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莓高架槽式栽培(草莓高架商品基质配套技术选择及标准化植株管理技术)

草莓高架商品基质配套技术选择及标准化植株管理技术

崔继荣

昌黎县位于河北省秦皇岛市西部,是农业生产大县,适宜的温度和有机质含量丰富的土壤使得昌黎县成为中国草莓发展的黄金“三小时经济圈”内的鲜食草莓生产种植基地,主要分布在城郊区、城关镇、马坨店乡、新集镇、龙家店、安山镇、两山乡等乡镇,种植面积达 1.92 万亩,主栽品种有红颜、甜查理、大赛等,产量 38 157 t,产值 5.7 亿元,占秦皇岛草莓产业的 80%。

近几年来,由于草莓连年重茬种植,土传病害发生严重,影响了草莓产量和质量,减少了种植户的经济效益。传统的草莓栽培都是弯腰和屈膝姿势操作的,劳动强度大,虽种草莓收入可观,但腰酸背痛曾让很多种植户谈莓色变,减轻草莓栽培中的劳动负担一直是长久研究的问题。同时传统的土壤栽培存在土壤病害和盐分胁迫造成产量和品质下降的问题。近几年通过到各地草莓园区进行学习交流,引进温室后墙基质栽培和 H 架基质栽培技术后,收到了明显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尤其是在减少用药量和杜绝土传病害方面作用明显,使温室种植面积增加 25%以上,基质栽培生产出的草莓产量高、果实品质优良。


草莓高架槽式栽培(草莓高架商品基质配套技术选择及标准化植株管理技术)(1)


1 商品基质及配套技术选择

从基质的三相比、使用过程中粒径的稳定性及对营养液的干扰程度考虑,椰糠是比较理想的栽培基质之一,椰糠是椰子加工后的废弃物,属于可再生资源,目前国内的椰糠受资源限制,脱盐处理技术还不成熟,还存在一定问题,而进口的栽培基质质量相对稳定。在国外纯椰糠栽培草莓技术已经被大面积推广,椰糠栽培技术也可以形成标准化生产技术。


草莓高架槽式栽培(草莓高架商品基质配套技术选择及标准化植株管理技术)(2)


2 水肥精准管理技术

针对草莓品种应用标准化灌溉管理技术,配备相应滴灌设备,栽培后根据草莓基质湿度传感器,少量多次的对草莓进行精准灌溉,单次灌溉量为 50 ml,根据天气情况每天灌溉 3 ~ 8 次。

3 环境调控技术

3.1 温度调控技术。温度控制是草莓基质栽培中最主要的环境调控技术,通过北京紫蜂互联生产的神农棚博士可编程自动防风机与配套的基质加温管道,可解决冬季温室生产中温度与光照不协调的问题。草莓根系能忍受的最低温度是 12 ℃,一般来说,温室基质的最低温 = 棚室最低气温 2 ℃。如果是基质栽培,棚温 10 ℃的话,基质温度是 12 ℃。在基质栽培的情况下,保证基质温度高于 12 ℃,就是为了保证根系正常吸收水分和营养,所以棚温不能低于 10 ℃。在日出后,可以通过设置 28 ℃的换气温度,有利于草莓的光合作用,在日出前 1 ~ 2 h 可启动基质加温系统,使得基质温度维持在 15 ℃ ~ 18 ℃,可显著提高草莓的产量,同时夜间温室内最低气温为 5 ℃ ~ 8 ℃。昼夜温差达 15 ℃,有利于糖分累积,提高基质栽培草莓的产量和口感。


草莓高架槽式栽培(草莓高架商品基质配套技术选择及标准化植株管理技术)(3)


