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fo我们的押金去哪里了(ofo到底收了多少押金)

最近,ofo用户组团到北京总部退押金的消息,已经刷屏了。

ofo位于中关村互联网金融大厦五层,前来“讨债”的用户从大楼内部一直排到了寒风中的街道上,仅楼外队伍就长达百米。

有网友评论,不就是99块钱吗,至于大冷天排几个小时队吗?咱们要是较真的话,还真不是99块钱这么简单。

ofo我们的押金去哪里了(ofo到底收了多少押金)(1)

前来讨押金的ofo用户

质疑ofo挪用巨额押金:《财新周刊》的二连击

早在2017年12月,《财新周刊》发布报道,引用一名了解ofo和摩拜财务状况的人士称,截至12月1日,ofo已动用了30亿元押金,账面可用现金仅剩3.5亿元,同时表示“有股东公司人士称ofo管理层奢侈成风,一人一辆特斯拉”。

当时,ofo方面回应表示,报道的贪腐问题严重不实,但对于押金挪用问题,ofo未做正面回应。

此后,对ofo押金处理的质疑之声便不绝于耳。

2018年6月,《财新周刊》再度发文称,一名“了解ofo财务情况的人士”提供了一份截至5月中旬的ofo财务数据,其中显示,ofo对供应商欠款达12亿元左右,城市运维欠款近3亿元,押金余额35亿元左右,账面可动用现金不足5亿元。

财新方面表示,若未曾挪用押金,以涨价前的99元押金测算,ofo目前存量用户或许不到3600万。

随后,新浪科技“补刀”:根据ofo官方资料计算得知,若按照ofo官方宣称的2亿用户、每位用户押金按涨价前的99元,以及累计免押金近3000万人粗略计算,ofo挪用用户押金或许已超百亿。

对此,ofo做出强势回应,称文中涉及的财务数据“皆为不实信息”,数据推测“缺乏基本商业逻辑”,并已向网信办实名举报。但对于是否挪用押金,这篇回应依然没有做出明确表态。

ofo我们的押金去哪里了(ofo到底收了多少押金)(2)

ofo到底收了多少押金?

ofo并非上市公司,因此并没有对外披露押金以及相关的用户数据与运维情况。很多重要数据(如月活MAU)只能靠其他统计机构的测算得知。

近两年关于ofo押金大事件,我做了一个简单的时间轴示意图:

ofo我们的押金去哪里了(ofo到底收了多少押金)(3)

2017年6月,ofo宣布将原本99元的押金,提高至199元。

根据大数据分析公司“易观”发布的《2017年6月中国共享单车市场研究报告》显示,ofo 6月新增用户数为1584.4万,月度活跃用户为4073.5万,位居行业第一。

但另一个“老牌”互联网数据统计机构“艾瑞咨询”则表示,2017年5月ofo月活用户就已达到6272万。

如果按照艾瑞的数据来算,5月份月活的6272万用户,押金都是99元(因为彼时还没涨押金)。再按照2017年3月~2018年3月,一年内免去3000万人押金的官方说法,相当于期间每个月免去了250万人的押金。

这样一来我们就可以粗略计算,5月月活的6272万人中,有大致500万人是0押金,那么真正交了押金的月活用户,就是5772万人。

按照99元的押金计算,截止2017年5月,ofo至少掌握了57.14亿元的用户押金。注意,这还不包括那些交了押金但这个月没用车的用户。

所以,如果《财新周刊》报道的“2018年6月ofo押金余额只有35亿元”属实,那么显然,无论是押金缺口还是退款风险都非常大。

ofo我们的押金去哪里了(ofo到底收了多少押金)(4)

我们接着看。

2017年11月,ofo创始人兼CEO戴威曾公开表示,ofo已经拥有2亿用户;2018年6月,在回击《财新周刊》的报道时,ofo表示“在全球20余个国家为超过2.5亿用户提供服务”。

有媒体表示,若统一按照99元的押金计算,ofo理论上可管理近250亿元的用户押金。但考虑到ofo曾实行了一年的免押金,为约3000万用户节省超过40亿元,那么其管理的用户押金金额可达210万元。

