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虚和阴虚有什么区别最简单(到底什么是阴虚)

阳虚和阴虚有什么区别最简单(到底什么是阴虚)(1)

到底什么是阴虚?什么是阳虚?日常生活该怎么保养?

我首先来讲讲什么是阴阳?

“阴阳”这是中医学中最有特色、最具代表性,也是使用频率最高的一组概念。它最初是根据太阳的向背推及而来,用于描述大自然任何事物或现象的属性的。

阳虚和阴虚有什么区别最简单(到底什么是阴虚)(2)

例如,白天(具有明亮的、温热的特性)为阳,夜晚(具有寒冷的、黑暗的特性)为阴;男人(传统认为具有外在的、运动的特性)为阳,女人(传统认为具有内在的、静止的特性)为阴;气(具有运动的特性)为阳,血(血靠气来推动,故相对气而言为静)为阴等。

当然,“阴阳”在中医学中更多的是用来描述、解释人体的健康与疾病。中医学认为,“阴平阳秘,精神乃治;阴阳离决,精神乃绝”,意思是说阴阳平衡人体就健康,当各种原因破坏了人体的这种阴阳平衡,人们就会患病,甚至死亡。

阳虚和阴虚有什么区别最简单(到底什么是阴虚)(3)

人们的这种阴阳不平衡,即阴阳失调最常见的就是一个多一些、一个少一些,即阴虚和阳虚这两种“不健康”状态(亚健康或疾病状态)。

下面,我将分别详细谈谈阴虚和阳虚与人体健康的关系。

阳虚和阴虚有什么区别最简单(到底什么是阴虚)(4)

阴虚与人体健康的关系

为了搞清楚这个问题,我先给大家讲一个案例。有一位中年女性问老中医:大夫,我最近一段时间晚上老出汗,整晚都感觉身上黏黏的,特别难受,右边耳朵也“嗡嗡”乱响,我实在忍不住就去医院(注:西医医院)检查了一圈,花了一千多块钱,也没有查出什么问题来,您看看我到底是怎么了?不知中医有什么好办法没有?

老中医详细问了问情况,把了把脉,答:你回去先买3盒左归丸,按说明书服用,吃完后给我打电话。十天后,她给老中医打电话说:大夫,太好了,晚上也不出汗了,耳朵也不响了,总共才花了几十块钱。

阳虚和阴虚有什么区别最简单(到底什么是阴虚)(5)

其实,这一点也不奇怪。老中医那天对她进行进行详细的望闻问切诊断之后,发现她有典型的阴虚症状(舌红无苔,口干很厉害,晚上出汗很多,即中医学上所讲的盗汗,耳鸣,大便干结等,一派阴虚内热的征象),而她又时处更年期,有长期熬夜的习惯(注:熬夜最伤阴)。而“左归丸”这个中成药主要是由熟地、山药、枸杞子、龟板等滋阴补肾的中药组方,是滋补真阴的代表方。也就是说“左归丸”非常适合她的身体状况,当然效果就好。其后,为了防止她的病情反复,又特别叮嘱她两点:其一,尽量不要熬夜;其二,取藕、枸杞子、银耳、梨等各适量,长期煲汤食用。

从以上这个案例,我们可以看出:准确判断出一个患者的身体状况,找出病根即病位和病性(注:以上这个案例其病位为肾,病性为阴虚),往往是取得好的治疗或保健效果的关键。相比较西医而言,中医养生更容易起到防微杜渐,花小钱办大事的效果。这也就是我一再推广中医学的意义所在。

为了大家更好的学习和应用,知道人体具体出现哪些“不健康”信号与阴虚有关,下面我再谈谈传统中医学的关于阴虚的辨证歌诀。

阳虚和阴虚有什么区别最简单(到底什么是阴虚)(6)

阴虚的中医辨证歌诀

阴虚盗汗五心烧,咽干颧红低热潮。

眩鸣惊悸梦不寐,饥不欲食胃脘嘈。

便秘骨蒸脉细数,苔少干裂舌红小。

原文解读:

阴虚常见盗汗(夜间睡觉时出汗,称为盗汗),手足心烧,咽干,颧红,长期低热,午后潮热(可以理解为自我感觉有明显时间段的发热,多在午后,但实际测量的体温往往并不高)。并可有眼花、耳久鸣、惊悸、多梦、失眠等症状。或表现为饥不欲食、胃脘嘈杂。还可有经常便秘、大便干结,骨蒸(自我感觉热的非常厉害,就像热从骨头里蒸出来一样)发热,脉细数(中医大夫把的脉),舌苔(舌苔指的是舌体表面那一层积垢)少或剥落,舌燥有裂纹,舌红等症状。

老杜解读,如下图所示:

阳虚和阴虚有什么区别最简单(到底什么是阴虚)(7)

为了大家更好地理解和记忆这些关于阴虚的“不健康”征象,再补充说明一下:阴虚,就是由于各种原因(例如素体即遗传,长期熬夜,房事太过等)导致的人体阴不足。我前面讲到,人体在健康时阴阳平衡,当“阴”不足时,这个平衡就被打破了,另一半“阳”的成分就会显得多一些。而“阳”本身就具有“热”的特性,所以人体阴虚时,就会主要表现为一些热的征象(比如口干、易渴、喜欢喝冷饮等);同时也由于体内相对“热”多一些,就会耗伤人体的津液(即人体内正常水液的总称),而表现出另一类征象:如眼花(注:津液少了,不能濡润眼睛时而出现的症状),耳久鸣(注:津液不足,不能濡润耳部时出现的症状),大便干结(注:津液不足,不能濡润肠道而出现的症状)等。

阳虚和阴虚有什么区别最简单(到底什么是阴虚)(8)

