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毛选缓解焦虑(读毛选如何与虎谋皮)

我是一宁,谢谢你的阅读,有缘可交流、咨询。

有缘相遇,可关注我的公众号《职场的学问和实践》

读完毛选中的这篇长文,可能会触发你的哪些思考呢:

1、如何判断当前的形势,找到当前工作的重点和方向;

2、如何在不同时期灵活地判断和抓住重点;

3、如何实事求是?

4、如何能够预判事情的发展趋势?

5、独立自主,对职场、个人生活、家庭等都有哪些意义?

6、如何“与虎谋皮”?

读毛选缓解焦虑(读毛选如何与虎谋皮)(1)

一、

今天分享《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策略》的一些内容。

还是一样,我们先了解一下这篇文章的历史背景。

之前,我们已经数次提到过,《毛选》里的每一篇文章,都是针对当时出现的一个或者一类的现实的,具体的问题而写的。(点击阅读:如何真正地从毛选里汲取营养?)

这篇文章题目看上去是《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策略》,实际上呢,它要解决的是民族统一战线中的关于“民族资产阶级”的问题。

此文作于1935年12月27日,这时中央红军已经长征到达了陕北,并召开了历史上著名的“瓦窑堡会议”,“瓦窑堡会议”明确了中日之间的民族矛盾是当前的主要矛盾,并确定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基本政治路线。

应该说,瓦窑堡会议算得上是遵义会议的一个衍生和继续,因为当初遵义会议,因为时局和战事的紧迫,于是只能在军事路线上作出合理的纠正,并在遵义会议后很快确定了毛泽东的军事领导路线。

但是那时候正在长征途中,纠正“政治路线”的时机并不成熟,于是政治路线问题就被遗留了下来,直到中央红军到达陕北之后,解决政治路线问题的时机方才成熟,于是就有了著名的“瓦窑堡会议”

这次会议算是纠正“政治路线”的一个开端,因为后来在纠正政治路线问题上,实际上也走了很漫长的路,远比纠正军事路线要困难和复杂很多。

瓦窑堡会议的一个重要的路线转变就是从以前的动不动“中间派是最危险的敌人”的关门主义路线,转变成了需要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换句话说,此刻对主要矛盾的判断,已经由阶级矛盾转变成了中日之间的民族矛盾。

这里需要提一个观点,其实也是重复一下我们之前的“矛盾论”的观点:

对主要矛盾的判断,是一切策略、制度、方法的基本前提,因为一切的策略、制度、方法,都是围绕着主要矛盾,并兼顾着次要矛盾进行的。

统一战线大家并无太大争议,但是如何具体的执行统一战线?如何确定哪些可以联合?哪些不能联合?就成了会议最具有争论性质的问题。

而其中争议性质最大的,就是这个“民族资产阶级”,也就是当时中国自己的企业家、资本家、民族实业家、富裕的手工、商业个体户等。

如何看待这个阶级?如何看待他们的转变?如何给他们定性?如何团结他们?这一系列的问题便衍生出来。

于是,在“瓦窑堡会议”之后,毛泽东随即写了这篇《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策略》的报告,就其中的“民族资产阶级”的问题作了分析和讲解,就是为了解决以上我们提出的那些问题。

这就是《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策略》的报告的历史背景。

其文章实质,是统一战线。

我们《毛选》里的关于统一战线的思想和理论,便由这篇《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策略》的报告正式开启了。

这个统一战线的思想、理论也是一个整体体系,后来第二卷《毛选》中,又产生了很多关于如何斗争、如何团结、如何既斗争又团结的思想,这些所有的文章组成并完成了统一战线的思想、理论。

讨论“民主资产阶级”只是统一战争思想的一部分。以后,第二卷的时候,还会看到很多关于“统一战线”的实践问题。

以上,就是《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策略》的大背景,接着,我们解读一下此文中的具体思想和观点。

二、

此文开篇是这样一段话,这段话特别值得拿出来单独说一说,因为看上去平平无奇的一句话,其实已经包含了好几个很有意思的观点,我们先分析一下这段话用到哪些知识点。

原文如下:

同志们!目前的政治形势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根据这种变化了的形势,我们的党已经规定了自己的任务

目前的形势是怎样的呢?目前形势的基本特点,就是日本帝国主义要变中国为它的殖民地

这几句话,如果是初读者,看起来应该是很简单的话,没有什么值得解读的地方,但是对《毛选》比较熟悉的就可以从中提炼出一些知识点了。

首先,“目前的政治形势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这里讲到一个“形势”的问题。

我们生活里啊,看到一个人盲目、不会做选择、乱搞瞎搞,常常会说这个人看不清形势,处于当局者迷的状态,因此常常作出十分错误甚至愚蠢的判断。

那么为什么一个人会看不清形势呢?