但实际上,这个数字是非常不准确的。ofo并没有管理如此多的押金。

所谓2.5亿用户,只是“曾经注册”了ofo 的用户,其中包含已经退款的用户。

2018年6月,第三方数据机构中商产业研究院、艾媒网分别发布共享单车行业相关统计数据。

中商数据显示,2018年5月,ofo月活用户数为2805.1万;艾媒数据显示,2018年5月,ofo月活用户数为2937.7万;虽然二者统计结果不同,但同比去年来看,月活用户出现大幅下降,这也折射出ofo用户的大幅流失。

ofo我们的押金去哪里了(ofo到底收了多少押金)(5)

这些现存的用户,有交了199押金的,有交了99押金的,有少量用户将押金转存为余额,也有当月未打开APP导致未被统计进月活数据的用户。

如果我们暂且统一按照99元的押金标准计算,截止2018年5月,ofo管理的押金规模至少应有30亿元。

ofo是否挪用了用户押金?

在法律层面,押金具有物权的性质,具有担保的属性。ofo一旦收取用户押金,双方的责任义务即可宣告成立,并对双方产生预期的法律效力。

2017年8月,交通部、工信部、央行等10部门联合出台了《关于鼓励和规范互联网租赁自行车发展的指导意见》,其中明确指出:

1、共享单车企业应严格区分企业自有资金和用户押金、预付资金;

2、在企业注册地开立用户押金、预付资金专用账户,实施专款专用,接受交通、金融等主管部门监管,防控用户资金风险;

3、应建立完善用户押金退还制度,加快实现“即租即押、即还即退”。

当然,我们不能对“ofo是否挪用押金”做出不负责任的定论,但我们有理由质疑:如果ofo严格做到了上述几条,我们在申请退还押金时,为什么仍然出现大量用户近一个月还拿不到钱的情况?

ofo我们的押金去哪里了(ofo到底收了多少押金)(6)

押金所产生的收益有多少?

如果ofo把用户押金以“专款专户”的方式管理,一年下来,光利息就是一笔可观收入。

从法律角度来看,出押人(用户)的押金所产生的利息,可以归受押人(ofo)所有。

按照目前活期存款0.35%的标准来看,30亿元押金,年利息是1050万元,一天的利息收入是28767元。

如果按照货币基金的收益水平来看,每万份收益0.8元,一年利息8760万元,每天利息24万元。

事实上,这么一笔巨款,完全可以走协议存款,单独定息,利率将更高。

一年坐收数千万,这笔买卖真的挺划算的。

ofo我们的押金去哪里了(ofo到底收了多少押金)(7)

数十亿的押金都去哪儿了?

对于老老实实吃利息这件事,总有人是嗤之以鼻的。他们认为,这笔钱应该用到“更有意义的地方”。

说起用户押金的去向,ofo似乎显得“讳莫如深”,我们很难从现有的报道材料与只言片语中找出相关内容。

但有心的人,或许还记得酷骑单车。

ofo我们的押金去哪里了(ofo到底收了多少押金)(8)

曾凭借“土豪金”闪亮大街小巷的酷骑单车,就是因为挪用了数亿元(一说近10亿)的用户押金,导致无力偿还,最终被迫倒闭。

目前,中消协已向公安机关提交刑事举报书,申请对酷骑单车立案侦查,但追回押金之路仍然漫漫。

在2017年6月份的发布会之后,为了扩大市场占有率,酷骑采取大肆投放的策略。但酷骑每辆车的成本相当高,普通车单辆造价约550元,土豪金车单辆造价1200元。

疯狂造车、疯狂投放的粗放型发展策略,导致酷奇的制造与运营成本大幅攀升。为了生存,他们铤而走险,不惜挪用数亿元的用户押金。

有媒体表示,酷骑前后挪用了约4个亿的押金用来造车。

疯狂扩张导致了押金挪用,缺乏盈利模式导致了资金链断裂。昙花一现的酷奇就这么死了。

ofo我们的押金去哪里了(ofo到底收了多少押金)(9)

ofo还很年轻,戴威也只有27岁,他们的未来还有太多的可能。我们只能希望,采取类似战略的ofo,不要走酷奇的老路。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