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子生死一体(庄子输了落荒而逃)

即便我们没有研究过庄子,也一定知道庄子“子非鱼安知鱼之乐”的故事。这是一起发生在2000多年前的辩论,所谓“濠梁之辩”。我们常常为庄子的那一句“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而拍案叫绝。

庄子生死一体(庄子输了落荒而逃)(1)

然而这只是故事的前半截,如果看完整个故事,我相信很多人会跟我一样觉得——在这场辩论中,其实庄子输了,输的落荒而逃。

这个故事选自《庄子·外篇·秋水》,很大概率是庄子的弟子所作。原文是这样的: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

庄子曰:“鯈(tiáo)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

惠子曰:“子非鱼,安知鱼之乐?”

庄子曰:“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

惠子曰:“我非子,固不知子矣;子固非鱼也,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

庄子曰:“请循其本。子曰‘汝安知鱼之乐’云者,既已知吾知之而问我,我知之濠上也。”

用现在的白话翻译一下。

话说,庄子和惠子在濠水的一座桥梁上交谈(濠水据说是安徽凤阳境内的一条河)。庄子看到一群参子鱼悠然的游着,便发出感叹,这些鱼很快乐啊。

惠子就问,你又不是鱼,怎么知道鱼的快乐呢?

庄子答,你又不是我,怎么知道我不知鱼的快乐呢?

惠子说,我不是你,当然不知道你的内心。但你也不是鱼,所以你也不知道鱼的内心快不快乐,完全可以据此来推理判断嘛。

庄子生死一体(庄子输了落荒而逃)(2)

庄子说,对方辩友,请回到我们最初的问题(不要扯太远了)。你问的是“怎么知道鱼的快乐”,你这个问题其实就表明,你已经知道了我知道鱼很快乐这件事,既然你分明就知道,干嘛还来问我!好,我现在告诉你,我是在濠水桥上知道的!

这就是“濠梁之辩”的完整版故事。我认为庄子输了,输的体无完肤。到后面庄子甚至表现出撒泼打滚、不讲道理,他用偷换概念和抖机灵的伎俩,终止了这场辩论。相反,惠子在整个辩论过程中,表现的很有逻辑性,很讲道理。

而且我觉得,从一开始,庄子就误解了惠子。

庄子发出感叹鱼很快乐。惠子显然是理工男,求知欲爆棚,他很想知道为什么庄子可以知道鱼的快乐,于是发出问题,“你怎么知道鱼的快乐”。没想到这个问题却让庄子感动不爽,他认为惠子不懂他“万物有灵”的学说,甚至是故意挑战他的学说。便直接怼回去,“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从这里可以明显看出,庄子不想好好讨论问题,开始绕圈子。

接下来是惠子最精彩的部分,完全展现了其严密的逻辑思维。惠子用庄子的说法来反驳庄子——庄子惠子都是人,属于同一物种,尚且不能知道彼此的内心。那么,庄子与鱼是跨物种的,当然就更不能知道彼此的内心了。我必须说,惠子的推理过程无懈可击,符合现代科学推理分析的精神。

对此,庄子哑口无言无可辩解,然后就撒泼打滚,要求回到最初的辩论议题。

庄子生死一体(庄子输了落荒而逃)(3)

接下来庄子开始偷换概念,说你既然问我“怎么知道鱼的快乐”,这就说明你知道鱼很快乐这件事,干嘛还来问我(这不是找茬嘛)。

注意!惠子明明问的是“你怎么知道鱼的快乐”,而不是“为什么鱼很快乐”。此时庄子已将人家的问题偷换了。

如果惠子问的是“为什么鱼很快乐”,那可以证明惠子已经同意庄子的观点,惠子知道鱼很快乐这件事。这就好比,我问为什么1 1=2,这说明我是认同1 1=2的。如果我问的是你怎么算出来1 1=2,那么你则需要演算1 1=2的过程。

人家惠子问的是“你怎么知道”,这至少有两层内涵:

一、惠子对鱼快不快乐是抱有疑问的。

二、惠子很好奇庄子为什么会知道鱼的快乐。

结果,庄子硬生生偷换概念,把“怎么知道”变成了“为什么”,强行把惠子的问题进行曲解。

庄子生死一体(庄子输了落荒而逃)(4)

