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比今年死侍,没有比今年死侍

我看完《死侍2》是上个星期的事情,期间一直在酝酿怎么写这部电影。

因为这部电影确实没什么好写的,起先是中国大陆要上映重新剪辑的PG-13版本引发了一波热度,新闻铺天盖地的宣传,并且特意在电影放映前就已经放出了会在新片中放上从未在最开始公映版本里出现的三十分钟新内容。

没有比今年死侍,没有比今年死侍(1)

这无疑是一个巨大的噱头。

之后呢,就是片中随处可见的马赛克和消音,一种自我戏谑的手段,却颇具笑点,巧妙的躲避了「脏话连篇」和「色情低俗」两个雷区,成功上垒,成为了龙标成员。

也正因为不正经的马赛克和消音梗,让《死侍2》比第一部更加无下限,当然,这里的无下限是个褒义词,毕竟当初《王牌特工》就干过这事儿(但显然《王牌特工2》往主流商业片靠近了不少,导致其本身的恶搞风格让人感到尴尬)。

没有比今年死侍,没有比今年死侍(2)

挑战传统风格,或者说嘲讽传统风格是这类片子主要的意识形态,这是在观看完很多同类片子之后,我才下出结论的。

就在前天,我才刚刚看完《银魂2》,与《死侍2》套路差不多,而究竟这种挑战或者说是嘲讽传统风格怎么解释,这大概得先明白什么是传统风格才能理解了。

1 电影风格中的传统风格

传统风格讲究统一性和一致性。这样的定义也就决定了传统风格的紧凑和规则,它是一种观念上的东西,比如我们认为什么样的电影类型该有什么样的形式,场面调度、台词、特效等等该怎么去做,怎么实行才能达到这样的效果等等。

没有比今年死侍,没有比今年死侍(3)

它往往是英雄主义的,罗曼蒂克的,正统的,符合故事逻辑的,在这样的电影里,你会看到一个包裹的严严实实的戏剧,有头有尾,并且在意识形态上也是统一的——在开头它提出了什么样的问题,结尾就给出了这个问题的答案,所有逻辑都是讲得通的,而不是毫无根据的。

这样一个具有完整的链式反应的故事,通过引发一个冲突或多个冲突来创造戏剧性,在该高潮的时候高潮,该转折的时候转折,该结束的时候结束,展现了传统故事风格该有的魅力,有时候也会创造一些经典作品,最出名的,莫过于那部《公民凯恩》。

没有比今年死侍,没有比今年死侍(4)

这部片子出名在什么地方呢?

它极尽所能的复制技巧,并重现技巧,在讲好一个故事的前提下,赋予了故事之外无限的影像隐喻,一方面观众可以自由的欣赏惊心动魄的故事,而另一方面,电影也在给予电影理论家通往密室的钥匙,主要能够找到正确的门,你就可以进入密室,探寻到属于故事背后的不为人知的秘密。

这种严谨的结构以及隐喻都是传统风格电影规则的延伸部分,是属于主流类型电影之内的。

当然也有“异类”。

反其道而行之的电影在那个时代虽然为数不多,但也并不是没有,除了先锋电影那种极端的形式的展现外,另一种就是创造规则外的规则。

名气最大的,就非希区柯克莫属了。

没有比今年死侍,没有比今年死侍(5)

如果说爱森斯坦所创造的「蒙太奇」让电影整体有了统一性和一致性的话,那么希区柯克那个关于「麦高芬」的列车故事就彻底打破了电影整体的这种统一性和一致性,这个故事的寓意深远,尤其是在由希区柯克执导的于1980年上映的《精神病患者》表现的极为突出,电影故事的意识形态第一次出现了分裂,这也是希区柯克第一次将「麦高芬」运用到电影中,并且确实取得非常好的效果。

没有比今年死侍,没有比今年死侍(6)

他让我们知道电影的戏剧结构并不是固定的,而是具有活力的,前段时间特别火的一部作品《摄影机不要停》,结构更加多样化:打破了观众与电影的次元壁,让制作电影的过程成了电影的一部分,让现实中的情境与电影的剧情依次排列,形成戏中戏的假象。

没有比今年死侍,没有比今年死侍(7)

这是在结构上的反套路。

还有《谁陷害了兔子罗杰》,以及《变相怪杰》系列,则是属于维度世界的反套路,角色属于不同的世界,遵从不同的规则——但是并不代表规则不能被打破,不同的规则决定的不同艺术载体的表现形式和方法,但是我们也同样可以从其他角度去打破这种规则,创建新的规则。

没有比今年死侍,没有比今年死侍(8)

打破规则和创建规则,就是这种反套路的核心所在,说白了,它还是一种规则,只不过这种规则具有时效性。

2 谁在打破规则?

反智文化是时效性文化的代表。

在杜鲁门执政期间发展尤其迅猛,最开始体现在对知识分子的戏谑,从麦卡锡主义盛行开始,到知识分子希斯被指控叛国进入反智文化的高潮,人们痛恨精英文化犹如痛恨大萧条一样。知识分子的不可靠性使人们对这一群体产生偏见,并因麦卡锡的胡言乱语所激化。

这种状况所带来的结果是什么呢?

