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五子棋方程式 我下五子棋

我下五子棋,不为争输赢,纯属娱乐,确切地说,是打发时间,转移病痛的注意力。

夜已过半,万籁俱寂,我睡意全无,斜坐电脑桌旁,一手紧握拳头,习惯性地敲击麻木大腿;一手点着鼠标,不紧不慢下着五子棋……因为病痛,我的作息时间异于常人,几乎每个夜晚,都难以正常入睡,天长日久,遂成习惯。病痛发作时间大多在傍晚到上半夜,服药后,至少需要一两个小时后才能逐渐缓解。在此期间,为分散病痛注意力,不影响家人休息,我喜欢待在书房,打开电脑,进入某社交网络游戏平台,找人下五子棋,聊以打发难熬的每分每秒。

学会下五子棋比较容易,若不争胜,看棋形凭感觉随手落子即可。当然,正规的五子棋比赛是有禁手规则的,所谓禁手,即对局中禁止使用的下法,如先手黑棋禁“三三”、“四四”、“长连”等,还有专门的“定式”,如“浦月”、“花月”等,变化多端,比较费脑。而我下五子棋的目的并非追求棋艺的提升,只消磨时光,图一时之快,所以,我选择的是无禁手下法。

下五子棋方程式 我下五子棋(1)

下棋时间长了,发现网络上的棋手蛮有意思,他们性格各异,下棋的目的各不相同,细细琢磨棋手百态,平添一桩乐事。

有不服输的。连着输了十多盘,不去找输棋原因,还继续下,结果自然是继续输。我看不下去,一退了之,另寻新的对手。

有学了点皮毛就匆忙来试应手的。大概学了几个定式,就现学现下,殊不知每一种定式的后续变化五花八门,看似简单的几招,实则有落子先后顺序的讲究、上下左右方向的不同,找不到定式的关键点,一着不慎,棋形瞬间崩溃,定式成了“定死”。

有宁愿输棋也不要和棋的。我“活三”了,对方估计大意了,没注意,不去堵,我提醒他“赶紧悔棋吧”,对方直接按了“认输”键。还有人接连输棋,明显是棋力不够,我建议和棋,对方却不接受,非撞南墙不回头。这几位都蛮有骨气,颇有落子无悔君子棋德,我想假以时日,棋力定能更上层楼。

有深藏不露的大侠。我下棋久了,棋力进步虽慢,但只要对方段位不高,基本能打个平手。有次我遇到一对手,看公开数据,他的积分和胜率都不高,但功夫实在了得,我后几步棋的路数他早已料到。他的棋路上下开弓、左右逢源,到处是“活三”、“冲四”,不少招式我头回见到,从对局一开始我就疲于围堵,别无他法。对局中,对方还通过对话框时时提醒我,生怕我输得太快。这是真正高手啊,不以输赢论英雄,把赢的机会让给对手。这种扫地僧似的大侠,我很是敬佩。

也有固执死板的。大半个棋盘已落满黑白子,还是难分输赢,且双方都已放弃进攻,以堵为主,我几次三番要求“和棋”,对方却死活不同意,直到下满225个交叉点,最终还是以系统跳出“和棋”而告终。

还有喜欢赖皮的。对局中时不时要求悔棋,一看快输了,就要求和棋。游戏系统设置了一盘棋不能多次悔棋,对方悔棋次数用完后,就要求我悔棋,要是我不答应,就故意拖延时间,直到一盘棋设定的十分钟时间用完,被超时判负。遇到这样的对手,我还是及早认输,尽快离开难缠的对手,另寻下棋搭子。

甚至还有“既然我得不了分,也不让你得分”的。接连输了三五盘,恼羞成怒,一逃了之。其实输一盘棋也就扣一两分,而逃跑却会被扣15分,得不偿失,纯属宣泄情绪罢了。

棋手下棋风格各异,反映出各人不同的性格特征:有不急不躁的,有激进冒险的;有率性而为的,有胸怀城府的……真是棋盘小天地,人生大舞台啊。

棋手之间偶尔有交流。我喜欢下快棋,如对方频频长考,我就会点一条催促短语:“快点吧,我等到花儿也谢了!”往往一盘棋下来,对话框里留下一大串“谢了的花儿”。见对方下了一手绝妙的好棋,我会不由地点赞一下:“你的牌打得太好了!”还有经常遇见问“你是MM(妹妹)还是GG(哥哥)?”碰到这样的对手,我一概作答:“我乃糟老头子是也!”对方自然不信:“老头子还玩五子棋?打字还这么快,鬼才信你!”我打趣道:“下棋能预防老年痴呆症嘛!”

有人说,下五子棋可以锻炼人的记忆力、提高逻辑推理能力、磨炼性格等等,对我来说,还有一个新功能,那就是缓解神经疼痛。凌晨一点之后,病痛已缓解大半,我关闭电脑,起身进卧室休息,入睡往往已是凌晨两三点钟。

感谢五子棋,让我在漫长的深夜还有一个适合自己稀释病痛的去处;感谢深夜陪我下棋的远方陌生棋友们,伴我度过一个个难熬的病痛长夜。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