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赛西威深圳(智能座舱龙头德赛西威拥抱智能拾阶而上)

欢迎关注“投资韬略”头条号,一起了解更多好企业好公司

德赛西威深圳(智能座舱龙头德赛西威拥抱智能拾阶而上)(1)

发展历程

1986年飞利浦、香港金山与惠州工业发展总公司三方合资成立中欧电子工业有限公司,专注于汽车音响系统

1992年率先建立针对国内市场的产品开发部门,占据国内汽车音响前装和后装市场

1998年德国曼内斯曼威迪欧收购飞利浦汽车音响系统

1999年德国曼内斯曼威迪欧收购香港金山股份,中欧电子成为曼内斯曼威迪欧和德赛集团的合资企业

2001年德国西门子收购曼内斯曼威迪欧,成立西门子威迪欧汽车电子公司

2002年中欧电子工业有限公司更名为西门子威迪欧汽车电子(惠州)有限公司,德赛集团和西门子 威迪欧汽车电子分别持有30%和70%的股份

2004年德赛西门子VDO工业园奠基,工业园总面积达到100,000m²

2005年迁入仲恺高新技术开发区新址

2007年大陆集团收购西门子威迪欧全球业务

2010年德赛集团收购外方全部股份,成立德赛西威

2012年首家海外子公司德赛西威汽车电子新加坡有限公司成立

2015年启航工业4.0战略,发布汽车电子行业第一套吉祥物

2016年二期厂房、新实验室投入使用

2017年深交所上市

2018年智能网联惠南工业园正式开工,首次对外亮相自主研发的L3级别自动驾驶系统,成都研发分部在成都高新区孵化园正式揭牌

2019年收购德国天线公司ATBB,与一汽集团成立合资公司,成立上海研发分部

2020年子公司ATTB新研发中心奠基,与理想汽车在北京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富赛汽车电子研发中心、富赛汽车电子工业园项目启动仪式举行

2021年惠南工业园正式开园,富赛汽车电子工业园生产线启动,子公司ATTB新研发中心竣工落地,研发基于英伟达Orin芯片的IPU04产品,与理想等车企定点

业务布局

1. 智能座舱

智能座舱产品融合了车载信息娱乐系统、驾驶信息显示系统、显示终端、车身信息与控制系统等系统,打造以人为中心的智能出行空间,提供基于自动驾驶等级的智能关怀、高效安全的解决方案

营收占比82.48%

2. 智能驾驶

从低速泊车场景到高速自动驾驶场景,从低级别的智能驾驶辅助逐步到实现完全自动驾驶,从解放脚到解放眼,提供智能、安全、高效的解决方案,最终将人从驾驶中完全解放出来

营收占比14.50%

3. 网联服务

提供安全、有温度的智联汽车产品与增值服务,构建万物互联、高效协同、高度定制化的服务体系

营收占比3.02%

产品矩阵

1. 智能座舱

智能座舱域控制器、车载信息娱乐系统、驾驶信息显示系统、车载空调控制器、车身信息与控制系统

2. 智能驾驶

智能驾驶域控制器、代客泊车、全自动泊车、360度高清环视、24G及77G毫米波雷达、驾驶员行为监控和身份识别系统

3. 网联服务

整车级OTA、网络安全、蓝鲸OS4.0终端软件、座舱安全管家、T-Box

历年营收

2017年,实现营收60.10亿,同比增长5.85%,归母净利润6.16亿,同比增长4.43%

2018年,实现营收54.09亿,同比增长-10.01%,归母净利润4.16亿,同比增长-32.50%

2019年,实现营收53.37亿,同比增长-1.32%,归母净利润2.92亿,同比增长-29.79%

2020年,实现营收67.99亿,同比增长27.39%,归母净利润5.18亿,同比增长77.36%

2021年,实现营收95.69亿,同比增长40.75%,归母净利润8.33亿,同比增长60.75%

2022年一季度,实现营收31.42亿,同比增长53.86%,归母净利润3.18亿,同比增长39.22%

生产基地

1. 智能网联惠南工业园区

包含智能网联研发中心、智能工厂、立体仓库、国家级实验中心以及国内第一家自建的智能驾驶测试场,从产品开发、过程工艺设计规划、工艺仿真验证、高效排产、物料自动配送到产品的制造过程,全面实现数字化运作,工业流程至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数字化智能工厂总装最大产能预计提升62.5%,可达到2600万台,总装最大产值可达到100亿元

2. 长春复赛汽车电子工厂

2021年9月30日,一期工程已经顺利完工。该项目二期 两层生产工厂大楼预计在2023年前建成完工

一期和二期生产总装线共计25条,SMT贴片线18条

3. 欧洲研发中心

欧洲公司的魏玛莱格菲尔德基地建设了一座集成技术园区,园区设有原型车辆研发中心,严格按照汽车行业最高标准,配置业内最新技术,聚焦于乘用车和大型商用车研究,为国际领先的汽车制造商提供定制研发和密集测试等服务

下游客户群

1. 欧美系车厂主要包括一汽-大众、上汽大众、大众集团、江淮大众、SCANIA、MAN、沃尔沃、上汽通用汽车、长安福特、DAF达夫卡车等

2. 日系客户主要包括广汽丰田、一汽丰田、丰田(印度尼西亚)、雷克萨斯、日本马自达、长安马自达、一汽马自达、东风日产等

3. 国内自主品牌车厂主要包括吉利汽车、长城汽车、广汽乘用车、长安汽车、上汽 乘用车、一汽红旗、奇瑞汽车、比亚迪、理想汽车、小鹏汽车、蔚来汽车等

订单情况

1. 2018-2020年公司分别获得新项目订单年化销售额超过70、70、70亿元

2. 2021年超过120亿元,同比增长超过80%

3. 考虑到项目周期多为2-3年,预计将会为2022-2024年业绩增长奠定基础

竞争力分析

1. 与英伟达保持深度合作,IPU系列域控制器客户拓展顺利,先发优势明显

2. 客户持续拓展,订单韧性强劲

3. 产品矩阵持续扩张,走向全栈式解决方案Tier0.5

4. 座舱端大屏化、多屏化、智能化趋势提升单车价值量

技术合作

1. 与英伟达、恩智浦、瑞萨、德州仪器、英飞凌等长期密切合作

2. 与Momenta、纽劢、Ficha等在智能驾驶领域进行合作

3. 与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中山大学、华南理工大学、桂林电子科技大学、吉林大学和湖南大学等进行产学研合作

国内代表性Tier1产品和客户对比

1. 德赛西威,产品主要为摄像头、雷达、Tbox、中控、仪表,下游客户为广汽、上汽、长安、长城、通用

2. 华阳集团,主要产品为中控、仪表、HUD、泊车、环视,下游客户为长城、长安、通用、五菱、北汽

3. 均胜电子,主要产品为座舱控制器、安全气囊、5G-V2X,下游客户为大众、奔驰、宝马、福特、奥迪

风险提示

芯片等原材料短缺风险;宏观经济形势下行的风险;疫情反复的风险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仅供研究交流,不作为任何投资建议。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