3.2 二氧化碳施肥技术。光合作用是随着日出开始的,冬季由于保温需要,大棚处于长期密闭的状态,内部的二氧化碳浓度长期低于 370 mg/kg,呈匮乏状态。远没有达到草莓最佳的二氧化碳浓度 800 mg/kg,在日出 2 ~ 3 h 后通过补充二氧化碳维持在 800 mg/kg,可增产 30%左右。可将二氧化碳浓度设置为:温室起保温被后 1 ~ 3 h 为 700 ~ 800 mg/kg,下午 15:00 ~16:00 为 500 ~ 600 mg/kg。每 667 m 2 温室日用液体二氧化碳为 10 kg,当地二氧化碳价格为 2 元 /kg,日成本 20 元。

3.3 温室循环通风技术。温室内设置功率为 180 W的风机,每小时风量 5 600 m 3 ,共安装 3 台,每小时换气量 10 200 m 3 ,温室内容积为 2 000 m 3 ,相当于每小时内循环换气次数 5 次,风速基本在 0.5 m/s。这样做的目的是:温度更加均匀,推迟开风和提早关风时间,假如不运行风机,早上 11:00 棚内温度就会达到 32 ℃以上,风口打开,那么二氧化碳维持在 600 ~800 mg/kg 的时间就会缩短,此时就算补充二氧化碳也补充不到 800 mg/kg,会有逃逸。开风口后二氧化碳浓度基本上只能维持在 400 mg/kg,此时,温度光照都适合,唯独缺二氧化碳。假如运行风机,基本上风口成闭合的时间段会增加 1 h 以上,二氧化碳维持600 ~ 800 mg/kg 的时间也会增加。


草莓高架槽式栽培(草莓高架商品基质配套技术选择及标准化植株管理技术)(4)


4 标准化植株管理技术

4.1 摘除老叶、病叶。在新生叶片逐渐展开后,原来的叶片会慢慢老化。老化叶片制造的养分不及消耗的多,也容易感染病害,因此要及时摘除老叶。一般每株保留 5 片左右的健壮叶片即可。在生长期发现病叶要及时摘除。摘除老叶、病叶还有利于改善通风透光条件,便于田间操作。

4.2 掰除赘芽和摘除匍匐茎。生长旺盛的草莓植株会出现许多腋芽。过多生长的腋芽会消耗大量养分,减小单果重,降低产量。在腋芽长出后,每个植株选留2 个方位较好的粗壮腋芽,其余的腋芽全部掰除。以后再长出腋芽时也要随时掰除。草莓植株抽生的匍匐茎以及在匍匐茎上长出的子苗会消耗植株的养分,同时影响腋芽花芽分化,因此要及时摘除。

5 基质化栽培病虫害防控技术

园区采取大棚草莓物理防治技术,做到科学种植,确保草莓的绿色健康。一是黄、蓝板诱虫,充分利用潜叶蝇、蚜虫具有趋黄性和蓟马具有趋蓝性的特点,采用绿色防控法来诱杀大量的潜叶蝇、蚜虫、蓟马成虫。二是硫磺熏蒸,通过加热硫磺升华产生气态的硫来防治草莓白粉病,同时有效避免固态的硫残留在果实和叶片上。大棚草莓物理防治技术效果明显,不仅杜绝了化学农药对土壤和环境的污染,草莓病虫害发生也极少,草莓移栽后推广捕食螨防治红蜘蛛的生物技术,同时推广“激健”农药减量应用技术在散户草莓园应用,最大限度地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次数及使用量,为基质草莓的绿色防控探索技术路线。


草莓高架槽式栽培(草莓高架商品基质配套技术选择及标准化植株管理技术)(5)


6 机械化配套技术

基质搅拌机用于混合各种配料到种植土中并进行搅拌,以满足植物的生长需要,温室轨道车可解决大棚内搬运的难题,能降低劳动强度。

7 分级包装及储运技术

草莓采摘框可提高草莓的商品果率,根据不同品种的成熟本色和特征掌握果实采摘期。长途运输果实,可在 7 ~ 8 成熟(果面 2/3 着色)时采摘,市场鲜销草莓果实成熟度应在 9 成熟。用指甲掐断果柄,留柄宜短,勿伤及萼片及果面,轻采轻放,盛放容器壁用海绵包裹,避免机械损伤。草莓采收时随采随分级。分级标准:特等品,果实完整,新鲜洁净,无刺伤,单果重不低于 20 g。一等品,果形正常,新鲜洁净,无刺伤,单果重在 15 g 以上。二等品,果形稍不整齐,无畸形果,单果重 8 g 以上。


