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看如何写感性又不失理性的悼词(由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看如何写感性又不失理性的悼词)

反思自己多年的高中语文教学,我发现在应用文写作教学这块自己做得很不到位今天我想借助这个平台,带领同学们通过分析《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学习该如何写好悼词,下面我们就来说一说关于由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看如何写感性又不失理性的悼词?我们一起去了解并探讨一下这个问题吧!

由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看如何写感性又不失理性的悼词(由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看如何写感性又不失理性的悼词)

由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看如何写感性又不失理性的悼词

反思自己多年的高中语文教学,我发现在应用文写作教学这块自己做得很不到位。今天我想借助这个平台,带领同学们通过分析《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学习该如何写好悼词。

我们先来说文体常识。

悼词在我国古代被称为“哀辞”“吊文”“祭文”,它是对死者表示衰悼的一种文体。

悼词的写作一般都有所谓的套路:首先在开头介绍死者逝世的原因、时间、地点及其享年,还有死者生前的身份、职务;其次,在悼词的主体部分追述死者的经历与一生中的成就和贡献,并简要地作出评价;最后对死者表达哀悼之情,对参加悼念仪式的人提出希望和要求等。简而言之,悼词就是对死者生平的评述和对死者深切的悼念,即“论其人”和“述其哀”。现代悼词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的悼词是指向死者表示哀悼、缅怀与敬意的悼念性文章。狹义的悼词是指追悼大会上对死者表示敬意与哀思的宣传性专用哀悼文体。

光说理论,我们大多数人都会无感,那接下来,咱们就以《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为例,来看看悼词该怎样写。

文章首段用记叙和描写的表达方式交代了马克思逝世的时间、地点和情景。这样的好处是能把听者引入这样一个特殊的情感氛围当中,符合这样一个特殊场合的需要。

接下来文本的2-7自然段,用了相当的文字,结合记叙、议论、抒情三种表达方式回顾了马克思不平凡的一生。这一部分文字占了文章的三分之二,是悼词的主体部分。恩格斯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来论述了马克思一生卓越的贡献。理论方面,马克思发现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发现了剩余价值规律。作为科学家他还涉足其他领域,并且有独到的发现;实践方面,马克思创办报纸杂志,组织各种工人运动,创立伟大的国际工人协会等。成为世界无产阶级革命的伟大导师,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伟大领袖。

由此我们不难发现,到此为止,文章综合运用了记叙、抒情和议论的表达方式,使演讲一开始就表达了作者对马克思逝世的无比悲痛的心情,更使听众受到强烈的感染和震撼。譬如文中对马克思的各种理论贡献的介绍,多用议论的方式;对马克思的革命实践活动的介绍,多用叙述的方式;而在议论和叙述之中,又运用带有强烈感情色彩的词句(如“很少有人像他那样满腔热情、坚忍不拔和卓有成效地进行斗争”)如此交叉采用多种表达方式,使文章极富感染力。

文章最后的8-9段无比真诚地用抒情和议论的表达方式结束了全文。恩格斯不仅记述反例来证明马克思的伟大,突出他的性格和斗争精神,而且还用运用了对比手法,论述了无产阶级及其阶级敌人对待马克思的两种截然不同的态度:革命人民爱戴他,阶级敌人憎恨他。更是在悼词的最后一句,用饱含深情的句子抒发深沉的悼念之情,表达了作者坚定的信念和对马克思的赞颂之情:马克思将和整个无产阶级事业共存!由此我们看到综合运用记叙、议论、抒情确实使悼词更加精彩。

综合以上内容,我们看到悼词还是有一定的套路可寻的,我们可借鉴其结构,也可借鉴其表达方式,更可借鉴其思路。也许有同学会问普通人没那么多功绩又该如何为其写悼词呢?这里我就看到你犯了致命错误,悼词目的是什么?既然是表达哀悼之情,又何须执意要列其功绩,回述生活中他或他的难忘之事即可,说说值得追念的内容即可,又何须抓住功绩不放呢!宗旨就是一个,斯人已逝,痛矣!所以抓住情感主线,自由发挥即可!

好了,今天分享就到这里。明天我们共同开启第三册的重难点梳理!最后欢迎大家留言、评论、转发、收藏!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