其根本就在于没有分析好当下所面临的诸多矛盾中,哪个是主要矛盾,哪个是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哪个是次要矛盾等等。

我们上面讲了,这篇文章是瓦窑堡会议之后两天发表的,解决的是“民族资产阶级”的问题。当时瓦窑堡会议已经分析了中日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并分析了阶级矛盾等一系列矛盾,再分析完了矛盾之后,才看清楚了当下的政治形势。

因此此处涉及这样一个知识点:认清形势的本质,就是认清了矛盾。

因为此文是衔接着瓦窑堡会议决议的,所以开篇我们便看到了这句话:

“同志们,目前的政治形势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这句话的实质其实就是说:“同志们,我们目前面临的主要矛盾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然后接着,又是这样一句话:“根据这种变化了的形势,我们的党已经规定了自己的任务”。

我们以后还会经常看到这类似的话,就是形势和任务两个词往往是连在一起的。

认清了形势,也就能看得清任务,看得清任务,也就能制定自己的目标,有了目标,才能确定方法。

所以归根结底,我们又重新回到了矛盾的分析之中。大家现在知道,为什么每个时期,都要先明确当下的主要矛盾是什么了吧?

因为后面的形势、任务、目标、执行、回馈、再确认、再修整、再执行,这样的整个处理复杂事物的操作顺序,都是建立在矛盾分析的基础上的,分析过后,是什么矛盾,决定了后面一系列的策略和方法。

我们自己处理自己身边的所有事情的顺序,其实和这个流程是一致的。

三、

矛盾的各种衍变、发展、等等知识点,可以去读一读《矛盾论》,大家有时间可对照原文回顾一下。

我们这里说,如何找出这些矛盾?找不出矛盾自然也谈不上分析矛盾。

找出矛盾并没有什么秘诀,但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关键点有两个:

第一个:事物涉及的所有信息一定要收集的全面。

这个全面有两个含义,这两个含义用两个词语概括就是:历史和现状。

《毛选》里经常可以看到这两个词语,它表达的含义其实就是把握事物的全面性,防止沦为片面的理解

而要把握事物的全面性,就要搞清楚事物的历史和现状。

就好像我们说的,哪怕是劝两个打架的人何解,那劝之前你也得先搞清楚事情的来龙去脉,这里说的来龙去脉,其实就是事物的历史和现状。没搞清楚这个,提出的合解方法一定是胡说八道一通的主观主义的方案。

我们说要实事求是,也是这个道理,任何的理论、原理,如果不是在搞清楚具体事情的历史和现状的基础上去运用,那都是教条主义。

换句话说,任何的理论方法,都必须要建立在一定的对象之上,找出了研究对象的历史、现状的一切信息,才能把科学的理论方法运用得正确、合理。

第二个关键点:预判矛盾的发展和衍变趋势。

这句话用我们日常生活里的表达方式就是:你要知道这件事这样去做,会产生什么样的后果?

很多人办事啊,不考虑后果,其结果往往容易产生机会主义和冒险主义,使得自己失去了主动权。

大家看我的视频号里面,有2个是四渡赤水的视频,这是长征系列故事中我非常喜欢的一个。

里面一个很重要的思考,就是不断的去争取主动权:

而争取主动权的一个基本前提,就是思考每一个决策会产生什么样的后果、会造成什么样的局面。

你要思考一渡赤水,会有什么后果,有什么局面?然后二渡、三渡能否调动敌人?敌人会因为你的决策作出哪些部署的变化?

只有这样去思考,才谈得上“调动敌人”,否则你都不知道你下这一步棋,会引起敌人的哪些变化,自己的哪些变化,那么何谈调动敌人呢?何谈主动权呢?

然后继续有人问,要如何预判矛盾的发展和衍变趋势呢?

