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泳的意义(游泳的意义与分类)

人类虽然不是天生的游泳者,但在千百年的生存过程中不可避免地要与水打交道。为了生存,人类不仅学会了游泳,而且游泳还成为一种重要的竞技和娱乐项目。

一、游泳的意义

1.保障生命安全,人们常说洪水猛兽,水火无情,说明水有时非常可怕,非常具有破坏性。人类生活的地球上大约有3/4的面积被海洋覆盖,不管是进行水中生产作业,还是主动下水玩耍或纳凉,或者被动失足落水,或在剩船,公交,飞机时意外落水,还有可能遇到自然灾害,如洪水,如果不会游泳,生命安全就会受到威胁。而只要会游泳,就会有生存的希望。在这些情况下。游泳能力成了保证生存的重要条件之一。因此世界上很多国家的教育部越来越多的教育机构都将游泳列入必修课程,使学生从小就掌握了游泳技能。力争让更多的人掌握游泳技能。

2.促进身心健康

游泳是最受欢迎的健身运动项目之一。适当的进行游泳锻炼,不仅能给人带来心理上的愉悦,塑造流畅和优美的体型,还能够增强心血管系统的机能,增强体质,提高代谢。许多运动项目都容易给机体造成劳损或损伤,但游泳是劳损和损伤率最低的体育活动项目。因此,游泳是一项终生进行的锻炼健身运动。

3.改善心血管系统机能

心血管系统包括心脏,肺和负责将吸入的氧气运送到肌细胞的血管。游泳时要克服水的阻力,这需要动用较多的能量,从而使心率加快,长期坚持游泳锻炼,心脏体积呈运动性增大,心肌收缩有力,安静心率减慢,脉搏输出量增加,血管壁增厚,弹性加大,心血管系统的效率得到提高。此外,游泳时人体属于平卧姿势,水对皮肤的压力又形成一种按摩作用,因此,肢体,尤其是下肢的血液向心脏回流比在陆地上直立状态下容易。而且水的阻力使肌肉难以像陆地上那样进行爆发式用力,这些特点非常适合中老年人进行锻炼,既能增强体质,又不会因运动过于激烈而发生意外。

4.改善呼吸系统机能

在特定的条件下,水的密度比在空气大800余倍,人在水中受到的压力要远远大于在空气中,这就是初学游泳者在水中感受到呼吸困难的原因。由于胸腔和腹腔在水中受到的压力增大,人体的呼吸肌群必须用更大的力量进行呼吸,所以经常游泳,可以增强呼吸机的力量,提高呼吸系统的机能水平。最明显的例子是肺活量的值,游泳运动员肺活量可以达到4000~6000ml,甚至7000ml以上,菲尔普斯高达15000ml,孙杨9000ml,而普通人只有3000~4000ml。

5.改善肌肉系统机能

游泳是一项全身参与的运动,与其他运动相比,在游泳时可以动用更多的肌肉群参与代谢供能。因为游泳时需要克服比较大的阻力,同时游泳又是周期性运动,长期锻炼能够使肌肉的力量,速度,耐力,和关节的灵活性都得到提高。此外游泳还可以促进人体柔韧性的改善。正确的游泳技术要求肌肉在收缩用力前先伸张,这种运动方式有利于不断地增强柔韧性和力量。这使得人们由于年龄限制而不能从事其他体育活动时,仍然能够继续游泳。

6.塑造健美体型

我们发现游泳运动员一般有修长的身材,宽阔的肩膀,灵活的腰肢,匀称的体形。虽然游泳不能塑造粗壮的,隆起的肌肉,但能够增强肌肉的力量和协调性,特别是增强躯干,肩带和上肢的肌肉力量,并且使肌肉充满弹性和柔韧性,塑造健美的身材。

7.改善体温调节机制

由于水的温度一般低于气温,水的导热能力又比空气强数十倍,因此人在水中散热远远快于在空气中。经常游泳能改善体温调节能力,从而使人体更能受外界温度的变化

8.预防疾病,促进康复

长期进行游泳锻炼能增强机体抵御寒冷,适应环境的能力,可以预防感冒,使身体日益强壮,同时对一些脊柱病人有一定的康复作用。游泳还可以作为运动处方,治疗一些慢性疾病,如慢性肠胃病或慢性支气管哮喘等。对于过度肥胖症患者,游泳是很好的替代锻炼的方式。

9.磨练意志,培养品质,促进身心健康和智能发展

学习游泳需要克服一定的困难,例如,初学游泳的人一般会有怕水的心理,对水心生恐惧,学习游泳的过程就是克服恐惧,克服冷,累等困难,对人的意志力有很好的锻炼,许多人常年坚持游泳,冬泳,这些都磨练了人的意志,鼓舞了人的精神。

二、游泳的分类

游泳基本上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竞技游泳,一类是大众游泳。

1.竞技游泳是按照一定的规则和要求,以竞速为目的的游泳活动。竞技游泳有4种泳姿,蝶泳,仰泳,蛙泳和自由泳,现代奥运会的游泳比赛中共有34个正式比赛项目。随着游泳运动的普及和开展,目前又出现了更多的竞技游泳比赛项目。如成人分龄赛,公开水域赛,残疾人游泳比赛,冬泳赛等。

2.大众游泳

大众游泳与竞技游泳不同,主要以娱乐健身为主进行的体育活动,其形式简便,多样,不以速度为唯一目的。

游泳的意义(游泳的意义与分类)(1)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