草莓高架槽式栽培(草莓高架商品基质配套技术选择及标准化植株管理技术)(6)


8 配套基质化栽培的设施设备

8.1 基质栽培槽建设。栽培架采用 H 型架势的方式,H 型架具有空间管理简便、劳动强度低等特点。栽培架南北平行放置,固定于地面,栽培架的宽度为30 cm,各栽培架之间留有固定的走道 70 cm。栽培架的地面以上高度为 100 cm,园区温室的尺寸为南北宽8 m,东西长 60 m,温室前脸高度不足 1 m,温室内单个栽培架的长度设计为 7 m,温室东西走向 60 m 可以放置 60 组栽培架,栽培架基质槽由防老化 30 丝防渗膜、基质兜布、钢卡、塑料管卡 4 个配件组成。采用单层 H 型栽培模式,栽培架高度为 1 m,不需要弯腰就可以完成草莓的栽培和采收,可以长期高品质栽培。结合提早花芽分化措施,选用优质种苗,8 月下旬定植,11 月下旬开始采收,可持续到第 2 年的 6 月份。单株平均基质用量为 8 L 左右,选用进口椰糠和进口泥炭作为基质,具备建设成本低、管理作业省工、设施简单等特点。栽培架都采用特殊的插销件,全程没有焊接,具备安装简单、速度快、拆卸方便、维护成本低等特点。

8.2 自动放风机。采用北京紫蜂互联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神农棚博士可编程自动放风机,可以按照草莓生长规律对白天和晚上各时段的温度进行编程,实现草莓各时间段的温度精准控制。同时具备在手机上实时查看棚内温度和风口大小的功能,遇到下雨可手机远程一键对温室内风口全部关闭。同时对异常温度进行实时报警,免受损失。

8.3 循环风机。由于温室呈半圆形,温室内的各处温度不一样,容易造成草莓长势不一致,可以利用对流风机进行温室内环境循环,尽量保持温室内各位置的草莓生长一致。

8.4 补光灯。冬季温室由于保温需求,草莓的日照时间在 8 ~ 10 h,冬季低温寡照,草莓容易出现休眠,影响产量,通过保温后补光 3 ~ 4 h,使得草莓日照时间维持在 12 h 左右,可预防休眠,增加基质栽培草莓的产量和口感。


草莓高架槽式栽培(草莓高架商品基质配套技术选择及标准化植株管理技术)(7)


8.5 基质加温设备。冬季高架栽培比起土壤栽培,降温更明显,需要基质槽内设 PE 管,通过循环热水进行基质局部加温。在白天气温较高的时候,可以通过空气源热泵把热量存储在保温水箱内,日出前通过循环泵把基质温度稳定在 15 ℃ ~ 18 ℃,有了基质加温系统,就克服了北方温室生产中由于地温不足造成的产量不高的难题,是提高产量和品质的主要技术。

8.6 二氧化碳施肥器。光合作用是随着日出开始的,冬季由于保温需要,大棚处于长期密闭的状态,内部的二氧化碳浓度长期低于 370 mg/kg,呈匮乏状态。远没有达到草莓最佳的二氧化碳浓度 800 mg/kg,在日出 2 ~ 3 h 后通过补充二氧化碳维持在 800 mg/kg,可增产 30%左右。增加二氧化碳有液化二氧化碳法、LPG 燃烧法、煤油燃烧法等办法,液化二氧化碳属于工业副产物,释放没有明火产生,纯度高、使用方便、设备简单。传统土壤栽培由于土壤中微生物活动会释放二氧化碳,而高架栽培微生物活动弱,比土壤栽培更容易陷入二氧化碳缺乏状态,因此施用外源二氧化碳是提高产量和品质的主要技术。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