多浸透了好听的歌声!

……

渡过河那边,有一座穿石山,横出江岸,山中有一个巨洞,传说是张果老下凡,用船篙点戳的,90年代初,我曾陪同香港摄影大师、全美摄影十佳之首张伯根先生在洞里拍摄沅江风景。

广州到武陵源自驾游路线推荐(旅途田桃源)(8)

【郑河渡对岸就是穿石】

山顶修建了一座庙,信神的人也会上去抽一枚签,讨得一点心理安慰,花几个小钱养居庙的道人。一本“公德薄”,记录着捐资人的姓名,我随手翻看,居然看到潇湘好几位文化名人的大名。站在山顶瞭望,对面雪峰山高耸入云,沅江气势滂湃却无声东流。

当年离开郑河渡,曾做小诗一首,至今还记得——

背着画夹

郑河渡口来描画

大樟树多了伤疤

小阁楼添了鲜花

穿石还在、还在

串一洞迷人的神话

江水流两岸的风光

艄公撑满船的情话

在沅水的中游,有一个江心洲,叫营盘洲。这名儿的来历久远,据说是当年伏波将军马援征南蛮时在这里安营扎寨。营盘洲的左岸,就是钦山十二峰。能够证实马援在这里安营扎寨的证据,除了当地老百姓挖沙频频出水的青铜箭簇,还有十二峰的一个个石室,人称马援石室。

广州到武陵源自驾游路线推荐(旅途田桃源)(9)

广州到武陵源自驾游路线推荐(旅途田桃源)(10)

【马援石室】

钦山十二峰现在叫马石,所谓马石,意即形马之石,其石长百尺,宛如一匹天马踏江奔来,明代进士龙膺(后官至太常寺正卿)《倒水崖渔仙洞记》曾有记叙。

史载龙膺曾在此买地隐居,与“公安派”三袁在此休闲,喝茶聊天,谈时局也谈戏剧,自得其乐,好不快活!

他在一篇《桃源县至渔仙洞纪程》中有记:“又十里为沙萝村。沿溪中流多鱼梁,为舟楫患,盓岸而南,望见众山腾跃出。其一峰欹溪岸,而末锐如瓮。逼视之,又如鸡骛。草树鬖鬖如毛,是为瓮子峰,俗名毛瓮云。

峰北岸皆石,蟠亘水底,喷沫盘涡,浪势澎湃,如广陵之涛。舟非群力牵挽不能上。群石或卧或立,潜伏下流,皆前溪诸岩根尔。踰瓮滩而上,历倒水岩十二峰,为渔仙洞。东距沙萝村亦十里。”

如今,这里保留着数间龙膺读书堂。那是九十年代时恢复重建的,可惜由于由于常年无人管理修缮,先只剩下屋梁柱头。

广州到武陵源自驾游路线推荐(旅途田桃源)(11)

治学三分匪气,练剑半个书生

广州到武陵源自驾游路线推荐(旅途田桃源)(12)

广州到武陵源自驾游路线推荐(旅途田桃源)(13)

广州到武陵源自驾游路线推荐(旅途田桃源)(14)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