这个问题,你就可以想想,你是怎么知道走路不小心碰到障碍物会摔跤的?你摔过一次,总结一次,下一次不就知道走路不小心碰到障碍物会摔跤了吗?

对于复杂事物,这离不开大量的理论知识的学习和实践经验的掌握,不如此,则无法对事物的发展衍变趋势作出合理的判断。

我们说失败是成功之母,就是说的你实践了,碰壁了,然后总结并找出了碰壁的原因,那么下一次你就能预判碰到障碍物的后果。

我们又说,失败不一定是成功之母,就是说你实践了,碰壁了,然后没有总结和找出碰壁原因,那就白碰了,下次遇到同样的情况,你还是会碰,那它就不是成功之母。

所以,失败是不是成功之母,实际上取决于你自己。

换个方式,什么挫折是成功之母、黑暗是成功之母,成功是成功之母等等这些说法其实是一个意思。

本质不取决于这些东西是否发生,本质取决于你自己是否善于利用这些失败经验、成功经验、挫折经验、甚至黑暗经验,来提升自己的预判能力,提升自己分析矛盾,解决矛盾的能力。

所以,总结一下:

要想找出自己面临的诸多矛盾,就必须得尽量全面的获取足够的信息,搞清楚身边那些事物、包括自己的历史和现状。

然后,通过自己的理论和实践方面的知识,逐渐搞清楚这些事物可能的各种发展趋势。

只有这样,才能找出矛盾,才谈得上分析矛盾。

大家可能看到这一套方法,觉得这样太复杂了,生活里谁会想那么多?

事实上并不复杂,我们很多人根本都不知道矛盾的含义,很多人也从来没读过《毛选》,但是一样很会处理事情。

这是因为他们虽然没有总结过,但是凭着自己学到的其他理论、自己的实践经验,处理事物的方法其实吻合了矛盾分析的方法。

而我们知道了这里面的理论和方法,其实再去做,会少走很多弯路,会更加善于分析和总结,会更容易把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

这也是读毛选的一个很有价值的意义。

有缘相遇,可关注我的公众号《职场的学问和实践》

四、

变化和独立自主的意义。

首先说变化,即由于矛盾之间的互相转化,从而带来的各种事物内部、事物与事物之间的矛盾的变化。

一般来讲,我们在生活里,成长中常常需要注意观察两种事物,一种是变化着的事物,一种是常年不变的事物。

拿《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策略》这篇文章里的内容来看,哪些很长时期内都是不变的呢?

“我们的任务,是变中国为独立、自由和领土完整的国家。——《毛选第一卷,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策略》”

哪些是变化的呢?

“当着革命形势已经改变的时候,革命的策略,革命的领导方式,也必须跟着改变。——《毛选第一卷,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策略》”

我们可以看到,长时期不会变化的是,我们总的任务是追求独立、自主、自由、领土完整,这些东西是长时期内都不会变化的。

而我们具体的斗争目标、策略、方法则因为矛盾的变化,环境和形势的变化,需要时刻拥抱变化,否则就不足以应对时刻变化着的外部环境。

我自己在生活里把这个经验用到很多地方,会觉得颇有益处。

比如在个人价值观方面,我会认为善良、勤奋、换位思考等等,这些品质啊,一般不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发生变化。

当然,从某种意义上来讲,是没有不变的东西的,这里说的不变,也是一个相对的时期,要表达的含义是它们相对稳定,是我们需要恪守和坚持的一些东西,有利于我们设置一些自己的原则和底线。

而有的东西就是变化非常迅速的,比如某个技术、某门手艺、某种糊口方式、当下的某种观念、某种习俗、某种风格、某种设计等等,这些啊常常处于剧烈的变革之中。

当然,并不是说它们时刻会变化,我们就弃之如履,而是说我们应对这些东西的态度,要保持一种开放的心态,保持一种随时作好应对准备的状态,这样一旦它们开始变化的时候,我们不至于手足无措

当然也不是要搞得紧张兮兮的,凭空制造焦虑,这个度大家还是自己去体会。

五、

然后我们回到《毛选》原文,这篇文章讲的就是当中国面临的主要矛盾发生变化的时候,各阶级、各团体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化,我们如何看待这样的变化?

