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岁男人该不该扔碗(兄弟为什么少年的)

文/中国第一位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莫言曾说:“余华写过的书比我的书少一半,但是余华的影响力大过我一半”他甚至由衷地说,希望自己也可以写出《活着》这样的作品,下面我们就来说一说关于40岁男人该不该扔碗?我们一起去了解并探讨一下这个问题吧!

40岁男人该不该扔碗(兄弟为什么少年的)

40岁男人该不该扔碗

文/

中国第一位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莫言曾说:“余华写过的书比我的书少一半,但是余华的影响力大过我一半。”他甚至由衷地说,希望自己也可以写出《活着》这样的作品。

有人说,《兄弟》比不上《活着》《许三观卖血记》的“悲”和荡气回肠,但我想,作品随人的心情、随时期、随题材,一个作家当然有其代表作。我不否认《兄弟》,它也有让人发笑之处,也有戳人泪点的地方。

扯远了,话说回来。李光头是《兄弟》故事的燃点,是他制造了“黑色幽默”,又是他,使悲剧更“悲”!

“一根藤上结出来的两个臭瓜”!

——母亲李兰都这么认为。

因为父子俩丢尽了脸面,让李兰觉得无比羞耻而一声不吭,但从心里已经认了命,有其父必有其子,她改变不了。

“老臭瓜”刘山峰,他是李光头的父亲、李兰的丈夫。

李兰只告诉儿子李光头:父亲是淹死的!

李光头给母亲出了道选择题:小河、池塘、井?

李兰羞于启齿——

丈夫居然是在厕所偷窥女人屁股时掉进粪池淹死,死得臭气熏天,死得脸面全无。

为此——

李兰患上了病,除了生下李光头的“偏头疼”,还有其他身体上的、精神上的:

身体上的是嘴里咝咝的响声伴随着她多年,后来是宋凡平用“幸福”治好了;

精神上的见人是“立刻低下头匆匆地向前走”,甚至,有相识的人遇见她叫了一声她的名字,她常常像中弹似的浑身一颤,差一点倒在地上。说白了,这是“羞耻病”!

如果说经过十四年,前夫刘山峰留下的耻辱已经结成疤,这个“疤”无疑是被“传承父志”的李光头残忍地揭开的,这种痛更甚。

因此——

李兰到派出所拉回李光头时,

李光头的母亲直到天黑以后才出现在派出所大门口,她没有在下午的时候来,她害怕在大街上被人指指点点……好心等到天黑以后,才裹上头巾戴上口罩悄悄来到派出所。她走进大门时看了儿子一眼,随即惊慌地将眼睛移开去。

李光头与父亲既一样又不一样——

一样的是他像他父亲一样,一“窥”成名,成了刘镇的名人。

不一样的很多——

一是他还活得好好的,没有掉进粪池里;

二是他偷窥的女人中其中之一是刘镇第一美女;

三是他不是像“老臭瓜”一样只图一时之愉悦,他把获得第一美的“性秘密”作为他换取利益的资本。

小小年纪的李光头确实太精明!

因妻子也被李光头偷窥过,原本妻子和自己都是“受害者”之一,但童铁匠愿意请李光头吃面,当然,他要的“性秘密”不是自己妻子,而是美女林红;

刘镇两大才子赵诗人和刘作家说是为了增加作品的可读性,也愿意以面食换美女林红那时的信息;

前前后后,凭着美女林红,李光头赚了刘镇男人56碗三鲜面。

当然,供需关系讲究市场平衡,有买方才有卖方的存在,一个愿打一个愿挨!刘镇的男人之所以将李光头视为“信息宝藏”,是因为一颗“猎奇”的心。虽然,他们不像“老臭瓜”刘山峰和“小臭瓜”李光头敢于顶住粪池的臭气熏天,但他们同样是男人龌龊的男人,对美女有生以来的好奇心理,才成就了李光头的好生意!

“今天是我丈夫下葬的日子。”

话是李光头的母亲李兰说的。

说过之后,她的眼泪夺眶而出。

李兰原本是柔弱的,只有在这一刻,她才是无比的刚强。

李兰一生,可以说是命运多舛——

与刘山峰结婚肯定是幸福的,因为在她与刘山峰结婚不久,就有了身孕,这个孩子就是李光头。可是,明明与她结婚不久,刘山峰居然到厕所偷窥女人的屁股,这不是奇耻大辱吗?首先,她也是女人,其他女人身上有的,她同样有,是什么原因仍然阻挡不了丈夫的好奇心理?难道是自己少了什么?其次,丈夫死了,作为妻子,他的耻辱“遗产”让她多年在人前抬不起头来,可以说是忍辱负重!

——因为这个男人,她没有做人的尊严,活得唯唯诺诺!

她终于获得了幸福。这个给予她幸福的男人是宋凡平。即使她与宋凡平再婚,这个男人却成了她一生的至爱。而从这个男人的身上,她看到“藤”的美,宋凡平与宋钢父子,让她看到了人性的光辉。可是,这个幸福又是短暂的,一年二个月,宋凡平却死了,是为实现到上海接她出院的承诺,逃出看管,却被人乱棍打死。

——因为这个男人,她得到尊严,她愿意背起“地主婆”之名,忍受批斗,她要证明她就是“地主”宋凡平的妻子,这是她死也要维护的尊严。她又放弃尊严,为了这个丈夫,她七年不洗头,臭气熏天。

为什么要“赖活着”?

“一根藤上结出来的两个臭瓜”,李兰失望已极,但她让自己“赖活着”,就是因为李光头。

只有一个例外,那就是成为宋凡平妻子期间,那时她必须好好活着。

后来宋凡平不幸身亡,她同样“赖活着”,又是为李光头。那时,宋钢已随爷爷返回乡下,李光头一份孤苦伶仃,她放弃不下。

后来,她知道自己时日无多,她一边为自己准备了后事,一边交待宋钢好好照顾弟弟李光头。

小说它延续着“余华风格”,读时心情是沉重的,即使常有幽默的笑点,却又让人忍不住泪崩的感觉,同样给人不屈的勇气——

宋凡平为遵守接妻出院的承诺被乱棍活活打死。

李兰不否认自己是宋凡平之妻,为此她承受着殴打和后来接连不断的批斗。

李兰要活着,活得有尊严!不到最后一刻绝不言弃!

只可惜,尊严地活着,不是李光头的“性秘密”换得,而是母性温存和担当!

读到这里——

我想起余华的《活着》,福贵的亲人一个一个倒下,他仍然坚强地活着,虽然活着难得快乐,但毕竟只有活着,才有希望!

我想起《许三观卖血记》,即使卖尽最后一滴血也在所不惜,因为卖血是为了活命,不只是自己,还有家人。

为余华风格点赞!

为《兄弟》精神喝彩!

我是@一名读书​,爱读书,愿分享读书之乐,欢迎关注、评论、点赞[玫瑰][玫瑰][玫瑰]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