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俗话男不过八)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包罗万千,其中的一个分支,便是俗话。俗话,往往是通俗易懂,言简意赅的话语,别看俗话看起来简单,读起来朗朗上口,很多俗话是暗藏乾坤的,它们是古人对于日常生产生活细致入微的观察,是古人的长期经验总结,浓缩了古人的智慧。今天要讲的这句俗话,叫“男不过八,女不过七”,这句俗话是什么意思呢?

其实,这句俗话结合传统文化中的周易、八卦和黄帝内经,一共有三种解读,让我们来一一分析下这三种解读。

其一、从周易的角度解读“男不过八,女不过七”

(农村俗话男不过八)(1)

在周易的应用中,有些数字是有特定的含义的,最为重要也是最为常用的四个数字,分别是:六、七、八、九。这四个数字,分别代表易经中的“老阴、少阳、少阴、老阳”,其中,七代表的少阳,阳气上升,最终转化为九代表的老阳,而八代表的少阴,阴气下降,最终转化为六代表的老阴,这便是成语“七上八下”的由来。

在结合古人所处的时代背景,因此,这句俗话是告诫人们,男子不可以太过弱势,否则便不能成为顶天立地的男子汉,而女子不可以太过于强势,否者便是河东狮。

其二、从八卦的角度解读“男不过八,女不过七”

(农村俗话男不过八)(2)

数字对应八卦,是以洛书为跳板,而八这个数字,对应的是艮卦、七这个数字,对应的是兑卦,其中,艮代表“少男”,指的是男子年少时期,兑代表“少女”,指的是女子年少时期,因此,整句俗话“男不过八,女不过七”,是告诫人们,无论男女,最美丽的年华,便是青春年少之时,劝君莫惜金缕衣,劝君惜取少年时,正如孟郊在《劝学》中所道:“青春须早为,岂能长少年”

其三、从《黄帝内经》的角度解读“男不过八,女不过七”

(农村俗话男不过八)(3)

黄帝内经是“传统文化百部经典”之一,这部书的内容,可以说是包罗万千,黄帝内经中,将女性的年龄,以“七年”为一个周期,而男性的年龄,则以“八年”为一个周期 。书中认为,女子发育比男子早,同时也比男子较早进入衰老,例如书中记载道:“女子七岁,齿更发长;丈夫八岁,发长齿更”、“女子七七任脉虚,故形坏而无子也,丈夫八八天癸竭,则齿发去”

也有俗话道:“男不过八八,女不过七七”,因此,这句俗话也可以理解为,按照古人的观察,男子到了六十四岁,便进入了衰老时期,而女子到了四十九岁,则进入了衰老时期,这里所说的衰老,除了讲容貌的衰老,也指代进入了现代人所说的更年期。当然,古人的这一观察,仅仅适用于古代,随着科学文明的发展、生活水平的提高,医疗技术的完善,人们的身体素质、生活方式都有了进步,无论男女,到了四十九岁、六十四岁都不算年老。

以上,便是关于俗话“男不过八,女不过七”,从易经、八卦和黄帝内经为切入点的三种解读,你更赞同哪种,欢迎评论交流。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