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振振唐诗(钟振振宋词新解)

钟振振唐诗(钟振振宋词新解)(1)

钟振振博士 1950年生,南京人。现任南京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古文献整理研究所所长。兼任国家留学基金委“外国学者中华文化研究奖学金”指导教授,中国韵文学会会长,全球汉诗总会副会长,中华诗词学会顾问,中央电视台“诗词大会”总顾问、《小楼听雨》诗平台顾问、国家图书馆文津讲坛特聘教授等。曾应邀在美国耶鲁、斯坦福等海外三十多所名校讲学。

钟振振唐诗(钟振振宋词新解)(2)

摄于福建省永安市桃源洞景区

钟振振:宋词新解(17)

贺新郎·实之三和有忧边之语,走笔答之

[宋]刘克庄

国脉微如缕。问长缨、何时入手,缚将戎主。未必人间无好汉,谁与宽些尺度。试看取、当年韩五。岂有谷城公付授,也不干、曾遇骊山母。谈笑起,两河路。〇少时棋柝曾联句。叹而今、登楼揽镜,事机频误。闻说北风吹面急,边上冲梯屡舞。君莫道、投鞭虚语。自古一贤能制难,有金汤、便可无张许。快投笔,莫题柱。

关于“少时棋柝曾联句”

胡云翼先生《宋词选》注曰:“少时棋柝曾联句——是说少年时曾一道下棋、联句。按作者很喜欢下棋,他的词中有‘不但槊棋夸妙手’句。棋柝,用韩愈与李正封联句:‘从军古云乐,谈笑青油幕。灯明夜观棋,月暗秋城柝。’韩李当时在裴度军营中,故用此典。”(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版,第385页)

按:胡先生此注已拈出刘词“棋柝联句”的语典出处,但没有理解词人用此典故的精义,失之交臂,诚为可惜。

“少时棋柝曾联句”,用意不在“下棋”和“联句”,而在引发读者联想韩愈、李正封诗所谓“从军古云乐”,表明自己年轻时曾有过一段豪放的军旅生活,用以跌出下文“叹而今、登楼揽镜,事机频误”。

宋林希逸《后村先生刘公行状》载:“李公珏建阃金陵,辟沿江制司准遣。”

洪天锡《后村先生墓志铭》亦载:“李公梦囗制置江淮,辟书先上,遂为昇阃所得。军书檄笔,一时传诵。”

这就是词人的那段军旅生活经历。词人一直为此而感到自豪,其《满江红·夜雨凉甚忽动从戎之兴》词亦云:“金甲雕戈,记当日、辕门初立。磨盾鼻、一挥千纸,龙蛇犹湿。铁马晓嘶营壁冷,楼船夜渡风涛急。”

女冠子·元夕

[宋]蒋捷

蕙花香也。雪晴池馆如画。春风飞到,宝钗楼上,一片笙箫,琉璃光射。〇而今灯漫挂。不是暗尘明月,那时元夜。况年来、心懒意怯,羞与蛾儿争耍。〇江城人悄初更打。问繁华谁解,再向天公借。剔残红灺。但梦里隐隐,钿车罗帕。吴笺银粉砑。待把旧家风景,写成闲话。笑绿鬟邻女,倚窗犹唱,夕阳西下。

关于“不是暗尘明月,那时元夜”

胡云翼先生《宋词选》注曰:“暗尘——李白《古风》(第二十四首):‘大车扬飞尘,亭午暗阡陌。’这是以尘土飞扬比喻车水马龙的繁华景象。”(上海古籍出版社 1978 年版,第 429 页)

按:“暗尘明月”,语出唐苏味道《正月十五夜》诗:“暗尘随马去,明月逐人来。”

苏诗中的“暗尘”,是说马蹄蹴起的灰尘在夜色中看不分明。其“暗”字是形容词。而李白诗则是说宦官、贵人的马车所经之处,尘土飞扬,即便是正午时分,光线最强的时候,道路也为之而昏暗。其“暗”字用如动词。两者差别很大。因此,用李白诗来证蒋捷词是不妥当的。

由于苏味道这两句诗写唐代全盛时期元宵节夜的风光,形象鲜明,对仗工稳,故历来脍炙人口,后人咏元宵节时每多化用来表现升平气象,宋词中亦屡见不鲜。

如周邦彦《解语花·元宵》曰:“钿车罗帕,相逢处,自有暗尘随马。”

万俟咏《醉蓬莱》(正波泛银汉)曰:“明月逐人,暗尘随马,尽五陵豪贵。”

王庭珪《点绛唇·上元鼓子词》曰:“暗尘随马,明月应无价。”

李持正《明月逐人来》(星河明淡)曰:“禁街行乐,暗尘香拂面。皓月随人近远。”

王之望《小重山·成都上元席上用权帅许觉民韵》曰:“车马暗尘香。”

无名氏《惜奴娇》(春早皇都冰泮)曰:“暗尘随马,明月逐人无际。”皆是其例。

蒋捷此词作于宋亡后元人统治下的元宵,所以说“不是暗尘明月,那时元夜”。佳节依旧而世事全非,言下深隐着亡国之痛。

关于“吴笺银粉砑”

胡云翼先生《宋词选》注曰:“银粉砑,有光泽的银粉纸。砑,光洁貌。”(上海古籍出版社 1978 年版,第 429 页)

按:宋陈彭年等《广韵》卷四《去声·四十禡》曰:“砑,碾砑。”

又丁度等《集韵》卷八《去声》下《四十禡》曰:“砑,碾也。”

则“砑”自是动词“碾”的意思,而非形容词“光洁”。

又,宋苏易简《文房四谱》卷四《纸谱·二之造》曰:“蜀人造十色笺,……逐幅于方版之上砑之,则隐起花木麟鸾,千状万态。”

范成大《吴郡志》卷二九《土物》曰:“彩笺,吴中所造,名闻四方。以诸色粉和胶刷纸,隐以罗纹,然后砑花。……今蜀中作粉笺,正用吴法,名吴笺。”

元费著《笺纸谱》曰:“凡造纸之物,必杵之使烂,涤之使洁,然后随其广狭长短之制以造。砑则为布纹,为绫绮,为人物花木,为虫鸟,为鼎彝。”

据此可知,古代制作精美的笺纸,有“砑花”这道工艺。即将笺纸在特制的雕花木版上碾轧,使之隐隐显出凸凹不平的各种图案。

作者/钟振振 编辑/冯 晓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