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盟会的最大规模起义)

(同盟会的最大规模起义)(1)

这事发生在1910年11月,也就是辛亥革命一年前。这里是马来亚西北一个风光明媚的热带小岛,岛名为槟榔屿,城名为庇能(槟城),是大不列颠东南亚殖民地的商业中心之一,也是南洋华人聚居之所。1910年的冬天,孙中山秘密拜访了此地——此地素以旅游胜地闻名,然而孙中山来到这个岛城,不是为了领略金色沙滩与海滨浴场,也不是为了品尝娘惹美食,他是有所谋。数日之间,同盟会的革命之子们陆续在槟榔屿出现:其中尤以黄、胡二人的出现引人注目。

(同盟会的最大规模起义)(2)

先说黄兴,他是同盟会的二号首脑,字克强,湖南长沙人,22岁时考中秀才,毕业于武汉两湖书院,被湖广总督张之洞慧眼识中,选派去日本留学,入东京弘文学院师范科学习。喜好军事的他在课余请日本军官讲授军事课程,每天清晨必练习骑马、射击,被同学视为军事达人。光绪二十九年沙皇俄国侵占东北,他曾发动同学二百余人组织义勇队拒俄,可见组织能力之强。在加入同盟会之前,黄兴与刘揆一、章士钊、陈天华等一众湘鄂青年仿效孙中山的兴中会,也组织了一个革命团体,号称华兴会,黄兴任会长,对外则成了一个矿业华兴公司以遮人耳目。孙中山与洪门打得火热,他也与湖南的会党头目来往密切,结成同盟。1904年11月,当时正是慈禧太后七十岁生日,湖南的官方正在筹办“万寿”,刻意营造一片祥和欢乐的气氛,黄兴设下计谋,相约当年11月16日前,于长沙皇殿埋置炸药,炸毙来行礼的湘省大吏,乘机起事。于是宋教仁去湖北、陈天华去江西、周维桢赴四川、章士钊去上海,积极联络,准备给老佛爷送上一份惊天地泣鬼神的贺寿大礼。岂料华兴会办事不密,九月初起义计划泄露,长沙城厢内外差弁密布,缉捕革命党人。黄兴、陈天华等一众唯有化装逃离长沙,东渡日本避难。在日本东京,黄兴与孙中山这两位革命巨子相遇、相识、相交,从此成为享誉海外的中国革命双子星,孙主文,擅长革命理论宣传与演讲募捐;黄主武,擅长组织策划与军事指挥,一时之间,合作亲密无间。同盟会成立后,孙任总理,黄任同盟会庶务(相当于副总理),成为会中仅次于孙的领袖。这几年来,黄兴的最大成果是组建了一个纪律严明、组织严密的小团体“丈夫团”,据说有资格参加“丈夫团”的人都是留日陆军学生中的最坚定分子,堪称“同盟会”中的“军官团”,事实上其中相当一部分团员也确实成为了后来的民国军头,譬如:黄郛(后为沪军都督府参谋长)李烈钧(后为江西都督)阎锡山(后为晋系军阀头目)唐继尧(后为滇系军阀头目)

(同盟会的最大规模起义)(3)

有人说,蒋中正也在其中。但是李敖却认为蒋是个冒充分子云云。再说说胡汉民,他是同盟会的笔杆子,本身就是师爷家庭出身,据说从小能文能诗,13岁时写下种竹诗:“种竹北窗前,潇潇清香发。本以招凉风,反教蔽明月。”后来考中举人、赴日本留学。1905年9月,胡汉民第一次见到孙中山,孙中山指定他任本部秘书,从此成为孙的主要助手之一。民国成立,孙中山推荐胡汉民担任广东都督,给予此人很高的评价:“胡汉民先生为人,兄弟知之最深,昔与同谋革命事业已七八年,其学问道德均所深信,不独广东难得其人,即他省亦所罕见也。迹其平生之大力量、大才干,不独可胜都督之任,即位以总统,亦绰绰有余。”其实胡汉民的笔头的确过得硬,才学也没问题,关键在于它的性格太过固执偏狭,争强好胜。褒之者曰:秉性耿直、刚正不阿,有书生本色;贬之者则称:心胸狭窄、盛气凌人,刻薄不合群。所以后来李宗仁曾言:“胡汉民确为一守正不阿,有为有守的君子。然胡氏器量亦极狭隘。恃才傲物,言语尖刻,绝无物与民胞的政治家风度。当时党内自元老以至普通党员,没有人对展堂先生不表示尊敬,然也没有人对展堂先生足以为全党一致归心的领袖。因胡氏的天赋,为治世的循吏则有余,为乱世旋乾转坤的领袖却不足。”

(同盟会的最大规模起义)(4)

孙中山把这几个文武奇才聚在一起,目的很简单,就是要在岭南重镇广州发动一次革命以来规模最大的武装起义,唤醒麻木的国民,推翻满清政府。在槟榔屿所筹备的这一役,就是发生于1911年的黄花岗起义。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