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中秋节想家的文章(思念不仅在节日)

大墙内的中秋佳节总是五味杂陈的。

有关中秋节想家的文章(思念不仅在节日)(1)

在监狱的服刑人员 上海青浦监狱供图

今年中秋节,上海市青浦监狱举办了“高墙思悔悟,情暖中秋月”主题教育系列活动,通过情绪疏导、关爱微视频、观影、讲座、情感互动、诵读经典、故事演讲等形式,舒缓服刑人员思亲念家情绪。

在青浦监狱内,服刑人员王某也品尝到了月饼,这勾起了他对家乡的牵挂,他说:“记得在这里的第一个中秋,捱不过思念,心仿佛就要撕裂般地悔痛。”此后十年,每逢中秋,他总是感慨万千。

以下是王某的自述:

我姓王,2010年因犯诈骗罪被判处无期徒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没收个人全部财产。2011年到上海市青浦监狱服刑改造至今。

身陷囹圄的这十几年,亲人的面貌似乎已幻化成模糊的怅惘,对家乡的眷恋和亲人的思念,却不减分毫。在月圆、人圆时刻,过往的点滴总能在我心底勾起涟漪。

我小时候家中贫寒,月饼是难得的奢侈品,母亲便亲手做月饼满足我和弟弟的愿望。傍晚时分,透过色漆斑驳的木窗,夕阳懒懒地斜照进来,灰黑灰黑的烤炉旁,一个略显瘦弱的矮小身影正在案板上忙碌着,我还记得,整个小院溢满扑鼻的香味。

记忆中的老家,小河弯处,全家团坐,轻剥芋头,细品小饼,谈天论月。在如水的月色里,母亲拉着我们,目光慈祥,神情满足。在月圆夜,凉风习习,乡音暖暖,笑意浓浓,我悠然自得。

多年来,我为了生计在不同的城市间来回奔波,遍尝了广味的甜腻、苏式的松脆,心底却总有一股浓得化不开的乡愁。忘不了,夕阳的余辉里,那忙碌的瘦小身影,忘不了,月光下小河边,那暖浓乡音。流淌着月光的小圆饼带着扑鼻的香味,把我的思绪牵回那魂牵梦萦的乡村,带回熟悉的烤炉旁,融入慈爱的目光里。

今年中秋,我自觉早已淡忘对月饼的渴望。意想不到的是,9月9日早晨,月饼如约而至,服刑人员每人两个。品味之余,监区组织的活动更是消解了我的愁绪。

作为服刑人员,思念不仅在每年中秋,更贯穿着我的整个刑期。其实,无论多少年,回归社会,与亲人团聚,都是我和大墙内的每一名浪子最心心念念的梦想。

在中秋节的教育讲评中,监区也教育我们“要把思念与忏悔化作改造的动力”,要求我们在思想上进步,在行为上自律,在心理上成熟,从而完成灵魂的蜕变,这些都让我受益匪浅。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