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天容易发生的病虫害名称,气候变化可影响病虫害的发育

水稻、玉米、小麦……也许你没亲眼见过它们在田野中摇曳的样子,但这些粮食与我们每个人的生活都息息相关,粮食产量的保障既离不开农民们的辛勤劳作,也和适宜的气候密不可分。日前,科普中国-科技前沿大师谈联合科普中国APP、新华科普、中国科协科技传播中心、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病虫害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邀请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病虫害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研究员、国家植物保护数据中心常务副主任马春森,介绍气候变化下植物应对病虫害的方法。

马春森表示,病虫害种类繁多,研究表明,气候变化对农作物病虫害的影响主要包括以下几点。首先,病虫害会从相对低纬度向高纬度、高海拔的地区扩展,从而扩大地理分布;第二,因为部分害虫的远距离迁飞,春季发生期可能会提前,秋季发生期可能会延后,因而病虫害的危害期会延长;第三,由于气候变化,昆虫的生长发育加快,一年中发生的世代数会增加(昆虫从虫卵长到成虫后再产卵被称为一个世代);第四,在农田这样的生态系统中,气候变化会使不同物种的物候同步性发生改变;第五,气候变化会对病虫害的越冬和滞育产生影响;最后,气候变暖有利于外来病虫害在入侵新领地后的定殖。

除了平均温度升高外,气候变化还可能导致极端气候事件发生频率增加。马春森说,极端气候事件的强度、持续时间等都会对病虫害种群的增长潜力和优势种的变迁产生显著影响。他认为,全球气候变化中的温度升高会直接使植物和附在上面的病虫害的体温升高,从而引起一系列生命活动的改变——温度直接影响病虫害发育、繁殖和存活,湿度直接决定作物病害的发生流行,从而导致病虫害在个体和群体等不同层面发生变化。

提及应对气候变暖引发的农业病虫害问题,马春森介绍,面对气候变化下的病虫害,目前人们主要通过历史数据建模分析法,和气候变化实验模拟研究方法来进行研究。总的来看,病虫害发生的历史数据不容易获得,而且也很难确保数据的完整性,目前国际上很多研究采用室内和田间模拟研究方法。他认为,为了应对气候变暖引发的农业病虫害问题,人们先要搞清楚气候变化是如何改变病虫害发生规律的,然后采取相应的措施。同时,加强农作物病虫害的田间监测预警,加强重大病虫害发生区域、发生面积、发生时间、种群动态、发生为害程度及其气象等环境要素的田间监测。

活动的最后,马春森向公众科普,在农业生态系统中,农业生物资源的保护对农业生产和病虫害防治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如鸟类、青蛙等两栖动物、蜥蜴等爬行动物以及捕食性瓢虫、草蛉、蜘蛛等,是农作物病虫害的天敌。因此,保护好这些生物就是保护我们自己的粮食安全和食品安全。保护生态环境是我们每一个人的责任,他建议,每个人尽可能地减少对物质和能源的依赖和浪费,把节能减排,绿色出行贯彻到日常生活中。

冬天容易发生的病虫害名称,气候变化可影响病虫害的发育(1)

本作品为“科普中国-科技前沿大师谈”原创,转载时务请注明出处。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