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清照一剪梅怀念的是谁(李清照淡淡地说)

前言 :千古梅,万人咏,诗词曲,出不穷,观千古,定佳作,古人争,前人颂,咏梅词,无第一。

自古以来,文无第一,武无第二在写咏梅词的过程中,他们每个人都想称第一,但是作为千古第一才女的李清照,她的才华是毋庸置疑的。当然她也是非常狂傲的,她曾写过一篇词论,内容也比较直白:

李清照一剪梅怀念的是谁(李清照淡淡地说)(1)

“世人作梅词,下笔便俗。予试作一篇,乃知前言不妄也”。

用现在的话来翻译便是“凡是作咏梅词的,写的都太俗拉,我作一篇你们读读,你们就知道我不是吹的”。更狂一点的写法便是“我李清照不是吹啊,就咏梅词而言,在座的各位都是垃圾,一会我写一个你们看看”。那世间咏梅之人,必然包括了王安石与苏轼这两位大作家。

王安石曾写出“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这样优美的词句,而苏轼也以一首《西江月·梅花》而笑傲文坛,其中更有

李清照一剪梅怀念的是谁(李清照淡淡地说)(2)

“素面翻嫌粉涴,洗妆不褪唇红。高情已逐晓云空。不与梨花同梦。”

这流传千古的名句。在李清照的眼里,他们都是庸俗的。

李清照的雅,又雅在何处呢

李清照一首《孤雁儿》,将梅花之美写的清新脱俗,下面一起来欣赏一下:

藤床纸帐朝眠起,说不尽、无佳思。沈香断续玉炉寒,伴我情怀如水。笛声三弄,梅心惊破,多少春情意。

小风疏雨萧萧地,又催下、千行泪。吹箫人去玉楼空,肠断与谁同倚?一枝折得,人间天上,没个人堪寄。

李清照一剪梅怀念的是谁(李清照淡淡地说)(3)

李清照这首咏梅词依旧一股婉约风,本词的开头便点明自己“无佳思”的情绪。此时的她内心只有忧愁与苦闷。窗外《梅花三弄》的笛声吹开了枝头的梅花,但对诗人来说,此刻的她并没有多少心情来欣赏春天的景色,内心被苦闷塞得满满的。

窗外的春雨淅沥沥的下着,冷冷清清的天气又引得诗人落下了千行泪,心里想念那去世的丈夫啊。忽然而至的春雨将吹箫人赶跑了,此时往外看去,人去楼空,再无一人,哪怕是想去欣赏梅花,又有谁来陪同呢?

此刻诗人的心情貌似好点了,折下一支红梅,送给谁呢?

一枝折得,人间天上,没个人堪寄:我折下一枝红梅,却寻遍人间与天上,依然找不到那个我要给他寄去的人。最后一句点出本词的主旨“人间天上也没有一个人能寄”。

李清照一剪梅怀念的是谁(李清照淡淡地说)(4)

李清照所作词主要是为了悼念自己的亡夫,可是在苏轼的词中,早已有了这种念想,所以说李清照是抄袭也不为过。但由于他们所抒发的情感侧重点不同,苏轼是追悼词的妻子,李清照是追悼自己的丈夫。他们所经历的各有不同,所以不能妄加评判。

李清照的词堪称咏梅第一?

每首咏梅词都有它们专属的鉴赏方式,不论是谁的咏梅词,都是文化历史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同时,每一首咏梅词的成品,都是诗人对自己情怀和情感的一种表现和体现。

李清照一剪梅怀念的是谁(李清照淡淡地说)(5)

李清照很显然有一种自信在里面,她感觉她自己的作品所表达的情感乃是独一无二,万中无一,这本没有错。但是我读罢王安石的“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更贴切与生动,将梅花本身的美好品行更突出的展现了出来。虽然这其中也暗含了诗人某种感情在里面,但无疑是咏梅词中更加贴切与自然的。

他们这些诗词作品每个都有特殊的意义,特殊的价值不能一概而论。古往今来,写梅的诗人比比皆是,流传至今,传世佳作也是不胜枚举,数不胜数,我们既不能用自己心目中的某一首佳韵,作为基准去评判他人的作品,也不能以偏概全,认为自己所欣赏的作品就是最好的。为此我们要理智的去判断,因为每首诗作都是古代所流传下来的精品。

李清照一剪梅怀念的是谁(李清照淡淡地说)(6)

后记

李清照能说出“世人下笔皆俗”,源自于其内在的自信,但对于诗词本身来讲,大都各具春秋。李清照“凄凄惨惨”的婉约风我并不是很钟意,王安石的“凌寒盛开”反而更让我为之一振,在座的各位,不知意见如何,请各抒己见。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