我们说,自近代史以来,旧中国始终面临着两大矛盾,一个是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一个是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

但是,在同一个时期,必有一个主要矛盾,两大矛盾虽然都很重要,但是并非并列,这也是我们《矛盾论》里说过的,同一个阶段之内,有且仅有一个主要矛盾。

当军阀混战、帝国主义采取温和的进攻策略,扶植代理人的殖民策略的时候,帝国主义之间也相互斗争的状态下,很长一段时期内,封建主义同人民大众的矛盾是主要矛盾。

因此,我们就看到了1924年到1927年的革命时期和北伐战争,革命力量团结在一起反对各系军阀的斗争,看到了1927年至1936年由红军组织的土地革命战争,由共产党组织农民开始的土地革命。

这些斗争都是体现了封建主义同人民大众的矛盾。

但是当日本开始转变政策,要从原来半殖民地的控制手段改为将中国全部变为它的殖民地的时候,这种矛盾立刻发生了变化。

即中华民族同日本帝国主义之间的矛盾,变成了当时中国的主要矛盾。

当这种主要矛盾发生变化的时候,各阶级之间的革命态度就必然发生变化。

于是,《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策略》,就需要分析各阶级的态度到底变成了什么?

于是我们看到,文中分析:

首先,工人、农民是坚定反抗者,也是最坚决的反日力量。

小资产阶级的反抗性是增加了,而不是减少了,各城市间的反日运动、青年学生的反日运动都是剧烈的发展了,而不是减少了。他们所面临的状况日益严重,越发的走向破产、失业的局面,因此我们说他们这个阶级也是坚定的反日力量。

大土豪、大劣绅、大军阀、大官僚、大买办们,则是完全扔掉了民族的界限,充当着帝国主义的走狗,他们是没有变化的,是我们需要斗争并打倒的,他们的头头就是蒋介石。

文章最重点要分析的,就是我们之前说的民族资产阶级。

当时内部有两种观点:

一种是民族资产阶级具有天然的软弱性、不彻底性、动摇性,是一个非常危险的阶级,我们的革命队伍需要纯粹又纯粹,不应该把这个中间阶级拉到我们的阵营中来。

第二种,认为民族资产阶级在主要矛盾发生变化的时候,他们也会变化,至少他们的左翼是会参与革命的,这个时候我们应该团结他们,争取一切可以争取的抗日力量。

大家如果只是简单的从这两个方案去看,会毫不犹豫的选择后者,肯定是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才是对的啊。

但是大家如果熟悉第一次国共合作,熟悉后来中间阶级反水造成过的严重伤害,可能就能理解第一种观点为什么会有很多人坚持了。

第一次国共合作,到了破裂初期,首先叛变的就是这个中间阶级,也是就我们说的民族资产阶级,他们害怕革命的彻底,因为这会革到他们的头上,所以第一次国共合作破裂以后,那些代表民族资产阶级的军阀,也同样参与了对我们的残酷围剿。

而后来到了土地革命时期,也就是井冈山和苏区时期,每次只要蒋介石来围剿的时候,这个中间阶级反水的情况就接踵而来。(这个看过公众号里毛传的应该很清楚了)。

前面我们读《井冈山的斗争》也提到过,中间阶级拿不住的现象,一直都没有解决,以至于后来造成了很严重的内部斗争。

加上以前两个阶级互相斗争,留下的一些历史问题,所以持第一种观点的并不奇怪,相反,我觉得很能理解。

有缘相遇,可关注我的公众号《职场的学问和实践》

六、

那么第一种观点的问题出在哪里?

其实就在于,当主要矛盾发生变化的时候,各阶级面临的矛盾也会发生变化。

民族资产阶级面临的矛盾,随着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也在发生变化,这个阶级同日本之间的矛盾,也同样成为了他们面临的主要矛盾。

因此,我们就看到了蔡廷锴十九路军的抗日、看到了马占山等军阀在东三省的抗日等行为。

只要他们把原本向着红军的火力,转向日本帝国主义,那么我们都认为是有利于中国的行为,那么我们就应该团结和支持。

把矛盾分析清楚了,其实还有一个问题,是当时大家顾虑的,这个问题大家也可以思考一下,如果是你,你会怎么选择?

