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石碑碑文真的存在吗(日本发现唐朝酋长墓碑)

清朝时期的租界,是我国近代屈辱史的一个缩影,这块由外国人在中国领土上划定的区域,西式建筑和外国人往来聚居,俨然是一个“国中之国”。

鲜为人知的是,在唐朝,也有专供外国人居住的区域,名叫“蕃坊”。所不同的是,“蕃坊”是唐朝主动设立的,管理这块区域的蕃长也由唐朝官府任命,唐朝为此还制定了专门法律条款:“诸化外人同类自相犯者,各依本俗法”(同一国的老外发生纠纷,按其本国法律处理)。

唐朝石碑碑文真的存在吗(日本发现唐朝酋长墓碑)(1)

唐朝为什么要给外国人划定专门的区域,并且还要让渡部分“司法权”呢?其实,这跟唐朝时期在华外国人激增有关。唐朝时境内安定,国力强盛,来华的外国人总数超过十数万。这些人中既有藩属国的质子,也有前来经商贸易或留学深造的。

当然,还有一类身份非常特殊的,以至于直到今天依然让专家学者们争论不休。

在日本东京上野日本国立博物馆就发现了一块唐朝景云元年(710年)的酋长墓碑,根据墓志显示,墓主是“大唐故波斯大酋长、右屯卫将军、上柱国阿罗憾”。

唐朝石碑碑文真的存在吗(日本发现唐朝酋长墓碑)(2)

300余字的墓志铭梳理的墓主的一生,也透露出1条重要信息:墓主叫阿罗憾,是故波斯国人(指波斯萨珊王朝,公元651年被阿拉伯所灭),入籍大唐,受封右屯卫将军,同时还担任大酋长(在华波斯族群的首领),寿命95岁。

据《新唐书》记载,波斯萨珊王朝灭亡时,波斯王子卑路斯来唐朝求援,但唐高宗以路远为由,拒绝出兵援助,卑路斯于是留在了长安,官拜右武卫将军。但是阿罗憾这个名字却并没有出现在上述记载当中。

唐朝石碑碑文真的存在吗(日本发现唐朝酋长墓碑)(3)

由此,也引发了专家学者们对这位神秘大酋长身份的激烈争论。有人认为卑路斯避难吐火罗,遣使向唐朝求援,这位派出的使者就是阿罗憾。

也有人认为阿罗憾是景教徒,主要任务是传教使者。因为在墓志中有这样一句:“(唐高宗)又差充拂菻国诸蕃招慰大使,并于拂菻西界立碑,峨峨尚在。宣传圣教,实称蕃心”。

唐朝石碑碑文真的存在吗(日本发现唐朝酋长墓碑)(4)

拂菻指的是当时的东罗马帝国,这条碑文记载也由此产生一个疑惑之处:并不信仰景教的唐高宗,为什么会派一名景教徒到景教发源地去传教?如果阿罗憾真是传教使者,为何《大秦景教流行中国碑》却没有对这位著名人物的丝毫记载?

显然,一个华籍波斯人以唐朝使者的身份,千里迢迢跑到东罗马帝国立乐块碑,显然不是为了传播景教,而应该是宣扬唐朝皇帝的圣意和汉地的教化,颇有点宣威各国,划定国界的意思。而碑文中也的确提到了“诸国肃清,于今无事”。

唐朝石碑碑文真的存在吗(日本发现唐朝酋长墓碑)(5)

阿罗憾墓志的发现,让我们一窥唐朝强盛的同时,也见证了唐朝的国际视野,同时,也反衬了清朝的无能。

这里为什么要莫名其妙提到清朝呢?

阿罗憾在出使归来后,武则天出于铭纪功德的需要,命阿罗憾牵头在洛阳修建天枢,此后,阿罗憾也定居并最终安葬洛阳。清朝末年时,阿罗憾墓碑在洛阳出土,但因清政府的软弱无能,这块重要的碑刻被日本夺走,藏入了东京上野日本国立博物馆。

唐朝石碑碑文真的存在吗(日本发现唐朝酋长墓碑)(6)

国内能见到的,只剩下清朝大臣端方收藏的墓志拓本。如同清末屈服不平等条约把领土租借出去一样,这块见证了唐朝开放、强盛的墓主石刻,也因清廷无能而流失海外。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