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市小学作文教学(曲江第十三小学)

阳光讯(记者 杨小娟 通讯员 张志荣)习作教学一直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一个难点,更占据着语文教学的半壁江山。“双减”政策下,语文课堂该如何提高学生的习作水平?这对老师们来说是一种挑战。为加快语文教师的专业成长,进一步提高习作教学质量,打造高效的常态课堂作文教学,西安市曲江第十三小学语文组教师在副校长董冬梅的引领组织下,开展了习作专题教研活动。

活动开始,董校长向大家抛出一个问题:“清晨,_________醒了”,你的答案是什么?

合肥市小学作文教学(曲江第十三小学)(1)

大家的答案五花八门,董校长对此进行了分析,不同的答案代表着不同的思维和视角。她引导老师们去谈感受,从调动“视、听、嗅、味、触、心”六感展开阐述,并阐明联觉的概念。从单独感觉到通感,从平面到立体,这种就是作文写作中的移觉或者联觉。对于联觉的使用,我们古人也深得其法,韩愈曾经写过一首诗——《听颖师弹琴》。“妮妮儿女语,恩怨相尔汝,划然变轩昂,勇士赴战场。”从不同的琴声中,展现出不同的画面感,充分调动了读者的“六感”。通过董校长的讲座,大家对在作文教学中“调动六感”的使用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通过调动六感,大家可以更全面地描述对象。

合肥市小学作文教学(曲江第十三小学)(2)

作文写什么?要描绘的画面感是什么?画面里面都有些什么?在董校长的引领下,大家围绕这三个问题进行了充分的研讨,总结出“人、事、物、景、情、理”六方面,构成了一幅动态的、充满生命力的画面。一篇完整的作文,不在于字数的多少,而在于创作者内心的想法是否表达清楚,能否调动读者的情绪,让读者感同身受。那么如何表达自己的想法呢?大家通过研讨总结出切实可行的“三么模式”——“是什么 为什么 怎么样”。进入“头脑大风暴”环节,大家以“鱼骨图”为工具,就如何进行习作辅导展开充分研讨。各小组成员分工协作,畅所欲言,呈现出代表自己小组思维火花的“鱼”。

合肥市小学作文教学(曲江第十三小学)(3)

此次教研活动为语文老师搭建了学习成长、自我提升的平台,以新颖的形式、通俗的讲解帮助老师们解决了习作教学中的困惑,正是这种交流与反思,让语文教学研究更具魅力。相信曲江十三小的老师们会继续且学且思,且教且悟,探索作文教学密码,让学生真正悦读乐写!

编辑:雯雯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