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古诗鉴赏专题训练(中考古诗鉴赏专题)

【本题选自福建省厦门市2020-2021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下面我们就来说一说关于中考古诗鉴赏专题训练?我们一起去了解并探讨一下这个问题吧!

中考古诗鉴赏专题训练(中考古诗鉴赏专题)

中考古诗鉴赏专题训练

【本题选自福建省厦门市2020-2021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慧学的王《古诗鉴赏专题(一)》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小题。(6分)

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

岑参

强欲登高去,无人送酒来。

遥怜故园菊,应傍战场开。

4. 下面对这首诗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C

A. 诗题中“九日”指阴历九月九日重阳节,古人有重阳登高、饮酒、赏菊的风俗。

B. 首句“登高”紧扣题目中的“九日”,“强”表现了诗人在战乱中的凄清境况。

C. “无人送酒来”化用有关陶渊明的典故,表达诗人渴望像陶渊明一样赏菊畅饮。

D. “应傍战场开”用叙述语言,朴实无华,但是寓巧于朴,余味深长,耐人咀嚼。

【解析】C.“表达诗人渴望像陶渊明一样赏菊畅饮”理解有误。“无人送酒来”化用有关陶渊明的典故,反用其意,是说自己虽然也想勉强地按照习俗去登高饮酒,可是在战乱中,没有像王弘那样的人来送酒助兴,共度佳节。所以,“无人送酒来”句,实际上是在写旅况的凄凉萧瑟,无酒可饮,更无菊可赏,暗寓着题中“行军”的特定环境。故选C。

5. “遥怜故园菊,应傍战场开”两句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请简要分析。

“遥怜故园菊,应傍战场开”表达了诗人对故园的思念,对饱经战乱的人民的同情和对和平生活的向往之情。

【解析】“遥怜故园菊”写诗人在佳节之际想到了长安故园,句首一个“遥”字,正是渲染自己和故园长安相隔之远,烘托了诗人深切的思乡之情。“应傍战场开”则是诗人设想“故园菊花”盛开于战场。这样的想象扣住诗题中的“行军”二字,结合安史之乱和长安被陷的时代特点,写得新巧自然,真实形象,使读者仿佛看到了一幅鲜明的战乱图:长安城中战火纷飞,血染天街,断墙残壁间,一丛丛菊花依然寂寞地开放着。此处的想象之辞已经突破了单纯的惜花和思乡,而寄托着诗人对饱经战争忧患的人民的同情,对早日平定安史之乱的渴望,对和平生活的向往。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