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京剧的历史文化(是古代戏曲发展的顶峰)

引言

京剧自从出现以后,以飞快的速度传播到国内国外。无论是唱腔,还是奏响的乐器,京剧都以其独特的表达能力,将故事演绎的或豪放,或婉转,极为魅力的表演让人印象深刻,是中国古代三大国粹之一,与中医、国画地位相同。

关于京剧的历史文化(是古代戏曲发展的顶峰)(1)

京剧的形成和发展极具戏剧性,在封建社会,尤其是皇权高度集中的清朝,高压的环境之下,京剧是如何产生的呢?京剧的形成和发展不过一百多年的历史,但是由于它吸取了众多传统戏曲艺术的精华,所以影响很大。因此,研究京剧的形成与发展,有利于了解当时的社会背景,也兼有对中国传统戏曲的研究。

关于京剧的历史文化(是古代戏曲发展的顶峰)(2)

一、京剧的形成

京剧的形成既与当时的政治背景有关,也与当时的经商背景有关。政治背景是乾隆的八十大寿,这在当时是清朝的大事件,全国各地无不热闹。

值此之际,扬州盐商组织了一个名为“三庆班”的戏曲班子为乾隆祝寿。令人意想不到的是,由于三庆班的表演出神入化,曲调优美,传唱度高,因此受到了京城人民的喜欢。

所以在祝寿任务完成之后,三庆班就留在了京城。三庆班能够受到人们的关注,出了表演的内容和风格精彩之外,更与一个人的努力分不开,这个人就是三庆班的班主高朗廷。

史书记载他唱腔优美,令人忘却于表演舞台之上,身段婀娜,有似流水般婉转。他还擅长将戏曲做出改革,既有对传统戏曲中优良成分的继承,也有对时下新事物的融合,深受人们喜爱。

《扬州画舫录》记载:高朗亭入京师,以安庆花部合京、秦两腔,名其班曰‘三庆’。

关于京剧的历史文化(是古代戏曲发展的顶峰)(3)

其实,在入京表演的戏曲班子当中,不仅有三庆班,还有四喜、春台等多个外地戏曲班子入京。这些戏曲班子之间互相竞争,不断发展,在为京城人民送上精彩曲目的同时,也在不断的进行创新发展,不断的寻求新的突破。

在这种背景之下,原本京城内的戏曲班子毫无竞争之力,只能归附于他们。归附的结果就是给这些外地班子带来了不同的戏曲体裁,因此这些外地班子能够博采众长,汲取不同戏曲题材的长处。最终,在道光年间,京剧终于诞生了。

关于京剧的历史文化(是古代戏曲发展的顶峰)(4)

二、京剧的发展

京剧从表现形式到内容,都具有丰富的内涵,并且加上汲取了传统戏曲的精华,以及后人的不断创新发展,促使京剧的内涵不断得以发展,既融合了传统精髓,又迎合了时代特征。

唱念作打是京剧的四种表现形式,将口传的多种形式表现出来,不论是唱曲还是念白,都需要演员注重感情表达。

另外,在肢体动作上,主要修饰表达的内容,然后设计动作,起到加强情感表达,或是衬托作用。京剧表演十分看重角色的扮演,主要分为生旦净丑四大行,其中每一个角色内部又分成了众多不同的角色,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让更加精细的刻画人物,以此用更加精炼的表演吸引观众。

关于京剧的历史文化(是古代戏曲发展的顶峰)(5)

京剧另一个重要特征是脸谱,脸谱又诸多划分,不同的颜色代表了不同的涵义,例如红色的脸谱往往代表了忠义,代表人物有关羽。

不同的脸谱表达了不同的意义和思想感情,能够帮助观众更好地理解角色的心理活动和个性特征。京剧在古代具有代表性的人物是“同光十三绝”,在近现代的代表人物则更多。

他们不仅将人物角色表演的令人深刻,也起到了京剧传承的作用,对后世影响极大。

关于京剧的历史文化(是古代戏曲发展的顶峰)(6)

结语

京剧不仅是一种传统的戏曲模式,在近现代的影响也很大,例如著名京剧艺术家梅兰芳,他面对日寇的胁迫,毫不妥协,展现出了中华传统的顽强抗争的民族精神,至今影响了很多人。

另外,京剧本身作为一种戏曲形式,在传播传统戏曲的同时,不断博采众长,戏曲其他戏曲的精髓,同时自身又能够专注时代特征,生产深受人民欢迎的作品,体现出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与时俱进。

由此可见,京剧既体现出了中华传统艺术发展的特性,也体现出了中华民族顽强拼搏的民族精神,是中国宝贵的精神和物质文化遗产。

参考文献:

《扬州画舫录》

《清史》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