浚县大伾山和古城是不是一个景区(大伾山是浚县的标志)

浚县大伾山和古城是不是一个景区(大伾山是浚县的标志)(1)

大伾山位于浚县城东南,商周时曾称“黎山”,东汉初刘秀在山巅设坛祭天,谥名“青坛山”,《尚书·禹贡》记载,禹导河“东过洛汭,至于大伾”,后世称大伾山为“禹贡名山”。大伾山1987年12月被确定为省级风景名胜区,2003年7月被国家旅游局公布为AAAA级旅游区,2004年4月被公布为河南省首批文明风景旅游区。

大伾山系太行山余脉,生成于中寒武纪,叠压三层,石灰岩构成,各层向东南倾角30°左右,凸起部覆盖较薄,局部青石裸露,有陡壁悬崖。山体南北长1.75公里,东西宽0.95公里,面积1.66平方公里,海拔135米,相对高程70米。

大伾山平原凸起,孤峰凌云,松柏苍郁,草木葱茏,又位于古黄河岸边,山光岚影自是一番景象。山上现有亭台楼阁100余间,寺庙建筑群10处,摩崖石刻460余处,古树名木420多株。自然风光与人文名胜相融合,使大伾山多了几分神韵。它那绮丽的风姿与寥廓的原野相互映衬,构成一幅气势恢宏而又独具特色的壮美画卷。

浚县大伾山和古城是不是一个景区(大伾山是浚县的标志)(2)

由于大伾山优美的自然风光和独特的地理位置,佛、道、儒均视为圣山福地。继十六国后赵在大伾山开凿大石佛后,北魏建天宁寺,五代建兴国寺、宋代建天齐庙、丰泽庙,元代建观音寺、明清时期又相继建造阳明书院、紫泉别墅、玉皇庙、禹王庙、吕祖祠等。同时也吸引了无数的帝王将相和文人墨客登山揽胜,赋诗抒怀。大禹治水曾到山下,刘秀在山上设坛祭天,曹丕至此写下《黎阳作》及杂诗四首,石勒开山凿佛,李世民登山礼佛。更有三国刘桢、北魏郦道元、唐代骆宾王、王维、岑参、贾岛、杨巨源,宋代范成大,元代不忽木,明代王越、王阳明、王在晋、王铎、卢象升,清代程涝、刘达等诗人画家、历史名人登临大伾山或吟诗作赋,或挥笔题记,至今大伾山摩崖题刻遍布石间崖下,极大地丰富了这座历史名山的文化蕴涵,成为永恒的文化瑰宝。

浚县大伾山和古城是不是一个景区(大伾山是浚县的标志)(3)

大伾山天宁寺

大伾山的寺庙建筑和文化遗存,许多已成为重要的历史古迹,得到各级政府的有效保护。黎阳仓遗址、大石佛及周边石刻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天齐庙等古建筑群被河南省政府公布为全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县级文物保护单位更是比比皆是。

大伾山是浚县的标志,也是浚县数千年文明史的象征。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