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茶和新茶的冲泡方法(老茶客泡茶时的留根)

嗨,茶友们,今天咱们来聊一聊老茶客泡茶时的留根、坐杯、闷泡都啥意思?也欢迎老茶友们多多指教哦,说出你的宝贵经验!

昨天阿梅去一个朋友的茶室喝茶,恰巧泡茶的小妹是新来的,眼看一泡茶淡了,朋友提醒她,“这茶淡了,坐下杯”,她却一脸无辜的问:坐杯是什么呀?

其实这种情况还是比较多见的,很多新手茶友弄不明白什么是留根、坐杯、闷泡、煮茶,今天我们一次说明白:

老茶和新茶的冲泡方法(老茶客泡茶时的留根)(1)

留根

指的是每次倒出茶汤时都留一部分茶根(也叫汤底)在冲泡茶器中,然后注水冲泡下一道。

目的是为了让茶叶的滋味得以延续,滋味没有太大的起伏变化。

但是对于留根也有说法,不是什么茶都留,具体怎么留也不一样。

1.老茶可留根,新茶不建议留根,留根泡法常见于冲泡滋味浸出率很高、且不怎么耐泡的茶叶,通常一些老茶会采用。

留多少由茶性及茶量决定。有出六分留四分,也有出七分留三分等。

如果用留根法泡新茶,则可能等到下一泡茶的时候会因为泡得过久而苦涩。比较考验泡茶者对茶的熟悉程度。

老茶和新茶的冲泡方法(老茶客泡茶时的留根)(2)

2.大壶泡花茶和红茶,也是使用留根泡法

大壶水闷泡茶叶,茶叶的浸出率估计到达80%,甚至更高,留下部分茶汤做“底料”是为了第二壶茶不至于变淡。

3. 煮茶时的“留根”

煮茶,要每一壶茶都留汤底,不然茶汤的浓度会很快下降。

除了以上三种情况,其他时候还是建议大家把茶水沥干。

就比如乌龙茶来说,如果用盖碗“留根”了,很容易泡出苦涩的味道。而红茶,“留根”以后香气可能会散失得更快,你想“七泡有余香”,结果五泡就到头了。黑茶类更甚,一泡“留根”茶,形状似中药。看着样子就下不去嘴了。

所以泡茶时,留不留根,还是需要根据实际情况慎重考虑一下的。

老茶和新茶的冲泡方法(老茶客泡茶时的留根)(3)

坐杯

坐杯有一种幽默的说法:就是让茶叶坐在杯子里,小憩一会儿,更多地释放滋味,醒茶时最常见的方式。

在我们武夷山,泡茶总是喜欢在注水后,静置3-5秒后再出汤,坐杯那是一定的了。

一些游客或者新茶客每每喝到这类茶,总是忍不住吐吐舌头,茶汤都变得苦涩了。阿梅一开始也是接受不了这种苦涩感,但是大家都没说什么,自己也就不好说什么了。

实际上坐杯是等待茶叶中的物质析出,让这些滋味物质均匀扩散而延缓出汤的时间。不可否认,汤水里的稠度会有所上升,香气也会变得更聚拢。

对于岩茶的评审,从第一泡就要开始坐杯,才能发现这一泡茶的优劣点。如果只是为了品茶,喝茶为享受,那就等茶汤变淡了再开始坐杯比较好。喜欢浓一些的口感,坐杯时间延长。喜欢口感淡一些的,坐杯时间短一些。

老茶和新茶的冲泡方法(老茶客泡茶时的留根)(4)

闷泡

闷泡,可理解为“闷 泡”。闷,指的是密闭,使不透气。要形成闷的条件,一定是要有一个密闭的空间。泡,即茶叶浸泡在水中。

我们平时所说的闷泡,就是盖上盖子闷泡,至少2-3分钟时间。也是茶叶评审常用的手法,乌龙茶用2分钟 3分钟 5分钟;其他茶类,闷5分钟。

老茶和新茶的冲泡方法(老茶客泡茶时的留根)(5)

比如有的老茶客喝茶,寻找茶叶的缺点,也会加盖闷泡。闷泡法就是这么好使,可以了解茶性特点、在水温,茶量,时间是个变数的情况下,得心应手的泡好茶。

闷泡的时间长了,茶汤的苦涩感就出来,不好的茶叶涩而不化;好茶反之,且能生津,生津快慢、持久性是评判的标准之一。

闷泡的时间长了,闻香,茶香的纯或杂,自然就原形毕露。好茶在闷泡之后她的香气还是一如既往地干净,无杂质。孬茶反之。由此,能更好的掌握好浸泡程度,以便泡出想要的香气。

老茶和新茶的冲泡方法(老茶客泡茶时的留根)(6)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