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年范进中举是多大官(54岁范进中举发疯)

范进中举这一故事情节是脍炙人口的讽刺小说《儒林外史》中一个分支,清朝著名的小说家吴敬梓以其夸张、诙谐的笔风将范进参加乡试中了举人却喜极而疯的这一情节描绘得淋漓尽致。

作者吴敬梓借此对当时读书人热衷仕途、攀附权贵的不良社会风气进行了辛辣的讽刺与批判,他与他笔下的人物及故事情节在我国文学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但细看屡试不中的范进直到54岁才中举,再看他后来的官位职权,也许换你你也开心到疯。

当年范进中举是多大官(54岁范进中举发疯)(1)

屡试不中,受尽鄙夷

在我国古代封建社会时期,读书人接受的普遍都是统治阶级为了禁锢人们的思想而推崇的忠君爱国式思想教育,这导致思维狭隘的人们普遍认为读书人寒窗苦读的终极目标就是参加科举考试,从芸芸众生中脱颖而出跻身官僚行列。

在那个生产力水平十分滞后的古代封建社会时期,大多数人的职业都是底层劳苦的农民阶级,所以大家对于考取功名封官的读书人十分尊敬,“状元”一词也从对当时科举拔得头筹的第一名的尊称延续到今日用于褒扬学有所成者。

在《范进中举》这一吴敬梓执笔创作用于讽刺当时封建朝代腐败官场上趋炎附势的可耻社会风气的故事情节中,主人公范进虽然也是一位寒窗苦读的读书人,但本该受到社会尊敬的他却因为多年考试屡屡不中为乡间邻里所耻笑。

当年范进中举是多大官(54岁范进中举发疯)(2)

范进的老丈人胡屠户见女婿别的本事没有,却只会死读书,然而读书也没读出个名堂,自从将女儿嫁与他,范进数十年如一日屡试不中,归来仍然是秀才。

所以老丈人胡屠户每每见到女婿范进言语间满是鄙夷和抱怨,讲起话来更是丝毫不顾及范进的脸面。平日里受尽鄙夷的范进自知理亏,别无他法也只能唯唯诺诺,连连奉承着老丈人,有时候还要恬着脸面求得老丈人的经济资助。

凡此种种都在自卑的范进心中埋下了一颗奋斗的种子,他每日的读书举动也更为勤勉。

当年范进中举是多大官(54岁范进中举发疯)(3)

一朝中举,天翻地覆

尽管饱受老丈人劈头盖脸地辱骂,但永不言弃的范进还是瞒着丈人到城里参加了乡试;终于,功夫不负有心人,范进的努力与坚持在他五十四岁那一年得到了回报。

到了出榜那日,家里贫困揭不开锅的范进遵从母亲的命令抱着母鸡前往集市上换米时,报录官员敲锣打鼓声势浩大地抵达范家,一瞬间范家及四邻炸开了锅,范进中举地消息更是迅速传遍了乡间。

当邻居前去寻得卖鸡换米的范进并且将中举的消息告知了他时,范进最初以为是玩笑愚弄便置之不理,直到邻居将他拉到了在范家等候已久的报录人面前,范进才忽觉气血上涌。

当年范进中举是多大官(54岁范进中举发疯)(4)

范进屏气凝神细看那高高升起的报帖,细读几遍才忽然大笑着意识到自己居然中举了,这一喜不要紧,这位新科举人整个人牙关咬紧重重地跌倒在地,众人围上前去查看发现范进已经昏迷过去不省人事了。

范进母亲大惊失色,连忙取了一瓢连水灌下去,忽然醒过神来的范进只是大笑着拍手,嘴里一直嘟哝着中了的话语,俨然一副疯癫作派。

飞跑出门外的范进一脚踹在河塘里,狂悖的神情配上披头散发一身泥污的狼狈行头,此时的范进完全没有一丝举人的风范,甚至不同常人,更似疯人乞丐。

当年范进中举是多大官(54岁范进中举发疯)(5)

虽然大家眼睁睁看着新贵人欢喜疯了,但此时也都规规矩矩改口称范进为“范老爷”,平日里冷眼旁观的邻居们都热情起来,有往范家送蛋、酒、鸡、米等生活俗物的,也有帮忙跑前跑后上报情况、跟随保护范进的。

总之,在乱成了一锅粥的范家,就因为范进中了举人,阿谀奉承之风已然兴起,各怀心事的乡邻们都争相表现自己,为的就是范进恢复正常做官后再来邀功讨赏,此为作者吴敬梓最为不齿的可耻行径。

正当众人商讨这中举的范老爷疯了可如何是好,报录的内中有一个人想出了一个主意,就是请范进平日里最怕惧之人来一巴掌打醒他,只消将这范进因欢喜得狠了积涌上来迷了心窍的痰逼吐出去,那整个人便就好了。

当年范进中举是多大官(54岁范进中举发疯)(6)

众人听了都觉得有道理,但让谁去做这个恶人呢,大家都不愿担这得罪日后官老爷的风险,于是最终这一重任便落在了素来凶神恶煞的胡屠户肩上。

胡屠户起先也是不愿,因为在无知的劳动人民心目中,中举之人皆是天上文曲星下凡,自己一介凡夫俗子哪里打得,在众人一番劝说下胡屠户只得硬着头皮连喝两碗酒,一个嘴巴朝着范进打了过去,范进随之倒地。

在众人抹胸口、捶背心的操作下范进苏醒了,精神也恢复常态,随后接受众人祝福,一向看不起范进的胡屠户也一改凶恶模样,将范进称作贤婿,还主动帮忙打点琐事。自此,范进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当年范进中举是多大官(54岁范进中举发疯)(7)

加官进爵,跻身中央

得知范进中举的消息之后,张乡绅都特意赶来拜访,不仅言语间多有攀附恭维之意,还封银送房,企图结交这位新科举子。除此之外,前来攀援之人络绎不绝,范进受赠的田地房屋、奴仆丫鬟不计其数。

原先窘迫到揭不开锅的范家的生活由于范进中举得到了质的飞跃。范进的母亲由于连年贫困导致身体孱弱,没跟着儿子享几天福便去世了,大孝子范进自请为母守孝,这一行为在百善孝为先的封建社会受到众人的尊崇。

守孝期满后范进一入官场便受重用,此后范家更是门庭若市;进京参加会士又中进士的范进官途亨通,他一路加官进爵官拜山东学道之位,专管一省教育,后来甚至跻身中央。

当年范进中举是多大官(54岁范进中举发疯)(8)

日渐年华老去的范进屡试不中,知道54岁时忽得中举的喜讯,一时间乐极生悲发了疯,在胡屠户一巴掌下才清醒过来。

也许放在今日来看,范进此举实在荒诞讽刺,但大家若是联想自身曾经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激烈竞争经历,再结合范进后来的官位职权,其实换你你也开心到疯。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