前面分析了,主要矛盾的变化,会引起很多事物矛盾同样发生变化,那么好,既然你说主要矛盾发生了变化,我们的策略也要变化,以前的关门主义要不得了,要开展统一战线。

那么请问,万一当初的事件重演?万一中间阶级、民族资产阶级到了某个时期又开始兴风作浪、他们的软弱性和妥协性又暴露出来,再次把屠刀对准我们怎么办?

咱不合作,就不用提防,反正是把他们当敌人看待。可是一旦合作,他们就具有了欺骗性,就混进了我们的内部,内部的敌人往往最可怕,最难以拿捏,最容易造成极大的破坏。

这一点大家可能都能了解,堡垒往往被敌人从内部打破嘛,统一战线之所以难以开展,就在于怕坏人钻进来,我们难以识别,往往造成非常严重的损失。

这个顾虑有没有道理?太有道理了。

我们说同志同道合的同志合作,是最好的,也是最完美的。

但是同这种具有软弱性、动摇性的中间分子合作啊,是非常困难的,既要一起合作抗日,又要时时刻刻提防他们耍诈,时时刻刻提防他们把枪头扭转过来对着我们。

这种最是难以提防,也最容易造成损害,讲真,和这样的中间分子合作,要承受很大的心理压力,尺度要掌握的很好,否则就要出问题。

大家也可以思考一下,这种局面如果是你,怎么办?怎么去分析和看待?

所以我们从《毛选》里会看到,其实关门主义者之所以有市场,是因为确确实实有这方面的顾虑和实际问题。

按照我以往的性格啊,也是有可能站关门主义的一边的。因为我确实很反感这种拿不住的中间派,动摇分子,所以就不用说跟他们合作了。

所以,其实不管是哪种观点,大家都有自己一方的道理,都是值得思考的。

因此,我们才说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实事求是具有重要的意义。

七、

那么这个问题,《毛选》里是怎么解答的?

说起来也只是四个字:实事求是。

《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策略》这篇文章里,分析了今天的实际情况,原文如下(略长,大家可以细细读一下):

“现时革命方面的特点,是有了经过锻炼的共产党,又有了经过锻炼的红军。这是一件极关重要的事。如果现时还没有经过锻炼的共产党和红军,那就将发生极大的困难。为什么?因为中国的汉奸卖国贼是很多的,并且是有力量的,他们必然想出各种法子来破坏这个统一战线,用他们威迫利诱、纵横捭阖的手段来挑拨离间,用兵力来强压,来各个击破那些比较他们小的、愿意离开卖国贼而同我们联合起来打日本的力量。如果抗日政府抗日军队中缺乏共产党和红军这个要素,这种情形是难于避免的。

一九二七年革命的失败,主要的原因就是由于共产党内的机会主义路线,不努力扩大自己的队伍(工农运动和共产党领导的军队),而只依仗其暂时的同盟者国民党。其结果是帝国主义命令它的走狗豪绅买办阶级,伸出千百只手来,首先把蒋介石拉去,然后又把汪精卫拉去,使革命陷于失败。那时的革命统一战线没有中心支柱,没有坚强的革命的武装队伍,四面八方都造起反来,共产党只得孤军作战,无力抵制帝国主义和中国反革命的各个击破的策略。那时虽然有贺龙、叶挺一支军队,但还不是政治上坚强的军队,党又不善于领导它,终归失败了。这是缺乏革命中心力量招致革命失败的血的教训。

在今天,这件事起了变化了,坚强的共产党和坚强的红军都已经有了,而且有了红军的根据地。共产党和红军不但在现在充当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发起人,而且在将来的抗日政府和抗日军队中必然要成为坚强的台柱子,使日本帝国主义者和蒋介石对于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所使用的拆台政策,不能达到最后的目的。没有疑义,威迫利诱、纵横捭阖的手段,日本帝国主义者和蒋介石是一定要多方使用的,我们是要十分留神的。

当然,对于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广泛的队伍,我们不能希望每部分都有如同共产党和红军一样程度的巩固。在他们的活动过程中,有些坏分子因为受了敌人的影响退出统一战线的事情,是会发生的。但是我们不怕这些人退出去。一些坏人受敌人的影响退出去,一些好人却会受我们的影响加进来。只要共产党和红军本身是存在的,发展的,那末,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必然也会是存在的,发展的。这就是共产党和红军在民族统一战线中的领导作用。

