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大名剑排行(十大名剑排行及其传说)

剑是古代兵器之一。根据《黄帝本纪》记载“帝采首山之铜铸剑,以天文古字铭之”,从一个侧面就反映出这个剑的发明。是大概在我国黄帝时代。不过直到商代,咱们国家才正式有制剑的史料记载。而且当时的剑。一般成柳叶或锐三角形,最早是铜制的。春秋战国时,剑成为了步兵的主要兵器。然后随着历史的发展,不断的加长加长再加长,成了长剑。

到了东汉的时候,剑逐渐退出了战争舞台,而成为了佩戴仪仗,或者是习武强身。等汉代之后,这个铜剑渐渐的被钢铁剑所替代,直到今天。总之虽然说战场上剑用的少,而且多用作仪仗或自卫强身之用,但是作为百兵之君美称的宝剑,仍然是受到古代文人墨客武林大侠以及上层人士所喜欢。于是乎,历史上就出现了赫赫威名的十大名剑,哪十把名剑?从后往前说哈。

十大名剑排行(十大名剑排行及其传说)(1)

第十把剑“精致优雅之剑:承影”。根据文献记载,这把剑相传出炉时,是"蛟分承影,雁落忘归"。这个绞是蛟龙的蛟,雁是大雁的雁,故名承影。这把剑非常神奇,是一把长剑,而且是一把有影无形的长剑。相传,这把剑铸造于商朝,曾经被商朝的天子所拥有,是商天子三剑之一。后来因为动乱,所以辗转流落到春秋时期的一个叫做孔周的人手中,再往后在历史上就彻底消失。


十大名剑排行(十大名剑排行及其传说)(2)

第九把剑“尊贵无双之剑:纯钧”。说起纯钧剑可能不太熟啊,但是说到举世闻名的国之重器越王勾践的青铜剑,肯定很熟悉,没错纯钧剑就是它真正的名字。根据《十一记》等古书记载,越王勾践,他有一个特别的嗜好,就是要铸制名剑。很长时间,考古学家都没有相关的文物加以佐证。直到一九六五年十二月,在当时湖北省的江陵的济南城楚墓发掘时,发现了一柄越王勾践自作用剑,当时这把剑是在墓主人身边的左手边啊装在黑色的漆木盒的鞘内青铜剑和这个剑鞘吻合的十分紧密。这古人员拔剑出鞘,历经千年仍然是寒光耀眼,并且毫无锈蚀,是刃薄锋利。拿纸一试,二十层的纸一划就破。剑长经过测量是五十五点六厘米。其中剑身长四十五点六厘米,剑隔是宽五厘米。全身布满了黑色菱形的几何暗花纹。在一九七七年十二月,上海的复旦大学静电加速器实验室等有关专家进行的科学测定,发现越王勾践剑的主要成分是青桐和锡,这个剑身的黑色菱形花纹也是经过硫化处理,剑刃的精磨技术水平,可同现在的精密磨床生产的产品相媲美。相传,这把剑是春秋战国时期,越国人欧冶子所铸,充分展示了当时越国铸剑工匠的高超级。

十大名剑排行(十大名剑排行及其传说)(3)

第八把剑“勇绝之剑:鱼肠”。据传是铸剑大师欧冶子为越王所制,他使用了赤堇山之锡;若耶溪之铜,经雨洒雷击,得天地精华,制成了五口剑。没想到刚制作完成欧治子还来不及欣赏,就有一位相剑的大师唤作薛烛,拿这个剑一瞅,不由的是大惊失色,他说鱼肠剑“逆理不顺,不可服也,臣以杀君,子以杀父。”原来这把剑生就是逆理悖序的,是用来弑君杀父的,真是太可怕了。后来越国进献宝物给吴国,这柄剑因此由越而入吴。果然后来大师所言应验了,根据《史记·刺客列传》所记载,春秋时的吴国“公子光”欲杀“吴王僚”,想取而代之,就拿出了浑身解数,搬来了好厨子兼大刺客“专诸”帮忙。所谓是士为知己者死,专诸为了报恩,在一次公子光宴请吴王僚的时候。把鱼肠剑藏在了鱼的肚子里,虽然说吴王僚有三层铠甲护身,亲信更是不离左右,可万万没有想到刺杀的武器藏在鱼肚中,也万万没有想就是这把短小如匕首的剑,刺穿了三层铠甲,让他是死于非命。而专诸行刺成功后,也被剁成肉泥,但是却成全了公子光登基称王成就了一方霸业。

