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媒体融合发展(上海以首创精神率先构建媒体融合新格局)

从相“加”到相“融”,从“你是你、我是我”到“你就是我,我就是你”——2013年以来,上海以首创精神率先构建媒体融合新格局,主流媒体加快深度融合、整体转型,网上网下主旋律更响亮。

党的十八大以来,上海在全国范围内率先启动文化体制创新,大刀阔斧推进媒体融合体制机制改革,掀起了上海传媒史上自我革命的新篇章。2013年10月,由解放日报报业集团和文汇新民联合报业集团整合重组的上海报业集团挂牌成立;2014年3月,大小文广整合组建的上海广播电视台、上海文化广播影视集团有限公司揭牌;2015年12月,东方网在新三板上市,成为新三板新闻网站中经营规模和资产体量最大的企业。

上海报业集团在新媒体产品,项目层面形成“三二四”布局:以上观新闻、文汇和新民为标志的三大传统主流媒体的互联网主阵地,承载文化品牌;以澎湃、界面为标志的两大现象级互联网新媒体,扩大影响传播;以摩尔金融、唔哩、第六声、周到上海为标志的四大互联网细分市场项目,吸引广大网民。

上海媒体融合发展(上海以首创精神率先构建媒体融合新格局)(1)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2017年8月16日,新民晚报融媒体指挥中心正式运营,标志着新民晚报媒体融合迈出关键一步。

今年7月18日,新民晚报官方微信推出“新民早报”,与新民晚报遥相呼应,形成“上班之前看早报,下班之后看晚报”珠联璧合阅读氛围。在新民品牌下,针对互联网传播态势,在“由报向端”转型中,充分注重互联网传播特点,努力打造精准到达、深度垂直项目,从采编一线中产生创意、在采编一线中组织柔性团队、限时发展,努力探索以互联网方式发展互联网项目。

上海广播电视台打造“1 3”新媒体平台和产品格局,即:一个百视通平台和看看新闻、阿基米德、第一财经新媒体矩阵三个重点产品,涵盖广播、电视两大传统媒体,突出新闻、财经、娱乐类特色内容。东方网推出翱翔、东方头条等一批网站、微博、微信和客户端形成了上海的新媒体集群,在全国媒体融合发展格局中引起广泛关注。

上海的媒体融合发展,不少探索成为全国首创。2016年3月,解放日报在全国党报中率先实施深度融合、整体转型,一支采编队伍服务网、报两个平台。解放日报致力于打造“精品党报”,而上观新闻客户端以打造党报在互联网发声的主阵地为目标。融合转型后,从记者、主编到频道总监、报社领导,发稿积极性和探索互联网传播规律的热情空前高涨。

2016年6月,上海广播电视台电视新闻中心迈出整体转型关键一步:成立融媒体中心,打造以“原创 视频聚合”为特性的新闻客户端“看看新闻Knews”和面向海内外的24小时互联网视频新闻流“Knews24”。

脱胎于《东方早报》的澎湃新闻立足“专注时政和思想”的定位,上线以来迅速吸引“粉丝”关注。2017年元旦起,《东方早报》原有新闻报道、舆论引导功能全部移至澎湃新闻,报纸休刊,成为传统媒体向新媒体整体转型的标志性案例。刚刚迎来4周年的澎湃新闻,已成为全国媒体融合转型的现象级项目,稳居全国新媒体第一阵营。

SHINE(上海日报客户端),Shanghai Eye(上海广播电视台外宣新媒体平台)、Sixth Tone(第六声)、Yicai Global(一财全球)、东方网海外头条等外宣新媒体也在纷纷探索新路,努力讲好中国故事。

根据本市媒体融合“十三五”规划,至2020年末,上海将形成10个以上全国领先的新媒体品牌;2个以上用户数过亿的平台级新媒体或新应用;2家以上实力雄厚、国内领先的新型主流媒体集团。朝着这一目标,上海主流媒体正在努力迈进。

新民晚报首席记者 方翔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