共产党人现在已经不是小孩子了,他们能够善处自己,又能够善处同盟者。日本帝国主义者和蒋介石能够用纵横捭阖的手段来对付革命队伍,共产党也能够用纵横捭阖的手段对付反革命队伍。他们能够拉了我们队伍中的坏分子跑出去,我们当然也能够拉了他们队伍中的“坏分子”(对于我们是好分子)跑过来。假如我们能够从他们队伍中多拉一些人出来,那敌人的队伍就减少了,我们的队伍就扩大了。总之,现在是两个基本势力相斗争,一切中间势力,不附属于那一方面,就附属于这一方面,这是一定的道理。

而日本帝国主义者和蒋介石灭亡中国和出卖中国的政策,不能不驱使很多的力量跑到我们方面来,或者径直加入共产党和红军的队伍,或者同共产党和红军结成联合战线。只要我们的策略不是关门主义,这个目的是能够达到的。”——《毛选第一卷,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策略》

我来翻译翻译吧,意思其实就是说:以前我们第一次合作,是没有独立自主的能力的,没有红军,没有武装,也没有成熟的组织,因此只能把希望寄托在国民党身上,最后人家要整你,你一点办法也没有,表现出来的就是机会主义路线。

但是现在,我们已经可以独立自主了,有了这个基础,他好好合作,那大家就一起抗日,他要是想搞阴谋,搞纵横捭阖的手段,那么我们也可以用同样的手段去对付他。

在主要矛盾的变化情况下,我们必须要变化,要团结,要统一战线,但是又要时刻坚持独立自主,时刻提防他们的破坏。

这是一个辩证统一的关系,你要选择统一战线,那么你就要接受统一战线带来的种种困难,这个世界上没有只有好处、没有坏处的选项。

你选择了一个东西,就要承担它带来的另外一些危险的、不好的东西,世界上所有的选择都是这样的。

如果一个东西只有好处,没有坏处,那就不是选择了嘛,那叫争取对不对?之所以选择,就是因为有利有弊,你选择的时候需要知道自己要什么,选了以后要承担什么?

连结婚都是这样的,你选择婚姻,既获得了婚姻带来的好处,也必然承担这婚姻带来的不好的东西。你选择一样的东西,就要作好准备,承担它可能会带来的一些不好的东西。

而要如何承担,如何防止不好的东西对你的影响和破坏?

原则只有一个,这个原则我觉得也是一个长时期内不会变的好东西——独立自主。失去独立自主,就失去了主动权,就会任人宰割。

拥有了独立自主,才能拥有拥抱变化的能力,才能适应各种不可控的东西,一切的一切都需要独立自主。

上面那段原文摘录,其实核心要点就是四个字:独立自主。

现在和过去不同了,现在我们有红军,有锻炼过的党,有坚定的组织,这一点长征已经证明了。

原文中,还提到了长征,就是说明,现在的党是一个成熟的党,一个衡量是否成熟的重要标志,就是独立自主。

这个独立自主从遵义会议开始,真正的形成了。在这个基础上来谈统一战线,才是有可能的。

我们拿着这个观点,再回去看看以前的苏区历史,也就知道为什么那时候想搞统一战线会那么困难,为什么同福建十九路军的合作最终走向失败?我们说是因为迷信苏联的政策,迷信苏联的路线,那么迷信这些东西,归根结底是什么呢?

还不是无法独立自主,需要依靠别人的思想、方法、路线等等?

所以,这篇文章后半段,我们表达的主题只有一个——独立自主。

《毛选》中还有很多关于阐述统一战线的文章,后期我们还会看到这个“独立自主”在实践中会有哪些好处,会怎么帮助构建统一战线。

应该说,没有独立自主就没有统一战线,大家把这个规律代入到一切联合、合作的关系之中,你就会发现,这个规律的正确性。

好了,这篇文章暂时分享到这里,还有很多值得去思考的内容,还有很多结合实际的案例,无法一一列举。

就当作是抛砖引玉,给大家的思考做一点思考吧。

点个在看,从今天开始,把工作当修行,没事少抱怨,有空多成长。

我是一宁,谢谢你的阅读,有缘可交流、咨询。

有缘相遇,可关注我的公众号《职场的学问和实践》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