被贴上知识分子标签的竞选人史蒂文森落败,而将军出身的艾森豪威尔竞选成功,出任美国第34任总统,新的文化决定了新的方向,虽然之后这种反智文化渐渐没落了,但是由此可见,精英文化也是大众所指定的一种规则,也是可以打破的。

而《死侍》的出现的目的则像是在嘲讽这种精英文化。

没有比今年死侍,没有比今年死侍(9)

死侍漫威系列里一个异类,所有英雄都安安分分的在漫画里做好英雄该做的事情,只有死侍不同,他不仅仅是漫画中的人物,有时候还会跳出漫画跟读者交流上两句,传统的美式英雄里那一套在他身上几乎毫无展现,反而成了其人物风格上一个累赘。

当然,这种人物,不止美国有,日本也有。

《银魂》就是这样的作品,如果说《死侍》是超越文本的维度与读者对话的话,那么《银魂》就是带着读者在二维漫画世界随意穿越,银魂的漫画世界是无穷的,也正因为如此,在真人改编电影中,故事的走向总能出人意料。

没有比今年死侍,没有比今年死侍(10)

以往的传统风格,或者说精英文化已经完全满足不了刁钻的观众了,近几年来反套路的片子层出不穷,尤以漫改电影为主,因为这种类型更好操作,受众也够广,然后就是对以往经典的嘲讽,比如对“特工”这类精英形象的恶搞,在前面也提到过:再熟悉不过的《王牌特工》系列;还有对“僵尸”恶搞的《僵尸肖恩》;再有则是以《独裁者》、《这不是斯巴达》为首的对经典电影和ZZ现状的讽刺。

没有比今年死侍,没有比今年死侍(11)

恶搞这个词本身属于一个大众词汇,很大程度上也象征了内容的不正式、粗糙、低俗甚至无底线,但是从另一方面来讲,这何尝不是一种突破思维的方向呢?

正如反智主义之于精英主义,每种文化产生和没落都必然暗含着时代的更替所产生的欢乐和创伤,同样,也只有不断打破既定规则所创造的壁垒,才能发现规则的缺陷并及时弥补,这样看来,像死侍这样的超级英雄打破了漫画与现实的次元壁,实际上是迫使我们去思考漫画人物与我们之间的关系的定性问题。

这让我想起在《银魂2》里面有一个场景讲的是御宅族之间的战争,一方是追星宅,另一方则是二次元宅,两方互相指责对方想法上的不切实际,却对自己的空想抱有绝对的坚持,这无疑让我们对世界的虚假和真实有了迷惑。

没有比今年死侍,没有比今年死侍(12)

作为御宅一族的我虽然可以轻松的穿梭于二次元与三次元之间,但是对于宅友对偶像的情感却是感同身受的,我们一方面感受着偶像所带给我们的情感,另一方面却必须要去接受「虚假性」这个事实,实在是残酷至极,无论是真人偶像还是二次元偶像,赋予我们的情感都是真实的,而如何保留这份情感,并与真实的世界达成和平相处的信条是我们该去思考的事情。

我们总将二次元的虚假挂在嘴边,难道真实世界,不是另一种虚假吗?

或许时间将会告诉我们答案。

3 我们在期待什么?

看完《死侍2》之后,我知道福克斯公司马上就要并入迪士尼了,而好莱坞大厂里也马上又要多出来一家公司替补上福克斯的位置,就是NETFLIX(网飞),大厂的更新换代已经不是第一次了,而这次,《死侍2》里也是狠狠的嘲讽了一波这几家公司,自黑是死侍的拿手菜,就像影片中的马赛克一样,干净无残留,而且本猫甚至觉得,如今自黑(或者黑别人)也成了美式政治正确的象征了。

没有比今年死侍,没有比今年死侍(13)

越来越多的嘲讽镜头出现在电影里,有如《江湖儿女》里赵涛扮演的巧巧朝天开枪的场景,让人浑身颤栗,爽快的不行,但事后却又记不起当时由于哪种情感而产生共鸣。

越来越多的故事需要被改编成电影,它们被翻着花样呈现在大众面前,生怕因为剧情过于乏味而被市场淘汰,风云变幻的市场每天都有胜利者和失败者,但是真正能被记住的却并不多。至于为什么这样说,因为不遵守规则的反抗其实也是一种规则,只不过这种规则正如前面所说的,具有时效性。

没有比今年死侍,没有比今年死侍(14)

一种新式的规则如果无法深入建立起牢实的地基的话,只能流于平庸。而如何创造更高一级的黑色幽默,则是一个需要重新探讨的问题,前者是创造规则,后者则是加固规则——至少就目前为止,这样的反套路还不够成熟,它确实讽刺了一些东西,但是没有告诉我们这样讽刺的意义在哪,正如本猫上面所说的,它提出了问题,并且指出了问题的痛点,但是却没有给出一个解决方案,就像一道开放性的选题,无论怎么选都不会错。

但寻求意义,正是我们所期待的。或者严格的说,我们一生都在寻求意义,但有时候却在沼泽因挣扎而越陷越深,究竟怎么样才是对的,生活没有告诉我们答案。

《死侍》的反英雄主义,恰恰正如我们年轻人的叛逆,转瞬即逝——正如电影中那样,英雄最终都会回到英雄主义的动作戏码上,带着传统的武器大杀四方,拯救灾难中的人物,带来爱与和平。

没有比今年死侍,没有比今年死侍(15)

看吧,其实世界都一样,规则一点都没变,我们期待的改变,大概就因为这惊鸿一瞥的死侍搞怪而被蒙骗,成为了陷入沼泽的人。

可是,最终,谁不是这样呢?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