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汉语对反义词的定义(现代汉语语义场)

词义的聚合一 语义场,下面我们就来说一说关于现代汉语对反义词的定义?我们一起去了解并探讨一下这个问题吧!

现代汉语对反义词的定义(现代汉语语义场)

现代汉语对反义词的定义

词义的聚合

一 语义场

(一)语义场

语义场就是通过不同词之间的对比,根据它们的共同特点或关系划分出来的类。属于同一个意义范畴的一些词在语义上具有共同的特征,彼此构成一个场,叫语义场。属于同一语义场的词具有共同义素。

(二)语义场的层次

语义场有层次性,如交通工具场——车场——汽车场——卡车场等。

(三)语义场的种类

由于存在多义词,所以一个词可以分别属于不同的语义场。

按语义场各成员间的关系的不同,可以分为类属义场、顺序义场、关系义场等。其中最重要的是类属义场。

属于同一个类属义场的各个词属于同一个义类,它们构成一组类义词,如“汽车、飞机、轮船”是类义词,属于交通工具场。

成语常用类义词表示某一类事物,如“东西南北”、“柴米油盐”、“唱念做打”、“鸡鸭鱼肉”。

二 同义词和反义词

(一)同义词

1、什么是同义词

意义相同或相近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一组词,互为同义词。

所指事物对象的同一,是词与词能够成为同义词的决定因素。所指事物对象,可以只用一个词或一个固定结构来指称,也可以因为反映的角度、侧重点、色彩等的不同,而用不止一个词或固定结构来表示。这些指称同一事物对象的词语,形成一种类聚系统,就是同义类聚。这种类聚系统内部,彼此有同义关系。一般把同义词分为两大类:等义词、近义词。

(1)等义词

等义词是意义完全相同,所指对象完全相同,在任何语境中都能替换的一组词。也称之为“绝对同义词。如:斧子——斧头 站台——月台 吉他——六弦琴 力气——气力

表示同一事物现象的不同形式的词,都进入一种语言的词汇系统,就出现了等义词。“斧子”和“斧头”是同一词根加了不同的后缀;“吉他”是译音词,“六弦琴”是意译词;语素“气”和“力”排列顺序不同,构成“气力”和“力气”。等义词在汉语词汇系统中数量很小。

等义词无论在词义、用法还是在附属色彩上,都没有什么差别,也没有特别的表达功能。语言发展的事实表明,意义和用法都完全相同的词,很难长期并存。它们的并存,只是一种暂时现象,随着词汇的发展,或者保留一个,淘汰其他;或者它们在意义、色彩、用法功能等方面有所分化,出现差别,构成一组近义词。等义词的存在对人们传递信息表达思想感情没有多少积极作用,是词汇规范化工作要研究的对象之一,其中的一个会保留,成为规范的词。

(2)近义词

意义大同小异,或者意义相同但附属色彩、用法、功能等不同的一组词,是近义词,也称“相对同义词”或“条件同义词”。这种词,由于互相之间存在种种细微差别,应用时不能任意相互替换,若换用,就会发生语义上的、色彩上的一定变化。狭义的同义词仅指此类,广义的同义词则包括等义词和近义词。

现化汉语的近义词非常丰富,学习近义词,扩大自己的词汇量,是人们学习语言、提高语言运用能力的重要途径。近义词的存在,有其积极的意义和作用,是词汇学研究的重要对象。

近义词之间常有如下形式方面的特点和

(1)语音相同。如:年轻——年青,必需——必须,企求——乞求,发愤——发奋,功夫——工夫,反映——反应,做——作。

(2)语素相同而次序不同。如:灵魂——魂灵,代替——替代,健康——康健,粮食——食粮。

(3)各词有相同语素也有不同语素。如:保护——庇护——维护,成果——结果——后果,例如——比如。

(4)当然,也有各词语素都不相同的,如:仿佛——好象,干脆——索性,鱼莽——冒失,劳累——疲倦,卓越——杰出,广泛——普遍。

近义词在语言系统和语言运用中的作用主要有如下几点:

