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林开学消息(开学经济渐火桂林的家长是如何给孩子们选购)

临近开学,市内的书店、文具和数码产品店内,越来越多的家长、学生前来挑选学习用品,也催热了“开学经济”记者采访发现,除了传统的辅导书籍、文具外,各类数码产品成了今年开学消费中的“大头”此外,一些之前很少被列入“开学礼物”的“网上课程”“网络书友会员”等数字商品,也受到一些学生、家长追捧,下面我们就来说一说关于桂林开学消息?我们一起去了解并探讨一下这个问题吧!

桂林开学消息(开学经济渐火桂林的家长是如何给孩子们选购)

桂林开学消息

临近开学,市内的书店、文具和数码产品店内,越来越多的家长、学生前来挑选学习用品,也催热了“开学经济”。记者采访发现,除了传统的辅导书籍、文具外,各类数码产品成了今年开学消费中的“大头”。此外,一些之前很少被列入“开学礼物”的“网上课程”“网络书友会员”等数字商品,也受到一些学生、家长追捧。

相比以往,大家在选择“开学礼物”时更加趋于理性,不再追求“越贵越好”,而是选择更适合自己爱好和需求的物品。

新学期即将到来“开学经济”渐火

“现在上大学,可不像我们之前一样,提着红桶,买上席子、被子就进宿舍了。如今家庭条件较好的,手机、平板、笔记本电脑都会给孩子买新的。每年8月下旬到开学前,都是店里的销售旺季。”23日下午,在王城商厦一家品牌数码产品柜台,店员王先生一边忙着给顾客打包平板电脑和手机,一边告诉记者。

虽然该品牌手机和平板电脑单价不菲,一同购买总价已经接近2万元,但据王先生说,像这名顾客一样购买“套餐”的人还是挺多的,有的还会追加绘图笔、耳机等配件,价格更高。

“最近这段时间,店里平均每天都会卖出差不多20部手机、平板,是平时的两倍多。”王先生说,购买主力是即将进入大学的新生,选购的手机、电脑以中高档为主。

在滨江路一家文具店,来选购的学生和家长络绎不绝,但年龄比起选购数码产品的要明显小些,集中在小学、初中阶段,还有一小部分高中学生。

“这不是快开学了嘛,带着孩子来选点文具,给他点‘仪式感’,一方面提醒孩子‘收心’了,一方面也确实需要提前准备一些文具。”带着孩子选购文具的陈女士说。

挑选一番后,陈女士和孩子购买了笔记本、钢笔、文具盒,还根据孩子爱画画的兴趣选购了速写本,花费一百多元。

店员告诉记者,开学前夕一直都是文具店的“旺季”,每天销售额差不多是平时的三四倍。

在中心广场附近的新华书店,带着孩子选购书籍的家长也不少,其中教辅类书籍区域人最多。

一位家长说:“暑假里,孩子几乎都是在上篮球班,现在快开学了,带他来买点‘教辅书’练练手,对新学期应该更有帮助。”

记者留意到,无论是品牌数码产品商店,还是文具店、书店,都出台了各种促销、满减活动,应对“开学季”带来的消费热潮,商家都表示不想错过这个销售良机。

传统“开学礼物”热销

新兴“数字礼”也受青睐

除了文具、书籍和数码产品这些传统“开学礼物”之外,记者走访时发现,越来越多的“数字产品”开始受到青睐。

在南宁读大二的小陆是一名舞蹈专业的艺术生,平时爱好广泛,特别对视频剪辑、动画制作感兴趣,以前也自学过一些基本课程。从去年开始,她“种草”了一套进阶版“动画剪辑”课程,但因为属于付费课程,一直舍不得买。今年,她姐姐从外地回来得知这一情况,二话不说就下单付费,帮她实现了心愿。她说,这是她今年收到的最棒礼物。

“虽然我对视频剪辑一窍不通,但是现在身边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多才多艺,他们掌握的技能,比我们那时要多很多。这样的‘课程’妹妹感兴趣,送给她也很正常,让她变优秀嘛。”小陆的姐姐说,这几年,各种网络课程越来越多,不少学习从现实转到网上,身边不少朋友都送网课给考上大学的亲友当“开学礼物”。

在上海读大二的小马,最近也收到了一份“数字礼物”,就是一家网络读书分享会的年度会员。他之前就是这家读书分享会的会员,一年会费365元,都是自己充钱的。今年和家人聚餐的时候,他和已经工作的表哥聊起了这个读书分享会,没想到他也是会员。“表哥得知我也爱读书,很支持我,当即就给我续了一年年费。这个礼物挺特别的。”小马说。

买一份“开学礼物”

上一堂亲子消费教育课

近些年,学生需求旺盛,商家趁机促销,让“开学经济”越来越受到关注。不过,也有家长担心过度消费之后,可能助长孩子沾上攀比的习气,不利于正确的价值观形成。

为此,记者咨询了国家心理咨询师、秀峰区“妈妈夜校”社区家庭教育项目负责人郭瑞,她多年一直从事亲子关系教育志愿活动。郭瑞说:“家长不妨把选购‘开学礼物’的过程,变成一次难得的‘亲子消费教育课’。”

她说,学生阅历尚浅,为孩子添置新学习用品是家长们的义务,但家长必须警惕非理性的“开学高消费”,并在选购“开学礼物”时把正确的观念传递给孩子。

“首先,不要忘记各种开学消费的目标和任务,要帮助孩子培养按需消费、量力而行的意识。”郭瑞说。

另外,对商家们的各种促销活动,可以适时引导孩子进行“商品过往价格调查”“同类产品价格调查”之类的社会实践活动,让孩子认识到商家常见的促销手法,培养他们理性消费的习惯,逐步建立起正确的消费观。

郭瑞说:“每次‘开学消费’都可以是家长和学生的一次亲子消费课。让孩子早些掌握对消费的控制力,会让他们在今后的人生里受益匪浅。”

记者陆鑫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