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年前流行的小提琴乐队(12位成员平均年龄超60岁)

沿着东余杭路1143弄往里走,一幅幅旧改的横幅、标语,或悬在头顶,或出现在墙边,预示着这个破落的老弄堂即将出现的变迁弄堂深处,一群背着黑色琴盒的老人,引人注目,下面我们就来说一说关于20年前流行的小提琴乐队?我们一起去了解并探讨一下这个问题吧!

20年前流行的小提琴乐队(12位成员平均年龄超60岁)

20年前流行的小提琴乐队

沿着东余杭路1143弄往里走,一幅幅旧改的横幅、标语,或悬在头顶,或出现在墙边,预示着这个破落的老弄堂即将出现的变迁。弄堂深处,一群背着黑色琴盒的老人,引人注目。

这天,他们走进禄寿居委会活动室,熟练地打开琴盒,露出金灿灿的萨克斯。随着62岁的张力根一声“预备,起”,一曲萨克斯合奏的《我和我的祖国》飘了出来,虽然谈不上专业,但韵味显而易见。

这是一支刚刚组建5个月的老年萨克斯小乐队,12位成员是平均年龄超过60岁的旧改居民。10月17日,虹口历史上体量最大的东余杭路(一期)旧改项目正式启动签约,包括乐队老人在内的6000余户居民即将告别蜗居。他们盼这天已经盼了好久,但当这一天真要来临时,他们却有很多的不舍。这天的合奏终了,他们静默了一会儿,弄堂里似有余音缭绕。

队长自嘲“半吊子”

队长兼老师张力根,喜欢自嘲:“其实我也是个‘半吊子’啊”。

8年前的一个夏日,他送外甥女高考,等候时走进江湾镇的一个公园溜达,被一阵萨克斯音乐吸引过去,音乐来自两位手捧萨克斯的老者。他和他们攀谈起来。原来,其中一位老人已经吹萨克斯20多年,还有一位是近70岁才开始学的,学了3年,已可以吹奏得像模像样了。张力根就想:人家近70岁还能开始学,我才50多岁,等到60岁退休了,为什么不可以试试?

2017年,经朋友介绍,他师从一位上海音乐学院毕业的老师,踏上学习萨克斯的旅程。这位老师定居杭州,张力根往返于沪杭之间,一周学习两次。老师感动于他这么大年纪两地跑的诚心,坚持没收他任何费用。

“我遇到了好人,他的精神鼓舞了我,希望把这样的好做法传承下去。”这是张力根至今坚持不收小乐队学员费用的原因。他说,学员的刻苦,也在不断推动自己,向前、再向前,毫无保留地现学现卖。今年5月,疫情稍微缓解一些后,这支老年萨克斯小乐队就开始了每天早晚各两小时的训练,基本都是在不远的绿地或广场上。5个月过去,小乐队可以完整地演奏出越来越多的歌曲了。

队员多为老邻居

张力根的学员们大部分是老邻居。朱海广就住在他的对门,老听到悠扬的萨克斯琴声,年轻时就对音乐感兴趣的他心动了。5月中旬,他迈进张力根家门,张力根递给他一根萨克斯:“吹萨克斯可以练肺活量。你想学,我教你。”

朱海广的心脏不好,随着年纪增长,感觉身体状况大不如前。“能练练,应该是个好事。”朱海广想。这一学,又给张力根带来了两位学员,一位是朱海广妻子焦军霞,“我才小学一年级文化呀,简谱也不识,全靠张老师像教小朋友那样教出来的,现在也能吹出几首歌了。”

还有一位是朱海广的朋友,69岁的宋根宝。他此前生病住院,听朱海广说吹萨克斯之后“心脏也好些了,呼噜声也轻了”,决定也开始学习,只学了3个月,就让同伴们赞叹“进步神速”。

为了学习萨克斯,老人们都掏出3000—5000元专门买了萨克斯管,随着技艺长进,有的人还有了升级换代的想法。朱海广说:“为了自己的爱好,值!”

教学员时,张力根言语不多,却要从口型、手势、气息、指法等每一个环节盯着他们。他还特别注意说话的分寸感:“都是老年人,初学乐器不容易,说话一不小心就要得罪人,千万不能说过头话。”

学员们学习中也有曾想放弃的。比如,住在宝山、过来一趟就要1.5小时的黄雯华。她和张力根夫妇是老友,一次聚会活动中被他们说服来学萨克斯。整整花了两个下午,黄雯华在张力根家先学唱谱。她不识简谱,他们给她想了个土办法,标汉字:DO,哆;RE,来;MI,米……她终于有点感觉了。练的时候,一遇到不懂不会的地方,她就给张力根打电话、通视频,张力根就一点点和她说,然后录一段吹奏的视频给她传过来。

“但我基础太差,还是觉得太难了。”黄雯华几次想放弃,都被张力根和同伴们劝住了,说:“你又进步了呢”。她就加大训练强度,除了和大家一起每天练4小时之外,再让张力根给她开点“小灶”。现在,她也能吹奏出《送别》《夜上海》《九儿》等不少歌曲。

约定重返北外滩

眼下,这支老年萨克斯乐队想得最多的事情,便是“和时间赛跑”。随着旧改临近,老人们深知,大家再这样每天聚两次训练的时间,越来越少了。张力根在这条生于斯、长于斯的弄堂里走着,难免伤感。萨克斯乐队里的其他老邻居也一样,不舍北外滩,更不舍老邻居兼队友。

9月23日,老年萨克斯乐队在弄堂里搞了一次音乐聚餐。张力根夫妇不仅忙活着饭菜,还特意准备了两只充电就能使用的LED灯,划破暗黑的夜空,照亮着他们在旧居里弄最后的狂欢。

当萨克斯合奏的《送别》音乐悠悠响起,张力根和他的队友们许下一个心愿:等他们学艺小有所成,只要有机会,他们一定会重返北外滩,为旧居之地的父老乡亲们作一次精彩的汇报演出。他们约定,以后每周一次去一位队员家附近训练,张力根也会在微信群里网上授课,并分享每周训练课程。“我们不会放弃。”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来源: 上观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