故事归故事,鱼肠历史上到底长啥样。据说清朝吴大皙藏有战国鱼肠剑的墨拓本,满刃花纹毕露,就宛如鱼肠一般。其实不光是鱼肠,剑纹还可以像龟文、像高山、像流波、像芙蓉……所以鱼肠剑的名称,也是由此而来。最后这把鱼肠剑,是随着公子光,也就是吴王阖闾归天成了陪葬,而深埋地下直到今天

十大名剑排行(十大名剑排行及其传说)(4)

第六把第七把.“挚情之剑:干将/莫邪”。干将,春秋时吴国人,是楚国最有名的铁匠,他打造的剑锋利无比。楚王知道了,就命令干将为他铸宝剑。后与其妻莫邪奉命为楚王铸成宝剑两把,一曰干将,一曰莫邪(也作镆铘)。由于知道楚王性格乖戾,特在将雌剑献与楚王之前,将其雄剑托付其妻传给其子,后果真被楚王所杀。其子成人后成功完成父亲遗愿,将楚王杀死,为父报仇。此一传说赞颂了剑工高超的技艺,宝剑文字的神采和少年的壮烈,批判了统治者的残暴。

十大名剑排行(十大名剑排行及其传说)(5)

第五把剑.“诚信之剑:七星龙渊”。相传欧冶子和干将为铸此剑,凿开茨山,放出山中溪水,引至铸剑炉旁成北斗七星环列的七个池中,是名「七星」。剑成之後,俯视剑身,如同登高山而下望深渊,飘渺而深邃仿佛有巨龙盤卧。是名「龙渊」。故名此剑曰「七星龙渊」,简称「龙渊剑」。唐朝时因避高祖李渊讳,便把「渊」字改成「泉」字,曰「七星龙泉」,简称「龙泉剑」。

《吴越春秋》里面有这么一个故事,当年的伍子胥因在楚国被奸臣所害,于是亡命天涯,而被楚兵一路追到长江之滨,前有滚滚江水,后有追兵。正在绝望时,有个渔翁划着小船而来,就把他载到对岸去了。命是保住了,他想谢这个鱼丈人,就是把他随身携带的祖传三世的宝剑龙渊剑送给渔丈人,还反复交代老人家不要泄露自己的行踪,没想到这个鱼丈人接过七星龙渊剑是仰天长叹,对伍子胥说道:搭救你只因为你是国家忠良,并不图报,而今,你仍然疑我贪利少信,我只好以此剑示高洁。说完,横剑自刎。伍子胥悲悔莫名。后来,这把剑就辗转落到了李渊的手中,成为了李渊的佩剑,李渊死后随李渊葬于献陵,也有传说李渊曾将此剑传于太宗李世民,后与李世民一起葬于昭陵。

十大名剑排行(十大名剑排行及其传说)(6)

第四把剑“威道之剑:泰阿”。这把宝剑相传也是欧冶子和干将两大剑师所铸,是威力惊人。根据《越绝书》记载,因为这把剑,还曾经引得当时的晋国和楚国的血雨腥风。

当年这把剑在楚王处,晋王为了得到这把剑,于是伐楚,晋国围了楚国国都三年。这一天,晋国派来使者发出最后通牒:如再不交剑,明天将攻陷此城,到时玉石俱焚!楚王不屈,吩咐左右明天自己要亲上城头杀敌,如果城破,自己将用此剑自刎,然后左右要拾得此剑,骑快马奔到太湖,将此剑沉入湖底,让泰阿剑永留楚国。