①帮助人们细致地区别客观事物或思想感情的细微差异,在一组近义词中选择最恰当的词去指称对象,有助于人们选择最恰当的词来尽可能准确地表达思想感情。

②有助于避免用词重复。运用一组近义词,可以使表达准确生动而富于变化。

③可以满足人们修辞上的讳饰、婉曲等的需要。

④同义词连用可以加重语气,达到修辞上强调的目的。

2、辨析同义词的方法

(1)意义方面

A、意义轻重不同。主要为动词和形容词,如“失望——绝望”、“请求——恳求”。

有些近义词在某些特征或程度方面表现出语意的轻重区别。这些近义词大多数是一个语素相同而另一个语素不同,所以可以采用“语素比较法”辨析,着重辨析一组中相异的语素的意义。

B、词义范围大小不同。一般为名词,如“战争——战役——战斗”。

C、个体与集体不同。如“车——车辆”。

D、词义着重点不同。如“亲热——亲切”。

所表示的动作行为的特点不同。

(2)色彩方面

A、感情色彩不同。有褒义、中性、贬义的区别,如“爱护——保护——庇护”。

义、贬义和中性的区别。

B、语体色彩不同。有口语、中性、书面语的区别,如“踅摸——找——寻、寻找”。

某些近义词之间的细微差别体现在语体上,有的只适用于某一种语本,有的则适用于另一种语体,从而形成了近义词之间在语体色彩上的差异。这主要表现在:

B1 普通话(普通词)——方言(方言词):如“知道——晓得”,“什么——啥”。

B2口语——书面语:有的多适用于口语,同时带有通俗的语体色彩;有的则适用于书面语,同时带有庄重、典雅的语体色彩。如:生日——诞辰,奶奶——祖母,妈妈——母亲,挖苦——讥笑。

B3普通用语——特殊用语:有的是普通用语,有的只适用于某种特定的语体和场合,别的语体场合中不用。

B4音译词——意译词:

马达(motor)——电动机 维他命(vitamin)——维生素

盘尼西林(penicillin)——青霉素 莱塞(laser)——激光——镭射

这几组词中,意译词已代替了音译词,被确立为规范用法。

(3)用法方面

A、组合词语不同。如“到达”与具体的词语搭配,而“达到”与抽象的词语搭配。

B、适用对象不同。如“关心”可对人对物,而“关怀”一般只对人。

C、词性和句法功能不同。如“开端”是名词,“开始”既是名词,也是动词。

3、同义词的作用

(1)恰当选用同义词能使语言表意精确严密;

(2)同义词前后换用,可以使文句生动活泼,富于变化;

(3)同义词连用可以使语意丰富、明朗,增强语势;

(4)从音韵上选择同义词可增加语言的音乐美。

(二)反义词

1、反义词的类型

反义词是意义相反或相对的两个词。反义词有两类:

(1)绝对反义词。绝对反义词是矛盾关系,没有中间状态。它的特点是“非A=B”。如“有——无”、“生——死”等。

(2)相对反义词。相对反义词是反对关系,意义对立,但存在中间状态。它的特点是“非A≠B”。如“高——矮”、“先进——落后”等。

反义词的要求是:词性一致、音节一致、结构一致、语素尽量相反。

2、反义词的配合关系

(1)多义词的几个义项可以有不同的反义词,如“开——关、落、闭、谢”;(2)一组同义词可以有共同的反义词,如“自动、自觉、主动——被动”;(3)一组同义词可以有不同的反义词,如“骄傲——谦虚”、“自豪——自卑”。

3、反义词的不平衡现象

在语言运用中,反义词中总是有一个词用得多些,能够出现的语言场合更多一些,这叫做反义词的不平衡现象。如“大小——”中,“大”用得多,“你多大?”、“房间多大?”。

4、反义词的作用

(1)反义词常被用作修辞上的对比和映衬的手段,具有鲜明的色彩和强烈的说服力;(2)反义词连用,使语句富于哲理,更加含蓄,富于感染力;

(3)反义词对举,使叙述简练明确;

(4)在构词上可以形成仿词或用反义语素形成词语。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