最后,庄子又抖出了一个2000年的大机灵。你不是问我怎么知道鱼很快乐的吗,我告诉你,我是在濠水桥上知道的!可是人家惠子并没有问你在哪里知道的啊。这就像有人问你,你父母不在家,你又不会煮饭,你怎么吃饭呢?你说,我用嘴吃饭。这都是毫无用处的抖机灵。

《庄子》这本书中有大量庄子和惠子辩论的故事,都是以庄子的胜利而告终,唯独在“濠梁之辩”这个故事庄子输了,而且输的很难看,几乎是撒泼打滚落荒而逃。

可是,很多人没有察觉到庄子输了,包括庄子的弟子,不然也不会将这个故事写入《庄子·秋水》中。可见,庄子的弟子们都认为庄老师在这场辩论中赢了。

看到这里,你可能会说,我这是以现代人的眼光、坐着龌龊的“道德时光机”去批判古人。非也,批判庄子,我还不够资格,他在我心中如同神一般的存在。我不过是想替中国古代消亡的一个学派做一点哀悼——这就是惠子所创立的“名家学派”。

庄子生死一体(庄子输了落荒而逃)(5)

惠子,名叫惠施,河南商丘人,先秦哲学家,名家学派的创始人。他和庄子是至交好友,俩人在学术上却有很多不同看法,所以才经常辩来辩去。

也有说法,名家学派创始人是春秋末期的郑国人邓析。好吧,即便邓析是名家学派的创始人,但惠子绝对是名家学派的集大成者,和最具影响力的人物,相信这一点没有人会疑问。

名家学派主要有两个核心思想,一是名实哲学(即名词概念与实际存在事物的关系);二是逻辑学。

庄子生死一体(庄子输了落荒而逃)(6)

“白马非马”的那位公孙龙,就是名家学派的第二大著名人物。他的“白马非马”长久以来被我们不屑的认为是一种诡辩,但我们忽略了所蕴含的名实哲学,“白马”和“马”名词概念与实际存在事物之间的关系。事实上,诡辩也不一定是贬义词,在逻辑学的发展中,往往初期都需要利用到诡辩。

估计很少有人认真看过公孙龙的《白马论》,其实是非常精彩的,可以带给人很多思考。

有人问他,可以说白马与马不同吗?

公孙龙答,可以。

为什么呢?

公孙龙答,“马”是对一个具体事物“形”方面的规定。而“白马”则是对这个具体事物“色”方面的规定。“形”和“色”是事物两种不同的概念框架,当然是不同的。

庄子生死一体(庄子输了落荒而逃)(7)

又问,既然这样说,如果你有一匹白马,就不能说你没有马,这样,白马不就是马了吗?为什么说白马就不是马呢?

公孙龙答,如果你只要“马”,黑马黄马都可以;如果你要求的是“白马”,那么黑马黄马就不行。所以怎么能说,白马就是马呢?如果白马就是马,你要白马的话,我却给你黑马黄马,为什么你不答应呢?白马和马是两种不同概念,这是再清楚不过的事实了。

后面还有很长一段一问一答方式的辩论,由于其内容太“绕”,且全是各种概念上的辩论,让人有些云里雾里,这里就不探讨了。

我想,上面这一段辩论,足以让人惊叹。你能想象这是2000多年前古人的言论吗?仔细品来,我甚至能看到名家学派的一种科学思维、逻辑严谨的精神。

遗憾的是,名家学派在中国历史上存在的时间不长,便消亡了。这是一大损失。

甚至可以说,中国2千年来只有技术,没有科学,都是因为名家学派的消亡。我们古人不注重逻辑思维,不注重逻辑推理,很少在一项技术上去探索它背后的科学原理。古人发明了“四大发明”,只停留在技术上,却没有对这“四大发明”进行科学原理的探索。欧洲人则完全相反,所以他们有了科学。

庄子生死一体(庄子输了落荒而逃)(8)

由于古人缺乏逻辑思维的训练,庄子的弟子们将“濠梁之辩”的故事写入《庄子·秋水》中,并沾沾自喜认为庄老师赢了。他们对这种偷换概念和抖机灵的方式感到满意和自豪。2000年来,对此持怀疑态度的人不多,并赞叹庄子的抖机灵,却鲜有人赞叹惠子的有理有据和逻辑严密。

老实说,这种缺乏逻辑思维却沾沾自喜的现象,到现在还影响着我们中国人。在网络上常常点赞最多的都是那些抖机灵的评论,真正有严密逻辑的言论,则被认为枯燥乏味,被人所遗忘……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