“养阴”的日常养生法

在日常生活中,阴虚很常见,男女老少都可以见到。如果我们能及时发现并进行恰当的养生或调理,那么就可以减少很多疾病,维持人体健康。

如果人体出现口干嗜饮、咽干口苦、手足烧心、盗汗等阴虚的现象时,其调理或养生的原则就是以养阴为中心进行。下面,介绍一些简易有效的日常“养阴”法,供大家参考使用。

药膳养生:平时可多食藕、银耳、冰糖、梨、绿豆、冬瓜、西瓜、山药等食物,而少食虾、牛肉、羊肉、桂圆、荔枝、桂子、酒以及辛辣燥热的食物。

食疗方一:百合麦冬养阴茶

取百合、麦冬、枸杞子各适量,冰糖少许(糖尿病患者不加)混合,每次取少许泡水如茶饮。

功效与适用人群:养阴润燥,可用于阴虚者的日常保健,也可用于糖尿病患者的保健。

食疗方二:莲藕养阴汤

取藕、枸杞子、银耳、梨各适量,先把银耳洗净浸泡1个小时,然后与切成薄片的藕、梨共煲汤,在关火前10分钟加入枸杞子即可。

功效与适用人群:养阴润肺,可用于阴虚者的日常保健,以及体虚易感冒者。

经络养生:分别揉按三阴交、涌泉等穴位,每穴3~5分钟。

注意:其一,少熬夜,尽量在晚上23点前入睡。

其二,节制房事。

阳虚和阴虚有什么区别最简单(到底什么是阴虚)(9)

阳虚与人体健康的关系

在这里说到“阳虚”,很多人就会想到“壮阳”的问题。“阳虚”的调理原则确实是应该“补阳”、“壮阳”。但是,我们经常发现一些服用“壮阳”的药品或保健品的男性,并没有明显的“阳虚”,在这种情况下,乱用一些“壮阳”之品,反而会破坏人体的阴阳平衡,出现一些如咽痛、口干等“上火”现象,甚至更为严重的病变。

所以,关于“壮阳”的问题,先要做几点澄清:其一,中医学中所讲的“阳”不仅与性、生殖等功能有关,也与人体怕不怕冷、对疾病的抵抗力等有关;其二,身体确实有“阳虚”的症状,才能“壮阳”或“补阳”;其三,“壮阳”不仅限于男性,只要有“阳虚”的症状,女性也可以“壮阳”;其四,总体来看,“阳虚”者一般多见于中老年人,儿童、青年较少见。

这样看来,重视养生保健本身是一件好事情,但是不能乱养,更不能乱补,否则就会适得其反。日常养生保健也最好是在了解自己身体状况,掌握一定的中医养生知识的前提下进行。

为了大家更好的学习和应用,避免养生误区,知道人体具体出现哪些“不健康”信号与阳虚有关,下面我就讲讲传统中医学的关于阳虚的辨证歌诀。

阳虚和阴虚有什么区别最简单(到底什么是阴虚)(10)

阳虚的中医辨证歌诀

阳虚畏冷四肢凉,脘腹腰背冷喜烫。

脉迟或数皆无力,水肿尿少或清长。

久泄便溏喘自汗,舌胖唇紫面 苍。

原文解读:

阳虚以经常畏冷,四肢凉,脘腹腰背等处有寒冷感,喜温恶凉等为主症。脉象或迟或数皆无力(中医大夫把脉),经常水肿而尿少,或小便清长。还有经常腹泻、五更腹泻、便溏、完谷不化,久病久喘,自汗(指的是特别容易出汗,稍微活动一下就会出汗),舌淡胖(指的是舌的颜色比较淡,呈淡白色,形状胖大),唇紫,面色 白或苍白之类的症状。

老杜解读,如下图所示:

阳虚和阴虚有什么区别最简单(到底什么是阴虚)(11)

为了大家更好地理解和记忆这些关于阳虚的“不健康”信号,再补充说明一下:“阳虚”可以理解为人体“阳”的成分少了,相对“阴”的成分就多了。而“阴”首先具有“寒冷”的特性,所以“阳虚”首先就会有“寒”的一系列症状( 比如怕冷、四肢冰凉等)。 同时,大家也要注意,人体的这个“阳”的成分还具有维持人体机能、温煦人体,促进生殖性功能等作用。所以,当人体“阳虚”时,这一类功能均会下降,就会出现腹泻(注“由于脾胃功能下降而出现的症状),水肿,小便清长(注:由于人体内水液代谢功能下降而出现的症状),阳痿、早泄、不孕不育(注“由于性生殖功能下降而出现的症状)等。

阳虚和阴虚有什么区别最简单(到底什么是阴虚)(12)

“补阳”的日常养生法

如果人体有“阳虚”现象,那当然就应该围绕着“补阳”为中心的原则进行调理、保健,以维持人体的健康。而祖国医学中历代“补阳”的方法有很多,在下面给大家介绍一些简单易行的“补阳”方法,供大家参考。

药膳养生:平时可多核桃、桂圆、大枣、乌鸡、海参、虾、羊肉、牛肉、狗肉、蜂蜜、蜂王浆、山药、韭菜、松花粉等食物。

食疗方:黄芪羊肉汤

取带骨羊肉适量,黄芪、当归、枸杞子各少许,葱、姜、盐、料酒等适量,先把羊肉切成小块,然后与黄芪、当归共煲汤,在关火前10分钟加入枸杞子即可。

功效与适用人群:益气补阳,可用于怕冷、四肢凉等阳虚(病)者的日常保健。

经络养生:早晚分别揉按足三里、关元等穴位,每穴3~5分钟。

注意:其一,每天可以多参加体育锻炼,如慢长跑、集体舞、太极拳、五禽戏等。中医学有“动则养阳,静则养阴”之说。

其二,节制房事。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