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武术十大高手排名 所谓的古代大内高手

相信大家在影视节目中,经常可以看到诸如皇宫里保卫皇帝的侍卫高手、武林中功夫高强的名门大师以一敌多,杀得来犯之人落花流水的画面。

古代武术十大高手排名 所谓的古代大内高手(1)

儿时的我们一定也幻想过自己像黄飞鸿抑或七进七出的赵云一般,武艺高强,单枪匹马便将众人打的落花流水。

随着我们的长大,我们慢慢认识到这些只是影视里的艺术表现形式,并不是真实存在。

然而有很多看了电视电影的武功迷认为,各种功法秘籍武学大师是确有其事,并热衷于练功比武,那么这些究竟是否属实呢?

古代武术十大高手排名 所谓的古代大内高手(2)

要回答这个问题,首先我们来了解下古代是什么时候才有所谓的大内侍卫、御林军呢。

要知道,在先秦三代夏、商时期,中央政府是并没有常备武力的。若要进行军事行动,军队一般由贵族组成,特殊情况下也会征召平民和奴隶。

直到周代才有常备军设置,自此逐渐沿袭直到清代。其中级别最高的就是在皇帝身边日常侍从、值宿的高级侍卫,统称御前侍卫、御前行走。

那么什么本领的人才能有这份资格,当这个最高级别的御前侍卫,成为人们严重的大内高手呢?

古代武术十大高手排名 所谓的古代大内高手(3)

古代武术十大高手排名 所谓的古代大内高手(4)

一般来说,大部分能当御前侍卫的人基本上为两种。

一种是在战场上建立功勋奋勇杀敌的人,清太祖当年扩张的时候,手下有很多能征善战的将领。这些人如果能在战场上立功的话,有机会被努尔哈赤提拔到身边培养。

另一种是通过科举考试选拔出来的武官,也就是大家经常耳熟能详的武状元。

朝代中期,社会稳定,能在战场上立功的人大幅度减少,因此在科举考试中脱颖而出的人,很容易就成了皇帝选拔的首选。

康熙二十九年(1690年),就有一个武进士,被朝廷选中成了皇帝身边的侍卫,雍正年间进一步完善了这种选拔侍卫的方式。雍正五年(1727年)以后,每年都有二十人左右,通过科举成为皇帝身边的侍卫。

那么这些人真的以一敌百,都有万夫不当之勇吗?

其实这些,基本都是口口相传中差之毫厘谬以千里的结果。要知道古代打仗或者上阵杀敌,最重要的是身上的一身铠甲。

可能有的小伙伴会说,一身铠甲就能让我脱胎换骨化身赵云?

虽说有些夸张,然而铠甲对实际战力的提升那确实是相当大的。

古代武术十大高手排名 所谓的古代大内高手(5)

要知道冷兵器时代,人们往往手持利刃近兵交战。

一副保养良好的铁甲,一般的弓箭很难射穿,刀矛也扎不透。一个穿甲的成年男子,带着长矛和弓箭,能轻易对抗数个不穿甲的对手。

要是三五个穿甲胄,带武器的人一起行动,基本就能让当地的巡捕、衙役和民兵手足无措,只能找正规军来剿灭。

由此可见铠甲的威力,甚至清朝时期刚有火器普及的初期,允许持有弓弩等却仍不准私人藏有铠甲。

《唐律疏议》:“弩一张加二等,甲一领及弩三张流二千里,甲三领及弩五张绞。”所谓的“一甲顶三弩,三甲进地府”,就出自这里。

因此,你若有了一副好的盔甲,那么面对一些毫无装备的敌人时,还真有可能会有以一当十的情况出现哦。

古代武术十大高手排名 所谓的古代大内高手(6)

那么,除去中央集权下的武装力量,难道民间就没有高深莫测的武林高人、功夫秘典吗?

如大家所熟知的李小龙,以灵敏的身手、发达的肌肉以及出名的双截棍吸引了大批的龙迷,那么李小龙也做不到以一敌多吗?

