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的宪法性质(印度鲜为人知的秘密)

这篇谈谈印度,因为很多人对印度似乎不太了解。

木叔说个让大家可能比较吃惊的事实——印度宪法规定,他们是社会主义的。

其实木叔在得知这个事情之前,也是不清楚的,直到采访了一位印度学者。

和他聊到了印度社会话题的时候,他说了一句话很让木叔吃惊:“印度是一个社会主义国家。”“为什么这么讲?”他微笑着指点迷津:“因为这是我们宪法规定的。”

之后在网上搜出1950年颁布,迄今仍在使用的印度宪法,果然序言部分开宗明义就写道——

“我们印度人民已庄严决定,将印度建成为主权的社会主义的非宗教性的民主共和国,并确保一切公民:在社会、经济与政治方面享有公正;思想、表达、信念信仰与崇拜的自由;在地位与机会方面的平等;在人民中间提倡友爱以维护个人尊严和国家的统一和领土完整。”

截至2012年印度宪法已经进行了98次修正,但序言部分一直没有改变。

印度的宪法性质(印度鲜为人知的秘密)(1)

按照我们传统的定义,至少应该有如下几个条件才能被称为社会主义国家:政党必须具有社会主义性质,其次经济制度要以公有制为主体;第三,社会发展以实现共同富裕为目标。

所以,来对照印度的政治、经济和社会治理结构,似乎还真能找到一些印度与社会主义的相似性。

可能有人会说,印度不是社会主义国家,因为政党不同。但仔细探究印度的政党政治,会发现印共在印度社会有着举足轻重的重要作用。

很多政府组阁甚至也要依靠印共的议会力量,从这个角度而言,印共确实在执政,只不过不是主要执政党,也只不过没能出任总理罢了。

比如印度国大党内就有名为社会主义的一派。现在执政的人民党内部也有一派以社会主义命名。

印度的宪法性质(印度鲜为人知的秘密)(2)

印度的宪法性质(印度鲜为人知的秘密)(3)

更为明显的是,印度合法的涉及社会主义的政党就有3个,他们虽然政策指向不同,但是都希望通过和平手段和议会选举取得执政权,替代“资产阶级政府”。

2004年辛格组织中央政府前,包括印共在内的左翼政党与其结成联盟,印共的政策主张随即成了中央政府的思考。虽然两年后双方分道扬镳,但更为重要的是,印共在地方长期执政的常态模式依然持续。

比如印共(马)从1977年起,在西孟加拉邦连续执政30多年。此外,印共还在特里普拉邦和卡拉拉邦等地也长期执政。这种情况在全球其他同类型国家中非常少见。

印度几个左翼政党力量的强大,是印度宪法规定该国是“社会主义”性质的基本内核。

再说印度的经济制度,确实有过公有制时期。印度独立后到上个世纪90年代初的40多年里,基本经济制度一直是公有制。

这是在尼赫鲁统治时期定下的基调。

印度学者对我提到这里时颇感无奈,一方面他觉得尼赫鲁为了社会主义的公平正义理想确实付出很多,但另一方面,仿照苏联模式照搬的公有制却没有给印度带来完全的发展。

印度的宪法性质(印度鲜为人知的秘密)(4)

苏联解体后印度逐渐私有化,以上提到的2004年印共和辛格政府联盟破裂,就是因为辛格要推行的是自由主义经济制度,私有化自然是其中重要一环。

尽管如此,如今印度国企依然占据着主要工业领域,石油、煤炭、电力、铁路等都是国企垄断。

从印度社会治理结构上看,社会主义的性质更加明显。

印度学者说:“免费医疗很早就被写进印度宪法的。”

查了资料也确实证实了这点。这意味着公立医院看病除了医药费之外,挂号费、检查费、就诊费、营养餐都是免费的。

此外印度对教育的投入占到GDP的6%左右,高于很多国家,这也是其高等教育规模全球第三的原因。

印度的宪法性质(印度鲜为人知的秘密)(5)

印度的宪法性质(印度鲜为人知的秘密)(6)

更有意思的是,木叔还在印度媒体上看到,莫迪政府的计划也有“均贫富”的色彩,与欧美西方国家资本主义制度不同。

比如他提出了500亿美元脱贫计划,具体内容看起来非常诱人——承诺给农村贫困人口提供每年100天的工作;今后2年给贫困家庭现金和生活补贴,每个家庭每月补贴5公斤粮食等。

这些基本保障措施无疑让印度社会的公平性增加,从某种意义上讲,似乎也实践着宪法所规定的社会主义内容。

印度学者的一句话让人印象深刻:“我们都是社会主义国家,有什么理由不友好下去呢?”


你如何看待印度的社会主义性质?

欢迎关注木叔,多交流!

点击头像,查看更多文章!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