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小浪底开闸泄洪现场真壮观(黄河小浪底调沙再现)

极目新闻记者 余渊

实习生 汪泽骏

视频剪辑 李小雪

激流从坝上的喷涌而出,形成数条气势磅礴的“瀑布”,犹如万马奔腾般飞流而下,场面震撼至极。近日,位于河南省济源市的小浪底水利枢纽工程正在进行调水调沙工作,也使得河道内出现了“流鱼”现象,沿岸不少居民带上了渔具捞鱼,有的居民甚至涉险进入水中。

黄河小浪底开闸泄洪现场真壮观(黄河小浪底调沙再现)(1)

视频截图

有人带保温箱捞鱼

网传视频显示,在黄河小浪底水利枢纽风景区内,不少游客打着雨伞、穿着雨衣,在岸边感受激流从坝上喷涌而出的震撼场景。还有游客干脆在岸边开起了直播,万千网友通过手机镜头,直观感受小浪底调水调沙的独特魅力。其他多段网传视频显示,疑似黄河沿岸有居民或带着渔具,或撑船在岸边捞鱼,甚至有穿着救生衣的居民涉险进入水中捞鱼。

居民颜女士告诉极目新闻记者,7月4日下午,她赶到小浪底水库外的一处位置捞鱼,因为鱼的数量很大,一般来说大家不用下水,站在岸边用捞网等工具就能捞到鱼。

颜女士提供给记者的视频显示:一艘小船停在河道内,船上有人员正用捞网捕鱼,甲板上已堆放了不少鱼。

“现场水很大,水流也很急。”颜女士说,捞鱼时选择站的位置很重要,没选好位置可能会发生危险。在现场,也有人直接开着船在河里捞鱼,捞的量会更大,有鲫鱼、鲤鱼、鲶鱼等品种。有的人将鱼捞上岸后,干脆就直接在岸边出售,“听说今天已经不让捕捞了,现场也有人员在巡逻。”

小浪底水库下游一村民刘先生(化姓)向极目新闻记者介绍,这两天,因为水库调水调沙,下游河道内出现了很多鱼,“有村民开着船去捞鱼,多的一天能捞上百斤。”另一位居民王女士(化姓)则称,她去岸边捞鱼时,还专门带了一个放置冰块的保温箱,以利于鱼儿的贮藏。

政府:将加大巡查力度

极目新闻记者注意到,济源市小浪底风景管理区曾在6月19日发布消息称,小浪底水利枢纽于6月19日开启2022年度黄河调水调沙,由于库区水位变化幅度大、水流急,水库及周边容易发生滑坡、塌岸事故,请游客勿在库区内从事捕鱼、垂钓、游泳、游玩等活动。

7月6日,济源市小浪底风景管理区工作人员告诉极目新闻记者,水库调水调沙导致河道内会出现“流鱼”现象,但出于安全考虑,库区内严禁游客和居民进行捕鱼、垂钓等活动,“库区外确实可能会有居民到岸边捕鱼的情况。”

济源市水利局相关工作人员表示,前往岸边捞鱼的居民部分来自于济源市坡头镇,属于居民个人行为,相关情况可咨询坡头镇政府。

坡头镇政府工作人员向极目新闻记者介绍,近一段时间来,他们已安排工作人员在岸边进行巡逻,劝阻捞鱼捕鱼的居民,但部分居民会趁着晚上的时间去捞鱼。下一步,他们将加大巡查力度,做好相关工作。

调水调沙究竟是什么?据新华社报道,所谓调水调沙,就是利用黄河中游水库适时蓄存或泄放,冲刷“清洗”黄河,把河道中的泥沙冲入大海,减轻下游河道淤积,实现下游河床不抬高的目的,使黄河“血脉疏通”。调水调沙是通过人工手段改变黄河水沙不平衡关系的有效途径。2022年汛前黄河调水调沙流量大、持续时间长。根据汛前水库蓄水和河道来水预测,考虑下游滩区麦收,并兼顾7月上旬“卡脖子旱”用水等实际情况,确定今年汛前黄河调水调沙最佳时机从6月19日开始,历时20天左右结束。

在这个过程中,黄河生态补水将继续实施,下游河道整治工程的适应性也会被持续关注。此外,今年的调水调沙仍将探索不同运用条件下水库排沙和下游河道泥沙输移规律,为确保黄河安澜夯实基础。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极目新闻”客户端,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欢迎提供新闻线索,一经采纳即付报酬。24小时报料热线027-86777777。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