李小龙多年习武,且在武术上的造诣非凡,又创造了截拳道、寸拳等武术理念。街头以一敌多,的确是有可能的。

但是若想类似于影视中的黄飞鸿一般,以一当百,那显然是不现实的。

古代武术十大高手排名 所谓的古代大内高手(7)

国家散打协会2016版规则

众所周知,李小龙身高173cm,体重130-140斤。那么这个身材对付我们这种没有武术基础的普通人,并且身高体重相差不大的情况下。

以李小龙的武术底子,或许能对付我们数人游刃有余。可当身材相差过大,人数众多时,那胜算属实不会太高,且不说街斗尚有诸多不确定性。

根据国家散打协会2016版的规则说明第四条里,已经很明确的可以看出:在散打的重量级别上,每四公斤就是一个级别分组。

古代武术十大高手排名 所谓的古代大内高手(8)

古代武术十大高手排名 所谓的古代大内高手(9)

格斗为何会划分的如此精确呢?难道没有高手以下克上,灵动迅捷四两拨千斤战胜高重量级别的吗?

因为在格斗里,一力降十快,在绝对的力量面前技巧的作用会显得十分微弱甚至可笑。每高出一个级别的比赛里,抗击打能力以及攻击力量都是差距十分之大的。

我们可能会听说某一个重量级的冠军跨级挑战下一个重量级的选手,可几乎没听说过在维持自己体重不变的情况下连跨数级去挑战成功的。

古代武术十大高手排名 所谓的古代大内高手(10)

并且大家可以发现,很多令人惊奇的格斗传闻,往往都发生在之前社交媒体信息技术还不是很发达的时期。

经常偶有能人异士上天入地,一个人击退了数百人的传闻被人们传得神乎其神。

当社会发展到现如今,街上都有监控人人都有手机能记录身边的事情后,反而不见了那些人的踪影,慢慢也没有人再传这些。

如80年代,传得神乎其神的气功大师,各种令人发笑的异术,现在看来简直像是在对我们的智商进行考验。

古代武术十大高手排名 所谓的古代大内高手(11)

类似的还有前些年号称,一碰人就飞的气功大师闫芳。与弟子在战斗中,如拈花摘叶般举重若轻,瞬间便将弟子打的四散飞去。

如果说这个人大家印象不深,那么接下来这个人相信大家都有所耳闻。

古代武术十大高手排名 所谓的古代大内高手(12)

古代武术十大高手排名 所谓的古代大内高手(13)

没错,这位就是号称某流派太极拳掌门人马保国。“术高莫用”、“年轻人不讲武德”、“接化发”、“耗子尾汁”、“我大意了没有闪”等著名网络梗的发明人。

在其与弟子的练习中,以四两拨千斤的巧劲便击的各弟子纷纷退散。号称他的功夫出手,非死即伤,并且自称被英国武术界认为是当代李小龙。

或许长期与弟子的沉浸式教学练习,让马保国先生有了一种自己真是世外高人的错觉。

在一天,马保国约战了一个50岁左右的搏击教练,誓要为自己的太极功夫正名。

古代武术十大高手排名 所谓的古代大内高手(14)

古代武术十大高手排名 所谓的古代大内高手(15)

可结果大跌眼镜,被称为当世高人的马保国几个回合下来便倒地不起,丝毫不见在其于弟子练习中大量使用的四两拨千斤,反倒赛中多次出现街头斗殴常用的“王八拳”。

赛后,马保国先生声称自己“术高莫用”,因怕伤到对方因此不敢祭出全力。

可见,那些存在在小说影视里的绝世高手,在现代社会确实没有见过。

难道是金庸先生的《射雕英雄传》等著名武侠小说在上个世纪的疯狂流行,让大家有了一种高人都大隐隐于市、武功秘籍都藏在深山不知名的落灰角落的错觉?

那么大家认为,现实中究竟存在这种世外高人、功法秘籍吗?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