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公务员必读书目推荐(说说公务员必读书目)

考公务员必读书目推荐(说说公务员必读书目)(1)

考公务员必读书目推荐(说说公务员必读书目)(2)

考公务员必读书目推荐(说说公务员必读书目)(3)

考公务员必读书目推荐(说说公务员必读书目)(4)

考公务员必读书目推荐(说说公务员必读书目)(5)

考公务员必读书目推荐(说说公务员必读书目)(6)

给公务员看的书

4月23日“世界读书日”,这是书的节日,也是读书人的节日。根据广州图书馆的统计,2018年,广州公共图书馆的注册读者首次超过300万人,占广州市常住人口的21.30%,全市人均读者到馆人次为1.63次。广州市民爱读书,可见一斑。

市民热爱阅读的内容没有变,可形式却在悄然地发生变化。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开启,使得定制化服务成为一种可能,阅读群体的细分已经成为趋势。为此,从今天起,南方都市报推出“咩事书单”栏目,每期按照主题推荐5本好书,让你的视角从此不同。首期书单是由南方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编辑、广东人民出版社党委书记、社长肖风华精选,聚焦公务员群体,作为广东历史最悠久出版机构的社长,来看看他推荐这些书的理由是什么?

《人鉴:〈资治通鉴〉的通识智慧》

作者:罗英桓 出版社:广东人民出版社

一句话荐书:将《资治通鉴》中精华智慧浓缩、收集于一书,读此书可知历史、长知识,更能学会为人处世之道。

社长说:有人说,成功必须依靠权谋、厚黑学、走捷径。但司马光在《资治通鉴》中记载的史例告诉我们,事实并非如此。惟有推诚待人、礼贤下士,才能得众人之心,才能成就大事;敦厚纯良、宽容大度的人,他们不仅因为得到领导和同事的看重而取得成功,并且结局都不错,能保全自身且得善终;能够积德行善、造福百姓、勤读经史、忍耐等待、厚积薄发的人,才能有好的结局。本书对这些典型例子进行了分析阐述,总结了三大定律、五项必知、七大法则,以期能为读者建立正确的成功观、在人生中取得成功尽绵薄之力。

《先知中国》

作者:余世存 出版社:广东人民出版社

一句话荐书:29个先知故事,3000年世道人心,15年沉淀与遍寻,《非常道》作者余世存首次讲述中国先知传统。

社长说:《先知中国》是先秦时代的专题史、人物纪传史,作者选其中29位人物的预言为中心展开,并对预言本身予以分析,说明一人、一国都有命运轨迹,我们耳熟能详的重大中国史实多被先知们预言过了。本书填补了中国史叙事领域的空白,让读者领略先知预言后世的神奇能力,其关乎生死大事的预言对读者有警示意义:在时代的巨变里把握自己,看清命运。

《守望中国价值:中国传统文化理念二十六讲》

作者:顾作义 钟永宁 出版社:广东人民出版社

一句话荐书:以通俗感性文字,凝聚理性思考,一书看懂26个中国传统价值理念从哪里来、到哪里去。

社长说:该书由顾作义、钟永宁等费时多年编著。顾作义,笔名顾易,曾任职宣传文化部门,文化学者,著有《汉字说核心价值观》《字说对联》《汉字美学》等;钟永宁为资深出版人,业余对中国历史和中国传统文化多有研究,发表了不少专业论文,现任广东人民出版社总编辑。

《冷月孤灯·静远楼读史》

作者:唐浩明 出版社:广东人民出版社

一句话荐书:唐浩明先生30年来绝无仅有的历史随笔集、15年来全新力作,私家揭秘晚清豪杰和自己的书斋秘闻。

社长说:《冷月孤灯·静远楼读史》是著名历史小说作家唐浩明30年来绝无仅有的历史随笔集、15年来的最新作品。全书共分三辑,分别为“解读曾国藩”“时势造豪杰”“小楼碎片”。第一辑是对曾国藩的专题解读,这些专题大都是对曾氏爱好者的演讲题目。第二辑是对传统文化和古人的阅读。第三辑收录了唐浩明揭秘自己多年创作经历和书斋秘闻的文章。目前市面仅此一版,独家发售。

