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鬼电影有哪些(在影视创作中要有合理的产生条件)

文:大王

在文化国界越来越薄弱的今天,许多西方的节日在国内流行起来,例如刚刚过去不久的万圣节。在这一天,年轻人们带着惊悚的妆容和服饰走上街头,胆子大些的拿起手机一边拍照一边啧啧称奇,可胆子小的就不怎么好受了。就比如下面这张拍摄于香港地铁上的照片:

关于鬼电影有哪些(在影视创作中要有合理的产生条件)(1)

有句话说“没有文化积淀的恐怖不叫恐怖”,相对于欧美把血腥、悬疑、惊悚当做恐怖,国人则更多的认为有“鬼”的才是恐怖。正因此,这对有着明显中式恐怖元素的“鬼新娘”在网络上引起了广泛的争议。不少网友对这样的装扮表示“吓死宝宝了”“两天过去了还是心有余悸”“能不能找她们索要精神赔偿?”

虽然在我国没有相关规定说不允许穿着这些奇装异服并走上街头,但明令禁止了影视作品中出现宣扬封建迷信、违背科学精神的内容,如灵魂附体、转世轮回、巫术作法等愚昧、邪恶、怪诞的封建文化糟粕。(《电视剧内容制作通则》2016年)

野蛮生长的恐怖片市场

不论哪个年代,不论国内还是国外,不论是文学还是影视,“恐怖”都是一个小众却火热的题材。市场的刚性需求与稳定的观影人群让恐怖片稳当地在电影市场占据着自己的一席之地。

2014年之前,国产恐怖电影充斥着大量鬼怪、软色情等情节,整个恐怖电影市场鱼龙混杂,2014年才初生的网络大电影,为了吸引眼球,提高点击率,也是满屏幕的“尸体、裸体、咆哮体”。一部以僵尸为题材的《道士出山》,28万的成本,上线十天便挣得300万分账票房,以小成本 “蹭IP”创造了以小博大的业界神话,导致效仿者无数。

关于鬼电影有哪些(在影视创作中要有合理的产生条件)(2)

近两年来,恐怖片市场迎来了全面整治。未上线的电影审查力度进一度加强,已上线的被大量删除下架。尤其是今年上半年,网影市场上千部电影被集中处理,其中70%的作品均是因为包含了妖魔鬼怪、盗墓、僵尸等元素。

虽然遭遇了大清洗,但反过头来回看那些头部精品如《灵魂摆渡·黄泉》《齐天大圣·万妖之城》《镇魂法师》《大蛇》,也都是妖魔鬼怪的题材,那么这些作品是如何规避政策红线的?

“鬼”要有合理的产生条件

宗教或迷信的人认为人死后有“灵魂”,称之为“鬼”。科学家经过大规模科学调查后,得出结论:“鬼”是不存在的,“闹鬼”都是环境和心理作用造成。因此,对国产恐怖片的审查规定是:必须无鬼或证明片中角色是“心中有鬼”。2017年3月1日,《电影产业促进法》宣布网络大电影与院线电影审查标准统一。所以,网络大电影中的“鬼”也需要有一个合理的产生条件。

·人为产生

《山村古宅》中,闹事的男鬼其实是这家刚刚丧生的男主人的老板,半夜偷偷跑来给还不知道丈夫/爸爸已经去世的母子俩送钱;《新僵尸先生2》中冥婚、恶婴的元素全部被砍掉,所谓“僵尸”出现的原因也从原来的自然尸变改为来自异国的降头术;盗墓题材的《宝塔镇河妖之诡墓龙棺》将所有的诡异现象归结为日本人人体试验的阴谋。

·以妖替鬼

虽然明确规定不允许有鬼,但却可以有妖,只是仅限于动物,人绝对不可以成妖,可以以动物为原型,最后变为人的形状。如《钟馗捉妖记之梦魇传说》中的鱼妖,《大唐狐妖传》中的狐妖,《他是猫之猫妖诅咒》中的猫妖,《灵魂摆渡黄泉》的主角孟婆,原型就是一条大蛇。

另一种则是依托于神话故事的妖。例如,《齐天大圣·万妖之城》就是以《西游记》孙悟空为创作蓝本;爱奇艺10月分账排名第三的《画皮师2》系列影片,这个以聊斋故事为原型的影片,把原著中披着人皮的鬼塑造成了靠食人脸皮来维持容貌的妖。

·怪兽可行

作为《僵尸来了》系列的第三部的《镇魂法师》,其大反派就是“史上最强尸兽”。相比“僵尸”、“鬼”、“妖”等元素,“怪”是风险最小的,如最近上线的《大蛇》就属于“怪”范畴。这类题材影片在国外被称作“怪兽电影”,也可以称为动作冒险类型的电影,在国外已经是非常成熟的细分类型,《大白鲨》《侏罗纪公园》等就是这一类型的典型。

关于鬼电影有哪些(在影视创作中要有合理的产生条件)(3)

对于观众来说,恐怖片不需要明星阵容,不需要大师制作,只要足够刺激、吓人,看的过瘾就可以了。但对于创作者来说,如果一味奔着吓人、无下限创造爽感去,将妖魔鬼怪作为影片的重心,毫无疑问会触碰红线,那么如何把握好“惊悚”和“正能量”之间的平衡关系,则成为当下国产恐怖片亟待解决的问题。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