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有正月不理发的说法吗?舅舅们无辜躺枪

民间有正月不理发的说法吗?舅舅们无辜躺枪(1)

源自:老北京四九成

春节作为我国历史悠久、影响深远,同时也是国人最为重视的传统节日,里面包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比如民间传说、神话故事、历史传承、名人典故、诗词歌赋等等,当然也包括很多的民俗传统。说到民俗,春节期间有许多的禁忌,也就是说这不能干,那不能做。当然这些个禁忌或多或少都带有一定的迷信色彩,有的已经被人们淡忘,但是其中有一项时至今日仍然在流传。别的地区咱不太了解(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反正在北京,这种说法可是由来已久,就是“正月不剃头”。为什么整个儿农历正月都不让理发呢?因为“正月里剃头死舅舅”。相信各位都知道这个习俗,但是话说回来了,外甥理发跟舅舅有什么关系?这种说法从何而来呢?

民间有正月不理发的说法吗?舅舅们无辜躺枪(2)

其实这个话题咱们在两年前就说过,但是总觉得上次解释得并不透彻,所以把这个主题翻出来再聊一聊。“正月剃头死舅舅”的这个说法儿本身就带有一定的迷信色彩,无外乎说正月里剃头会犯了某种忌讳,把舅舅“克死”。这怎么可能呢?一个人的生死怎么会由“人体无用组织切割术”来决定呢?而且别人都不克,还专门儿克舅舅?当舅舅的招谁惹谁了?其实是一个彻头彻尾的讹传,“舅舅”们无辜的躺枪了!

民间有正月不理发的说法吗?舅舅们无辜躺枪(3)

这个被“传坏了”的习俗源自清朝,正确的说法是“正月里不剃头——思旧”。古时中国实行的是我们自己的历法,也就是农历,而中国人对农历正月非常重视,因为正月是一年的开始,很多事情都是一年的兆头。清朝的汉人有个习俗,就是正月里不剃头,这就意味着一年没剃头,以此种行为来怀念旧朝、缅怀祖宗,打那儿开始就有了“正月不剃头——思旧”的说法。所谓“思旧”的根源,还得打清朝入关开始说:1644满清入关之后,当时清朝的皇帝“顺治”岁数还小,无法处理朝政,真正的当家人是摄政王多尔衮。入关之后多尔衮颁布了几条法令,其中就有一条“剃发令”,要求易服剃发,特别是男子,必须改变发型,跟满人一样刮“月亮门儿”,留辫子。此令一出就遭到了汉民的反对,因为自汉唐以来,汉族人民早已拥有属于自己的民族服饰,不过易服还在其次,关键是剃发。过去的人们长久以来受儒家和孝道的影响,认为“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也就是说别看你的身体是自己的,但是连皮肤和头发都是父母给的,自己不能轻易损伤,这是对父母的尊重。所以清朝之前,汉人成年之后便不会剃发,而是把头发绾成发髻盘在头顶,而满族的发型与汉人差别极大,男子把前颅头发剃光(俗称月亮门儿),后脑头发编成一条长辫垂下。

民间有正月不理发的说法吗?舅舅们无辜躺枪(4)

如此巨大的改变,加上文化的冲突,结果可想而知。剃发令遭到了汉族的强烈反抗,带动了原本已经归顺的地区也纷纷开始抵抗。清政府为了彰显自己的权威,开始采取极端的方式来强制推行剃发令——屠杀!由于剃发令引发的大屠杀使汉族人口由明光宗泰昌元年的五千一百多万下降到一千多万,三分之二的汉族人口被屠戮,据说四川省内的汉人几乎被杀绝,以至于后来不得不以湖广填四川。应了那句话:胳膊拧不过大腿,老百姓在高压政策下不得不屈服!然而人们在迫于淫威的情况下,其实内心还是抵抗的。清初的汉人选择用另一种方式来怀念旧朝,那就是正月不剃头,寓意一年不剃头,以此来“思旧”。这也是亡国子民心怀故国的无奈之举。不过您要知道,清朝政府对反清复明四个字是十分敏感的,后来不是还大兴过文字狱吗?错用一个字都有杀头的危险,何况公开表示思念旧朝?于是为了避免因“思旧”之说引发的报复,人们就用“思念舅舅”来为正月不剃头做注解,号称“正月不剃头——思舅”。也不知道后来怎么就从“思舅”讹传成了“死舅”。以讹传讹了好多年,有了后来“正月里剃头死舅舅”的说法。

民间有正月不理发的说法吗?舅舅们无辜躺枪(5)

虽然“死舅”的说法是错误的,但是正月不剃头的习俗倒是真的有,据说这种习俗起源于唐朝。唐朝时有一种武器名曰“金钺”,是用来惩戒那些十恶不赦的犯人时、砍头用的。刚才咱说了,清朝之前汉人成年后是不理发的,但是小孩儿会理,唐朝时人们将理发称为“消耳”,农历正月称为“金月”,正月理发就成了“金月消耳”,与“金钺削耳”谐音,不吉利,大正月的,谁不图个好兆头啊?因此人们就会选择不在正月理发,逐渐形成此俗。所以说,正月不理发的习俗是有的,“死舅舅”这事儿肯定不靠谱儿。但是,还想多说一句,不管是忌讳也好,讹传也罢,既然“正月剃头死舅舅”这说法儿也流传好些年了,那咱也不妨遵守一下儿,一个月不理发也寒碜不到哪儿去!即为自己图个好兆头,有舅舅的也省得大过年的跟怹老人家添堵不是?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