《大清首辅张廷玉》

作者:寒山客 出版社:广东人民出版社

一句话荐书:王岐山造访安徽桐城“六尺巷”张家,中纪委刊文推崇的反腐名臣张廷玉从秘书到首辅的人生棋局。

社长说:长篇历史小说《大清首辅张廷玉》塑造了以张廷玉为主要代表的康雍乾三朝名臣群像,以张廷玉的出生、成长到衰老的人生轨迹,展示康熙、雍正、乾隆三朝的官场变迁,君权与相权、儒臣与酷吏、满汉相争及融合与他待人处世、齐家修身的故事情节。本书以传记体的视角,微观而集中地审视了张廷玉从秘书到首辅的人生棋局,展示个人命运与所处时代的关系,他们的成败与得失,气节与无行,高傲与卑微,力量与软弱,得意与无奈。令人读来,或喟叹,或会心,或茫然,或沉思。可当人生镜子严肃地看,也可当历史故事好玩地读。

对话

南都:阅读群体的细分给出版社带来了新的拓展空间,公务员群体的书籍选择最倾向哪些领域门类?

肖风华:公务员喜欢购买与工作有关的书籍,如时政类、文化修养类、公文写作类等。现在公务员的学历不低,大都受过良好的教育,加上工作紧张、压力较大,对于图书的选择标准较高。

可以说,公务员群体阅读引导,最重要的还是靠内容,需要瞄准需求,打造现象级的读物。

南都:和其他群体相比,公务员阅读呈现出哪些特点?

肖风华:从品类而言,能提高自身修养、具有思想理论价值的人文社科读物(如政治理论、历史文化、名人传记等)和对工作有直接指导作用的实操性读物(如公文写作、计算机操作、财务知识)是公务员选择的主要品种。

对这些书,公务员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一是书中必须有“真料”,有思想深度、理论高度、情感温度、知识厚度,二是要简明扼要好读,太晦涩,拖泥带水,太厚的书,公务员不会愿意读,也没时间读。现在公务员工作任务较重、压力较大,有关舒缓公务员工作压力、调适心理、正确面对办公室政治的书籍会受欢迎。

南都:大数据时代,对各行各业都提出了新的挑战,作为广东历史最为悠久的出版社,您感觉到压力了吗?

肖风华:我是2003年以后进入出版行业的,我很怀念刚进来的那段时间。开机就10万,拿麻袋装钱,一年做几本书,基本不坐班,受人尊重,往来无白丁。改革开放初期的红利让出版业获得了长足的发展空间,虽然20世纪90年代后期,随着文化消费的多元化和市场经济、民营书业的迅猛发展,国有出版业受到一定的冲击,但也没有什么大问题,日子也过得不错。

但现在,真正的危机已经来了,在一个被互联网和新技术深刻改变的时代,我们过去所赖以生存的条件已经变了,我们需要重新审视下自己身处何方。

南都:您一直强调融合发展的重要性,传统出版社怎么走好跨界这步棋?

肖风华:人民社的融合转型首先是理念上的转型。从做书、卖书到文化服务商,从传统企业到互联网企业,这是两个根本的改变。

应该说,数字出版只是简单地改变载体,电子书、音频什么的,由于缺乏优质内容很难在市场上变现,自己其实根本没有市场运作和运营能力,毋庸讳言,这个是大多数出版社面临的实际状况。

所以,2016年开始我们准备组建自己的销售平台,当然,这两年我们做得非常艰难,所幸,目前看来还是有一点效果。广东人民出版社电商运营中心销售实洋从2016年200多万元到2017年870万元,2018年达到3700多万元。电商运营矩阵平台不仅根据市场数据分析做到了基本零库存,而且大量地通过数据反馈指导编辑定制图书内容和产品形态,通过销售其他企业图书或者课程获得流量提成,未来这个平台不仅仅是卖书的平台,更是整合资源流量变现的平台,这样的平台会给整个企业的融合转型提供巨大的动力和支撑。

采写:南都记者尹来董晓妍通讯员董芳图片由通讯员提供

鸣谢本栏目特约联合出品方:广东人民出版社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