第二天拂晓,楚王登上城头,只见城外晋国兵马遮天蔽日,自己的都城宛如汪洋之中的一叶扁舟,随时有倾灭危险。晋国兵马开始攻城,呐喊声如同山呼海啸,城破在即。楚王双手捧剑,长叹一声:泰阿剑,泰阿剑,我今天将用自己的鲜血来祭你!于是,拔剑出鞘,引剑直指敌军。匪夷所思的奇迹出现,只见一团磅礴剑气激射而出,城外霎时飞沙走石,遮天蔽日,似有猛兽咆哮其中,晋国兵马大乱,片刻之后,旌旗仆地,流血千里,全军覆没。这件事情过后,楚王召来国中智者风胡子问道:泰阿剑为何会有如此之威?风胡子说:泰阿剑是一把威道之剑,而内心之威才是真威,大王身处逆境威武不屈,正是内心之威的卓越表现。正是大王的内心之威,激发出泰阿剑的剑气之威!

虽然说是个故事,但是有一点可以肯定。这把剑确确实实在历史上存在过。根据记载,秦始皇曾经佩过此剑,秦王死后此剑也被埋进了秦陵。

十大名剑排行(十大名剑排行及其传说)(7)

第三把剑“帝道之剑:赤霄”。赤霄,十大名剑之一,是帝道之剑。汉高祖刘邦所得,剑身镌刻两个篆字:赤霄。长三尺,刘邦在秦始皇三十四年得于南山。汉高祖刘邦凭此剑于大泽怒斩白蛇,开始其帝王一生。起义时由铸剑师打造的青铜剑。剑身仿秦剑。秀有花纹、饰有七彩珠、九华玉的寒光逼人、刃如霜雪的宝剑,剑身镌刻两个篆字:赤霄。“斩白蛇、提三尺剑立不世之功”都指这把剑。

十大名剑排行(十大名剑排行及其传说)(8)

第二把剑“仁道之剑:湛卢”。相传还是春秋时欧冶子所铸。剑成时,铸了一辈子剑的欧治子竟然激动的哭了啊,因为终于圆了自己一生的梦想。这把剑。无奸不摧,是神兵利器。相传湛卢剑为越王勾践所得,勾践战败就把这个湛卢剑进贡给了当时的吴王夫差,然而吴王无道,是德不配位,这个湛卢剑竟然是自行离开,飞到了当时明君楚王身边。从此湛卢剑啊就成为了正义和仁德的代表。关于湛卢剑的神奇传说啊《越绝书》《东周列国志》等古籍均有记载。湛卢剑几经辗转流传,据说唐时为薛仁贵获得,后传到南宋抗金名将岳飞手中。绍兴十二年(1142年),岳飞父子遇害后,湛卢剑不知下落。

十大名剑排行(十大名剑排行及其传说)(9)

第一把剑“圣道之剑:轩辕夏禹”。其实这把剑,实在没有办法不把它排第一。因为史书记载,这把剑是人文始祖黄帝的佩剑,是中华民族的象征。相传这把剑是一把黄金色的古道圣剑,由众神采首山之铜为黄帝所铸。后来传给了夏禹。史料记载,剑身一面刻有日月星辰,一面刻有山川草木,剑柄一面书农耕畜养之术,一面书四海一统之策。再后来,这把剑为商汤所得,因为其内蕴藏无穷之力,为斩妖除魔的神剑。

十大名剑排行(十大名剑排行及其传说)(10)

其实这把神剑,剑名不详。所以,很多这个玄幻小说还有游戏里面说,这个黄帝拿着这把剑叫做轩辕剑,其实是无从得知的。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